周正海
摘要:指導學生寫好日記,既可以提高學生的觀察和思考的能力,又可以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培養(yǎng)學生興趣,激發(fā)寫作日記的欲望;拓展學生閱讀視野,奠定寫作日記創(chuàng)作基石;讀寫結合模仿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寫作日記的技巧;培養(yǎng)學生豐富情感,展開想象雙翅翱翔;創(chuàng)設多樣日記形式,誘發(fā)創(chuàng)作日記激情。
關鍵詞:日記;興趣;閱讀;讀寫;想象;形式
中圖分類號:HI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343(2016)01-041—3
正文: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經常寫日記能夠鍛煉學生的觀察和認識能力,積累寫作素材,增強寫作的能力。從三年級起應當訓練學生寫日記的習慣?!敝笇W生寫好日記,既可以提高學生的觀察和思考的能力,又可以為作文提供豐富的素材,提高學生寫作水平。怎樣指導小學生學生寫好日記,我從下面幾個方面著手。
一、培養(yǎng)學生興趣,激發(fā)寫作日記的欲望
興趣是一個人力求接觸和認識某種事物的一種意識傾向,是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能力的重要因素。它可以打開感情的閘門,點燃靈感的火花,開拓思維的靈犀。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作文也是如此,只有學生對作文產生內在的興趣時,他們才會積極主動地去研究去探求,才會使他們產生強烈的動力,發(fā)揮聰明才智,進而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提高寫日記的水平。首先,向學生說明寫日記好處和重要性。讓學生知道許多中外名人都有寫日記的習慣。魯迅先生的日記印成書有厚厚的幾本,直到他逝世前的一天他還寫日記。他的日記給人們以深刻的啟迪和教益。我還告訴學生堅持寫日記,把日常生活中有意義的事寫下來,不但能培養(yǎng)自己的觀察能力,提高寫作水平,而且還能提高自己的思想認識水平。進而又對學生說明,寫日記并不難,不受條條框框的束縛,你想什么就寫什么,沒有固定的格式,放開膽子盡管寫你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一個人或一件事。俗話說:“常說口里順,常寫手不笨?!敝灰獔猿謱?,常練筆,就會漸漸地下筆如有神。學生明確了寫日記的意義,又認識到不難寫,紛紛向老師表示自己的決心,并人人準備好寫日記的本子,開始寫了起來,并形成寫日記的好習慣。
二、拓展學生閱讀視野,奠定寫作日記創(chuàng)作基石
日記是各種知識的綜合運用,沒有豐厚的知識,是很難寫出思想深刻、內容豐富、新穎別致的好日記來,所以教師要教育學生,要多讀課外書籍,特別是那些名著,甚至自然科學知識,也要了解一些。正如培根在《論求知》中所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思維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yǎng),邏輯修辭使人善辯”。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閱讀和寫好日記,學??山M織一些讀書班會或閱讀興趣小組,讓學生交流讀書心得體會,或以講故事、開辯論會等形式來鍛煉口才。再通過辦墻報、校園刊物等形式提高學生的書面作文水平。學生在廣泛閱讀中,從古今中外名著和大量詩文中汲取了健康的思想和藝術精華,同時也積累了大量詞匯和寫日記的材料。通過閱讀,學生視野開闊了,知識豐富了,思維活躍了,再不會為“無米之炊”而苦惱。
三、讀寫結合模仿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寫作日記的技巧
模仿是兒童的天性,教學生模仿課文來寫日記,是一個好辦法。模仿的特點在于針對性強,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又收到了明顯的效果。對于初學寫日記的學生來講,我們應積極提倡模仿和借鑒日記范文,吳增祺說:“文章之體,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則仿而為之,雖通人不以為病?!边@是指寫文章體式上要加以模仿學習。例如,教《初冬》后,要求學生模仿由遠到近的順序寫一段“春天家門口”的景色。教《小蝦》時,指導學生模仿課文用“小蝦真有趣”作為總述句,自己觀察一種小動物,隨著學生智力的增長,模仿日記不再是課文的臨摹與翻版,而是有所變通,有所創(chuàng)新,逐步提高寫作能力。模仿是創(chuàng)新的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開始求“與古人合”,其后必須“與古人離”,所以我們必須強調模仿時還要加以創(chuàng)新,正如畫家齊白石說過:“學我者生,似我者死?!备闼囆g離不開一個借鑒模仿的過程,但不能生吞活剝、生搬硬套,寫日記也是如此。
四、培養(yǎng)學生豐富情感,展開想象雙翅翱翔
想像是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在頭腦中產生各種表象并重新予以組合,形成新的表象的過程?!墩Z文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激發(fā)學生展開想像和幻想,鼓勵寫想像中的事物”。想象往往是伴隨著強烈的情感體驗而產生的喜、怒、哀、樂都會刺激大腦皮層,引起表象的運動,從而產生想象和聯想。情感是想象和聯想中的活躍因素,是啟發(fā)想象的強烈動力。陸機在《文斌》中說,當作者進入想象的時候,“情瞳眬而彌鮮,物昭晰而互進”,眾多的形象紛至沓來:空虛的,具體的;無形的,有形的;寡情的,含情的。于是“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到意溢于?!?。有人說,想象是人身上的熱度里產生的。這也說明了想象和感情相互依存的關系。如郭沫若在日本創(chuàng)作《地球,我的母親》之時,處于極度的熱烈、亢奮的情緒中,以致于從圖書館出來,赤著腳在石子路上踱來踱去,甚至索性在路上睡下,想真切地和“地球母親”親昵,去感觸她的皮膚,受她的擁抱。這樣思維活躍、想象豐富,才能創(chuàng)作出新穎、奇特傳之千古的文章。所以教師要抓住學生的年齡特點——很強的好奇心,適時加以指導,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讓他們的思維盡情馳騁,想象出更豐富的內容,寫出更感人的日記。
五、創(chuàng)設多樣日記形式,誘發(fā)創(chuàng)作日記激情
寫日記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激發(fā)學生展開想像和幻想,鼓勵寫想像中的事物。觀察日記是對日常生活進行經常性的細致觀察所作的記錄,它可以一日一記,也可以數日一記;可以寫一個人、一件事、一樣物品、一個活動,也可以只寫一個側面、一個場景、一個細節(jié);可以寫成一篇完整的文章,也可以只寫一個片段,沒有開頭和結尾,非常靈活。堅持寫觀察日記,可以使學生了解生活,了解社會,積累素材,豐富寫作內容;可以提高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還可以培養(yǎng)寫作興趣。插圖日記。草莓上市了,讓學生畫草莓,寫篇與其相關的日記;荔枝上市了,讓學生畫水果,描述它的色、味、形;班里生物角的花草、動物有變化了,讓學生寫生后再抒發(fā)一下感情。這種形式直觀生動,學生喜做樂寫。寫活動日記。記下參加的各種活動,參加一次記一次,抓住要點敘述。對于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每次活動之后我都讓學生寫一篇日記。這次舉行的書法比賽,比賽后我又讓學生自己命題圍繞這次比賽寫篇日記,這樣一來既鍛煉了學生的寫作水平,更可貴的是,又讓學生重溫書寫規(guī)范的重要性,又一次激起了學生的書寫熱情。采訪日記。學生不少是當地報紙的特約小記者,讓他們采訪家長后寫《爸爸的書包》、《奶奶的童年》等。學生還對社區(qū)進行采訪,寫出了《我們來自五湖四?!?、《東西部合作會議之利弊》、《好孩子的標準》等。此類日記增進了學生與家庭與社會的溝通,促進了學生參與社會的熱情。
實踐證明,通過以上的做法,不僅有效的激發(fā)了學生日記的興趣,拓寬學生的寫作思路,提高學生做人品味,促進學生主動探索、主動發(fā)展,使他們形成能力,真正做到葉老所說的“教是為了不教”。倘若學生把寫日記作為自己樂事,成為自己需要的時候,我們所看到的將是無比燦爛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