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楠
摘 要:2012年至今,“真語文”討論越發(fā)受到語文教育界的廣泛關注?!罢嬲Z文”以語文回歸本色為核心理念,而當今語文課堂上濫用多媒體教學工具顯然有悖于“真語文”。板書作為語文的傳統(tǒng)工具,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占有不可忽視的地位,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目前,傳統(tǒng)板書在語文課堂上卻成為了可有可無的教學用具。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規(guī)范語文板書評價標準,提升語文板書設計地位,將語文板書評比常規(guī)化,以重新使板書回歸課堂。
關鍵詞:真語文;多媒體;板書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29-002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9.014
一、“真語文”觀下看多媒體教學
(一)“真語文”觀的核心理念
真語文觀念是對現今語文學科所存在的不足的發(fā)問,從教師的教、學生的學到評價者的評,全方位強調回歸本真,恢復語文教育的本色。其核心理念在于語文教育要回歸本色,成為語文課,而不是各學科的混合體。
(二)多媒體運用現狀
無論是常態(tài)課還是精品課,多媒體都已成為語文課堂上不可或缺的教學工具。多媒體呈現內容多,可以利用豐富多彩的動態(tài)影像對語文課堂進行擴展性的延伸,引起學生的興趣,是現代科學技術運用于教育教學的重要體現,為教學提供了某種程度的便利。而正是這種“便利”,使得其在當今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泛濫成災。毫不夸張地說,離開了多媒體,如今的語文課堂似乎就沒有了教學。在多媒體環(huán)境中,教師的親身示范朗讀變成了聽錄音,教學內容成了一張張PPT,黑板成了可有可無的擺設,不再是老師思想的載體。而對教師基本功的要求,從一手高雅的粉筆字、清晰明了的板書設計變成了對PPT制作軟件的掌握熟練程度。
如今,多媒體代替?zhèn)鹘y(tǒng)教學工具成為了教師與學生交流的載體,從課本內容到文章講解再到課堂活動的設置在大屏幕上呈現已成常態(tài)。學生不再看課本和板書,而是盯著大屏幕,跟著老師一頁頁地翻看,視覺上的盛宴取代了從語言文字上獲得美的體驗,板書變得可有可無。在中小學課堂聽課過程中會明顯察覺老師對板書的漠視態(tài)度。教師在黑板上潦草地寫幾個字打,甚至一字不寫都是常有的事。語文教師技能大賽中,獲得第一名的精品課所寫板書也不過寥寥幾字。比賽中,PPT的精美制作遠遠超過教師對板書的精心設計。
由此來看,多媒體大有取代傳統(tǒng)板書的趨勢,甚至可以說是已經取而代之。
多媒體教學手段也有不足,在語文課堂中存在的問題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三點:
第一,對于教師而言,多媒體課件多是課前搜集大量資料,經過精心設計的,其制作費時費力。教師在上課過程中往往會按照課件呈現的先后順序安排課堂活動,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語文課堂的動態(tài)生成。教師的思維局限在緊跟PPT的內容進行教學,以至于對點燃學生思維火花的質疑視而不見。多媒體使教師的課前預設成為可能,卻也容易使教師無視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培養(yǎng)。
第二,對于學生而言,課件上所呈現的一幅幅動感畫面已經把課文字里行間所要表達的意象清晰地呈現出來。而語文課堂的一大特點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結合自身獨特的閱讀及生活體驗,給出不同于其他人的意象表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而多媒體所帶來的視聽覺盛宴使得學生不再需要思考與想象??梢姡Z文課堂若對多媒體過度依賴,最終的后果只會是讓學生養(yǎng)成思維惰性,扼殺他們的的想象力。
第三,對于師生之間的互動而言,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注意力集中在PPT課件上,對教師行為的關注度也就相應被分散。在這種環(huán)境下,學生的積極性多是來自多媒體所營造的特定氛圍,而非語文自身所具有的獨特語言魅力。師生之間的交流被多媒體這一輔助工具切割地支離破碎,一切活動圍繞課件中所展示的問題??梢赃@樣說,多媒體的使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講授式教學的弊端。但僅僅是掩蓋,而不是彌補。
多媒體教學還容易讓教師形成惰性,將大量網上資料復制粘貼形成自己的課件,從而對教學內容的把握缺乏自己獨特的思考??傊?,多媒體教學作為時代發(fā)展的產物,其問題不一而足。
(三)“真語文”課堂對多媒體教學的反思
針對上述多媒體教學手段存在的現狀及其問題的思考,我國著名特級教師孫紹振用一篇《真語文拒絕“豪華包裝”》的真知灼見,斷然明確指出“形形色色的假語文表現不一,但莫不以多媒體為‘豪華包裝,不但語文教學內容如此,而且教學設計一概以樂曲和畫面為綱?!倍嗝襟w教學很大程度上是豐富了學生的視聽覺體驗,而不是激起了學生對語言文字及文章的興趣。
二、板書在“真語文”課堂中的作用
“真語文”觀是針對當前語文教學存在的弊端而提出來的。而多媒體手段的濫用作為目前語文課堂中所存在的主要問題,正是“真語文”觀關注的改革點。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在于發(fā)揮板書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板書,顧名思義是指教師講課時寫在黑板上的文字或符號。正確、科學地使用板書這一教學輔助工具可以對“真語文”課堂起到如下作用:
(一)鉤玄提要,把握文本內涵
“真語文”強調對課文的深入解讀,多角度領會文本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對此,板書可以非常好地發(fā)揮其功能。教師通過板書可以把文章中提煉或總結出的核心詞匯簡單扼要地呈現在黑板上,便于提示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對文章的主題思想進行歸納、概括。如特級語文教師賈志敏只用一塊黑板和一支粉筆,就能夠把語文課講得出神入化、引人入勝。
(二)師生互動,架起交流橋梁
科學、合理的板書是教學設計的載體,更是師生交流的平臺。在語文課堂上,板書可以靈活地追隨學生的思路,及時更改,這是多媒體所不具備的優(yōu)勢。教師的每一次板書不僅是教師思路的短暫整理,也給學生留下了課堂思考和消化的時間。充分利用板書,教師可以更多地兼顧到學生的思維走向,及時與學生的思維碰撞出靈感的火花。
(三)理清思路,利于學生識記
教師邊講邊板書,理出文章發(fā)展的脈絡;學生在聽講解以后,又看到板書,然后再抄在自己的筆記本上。這是一個調動學生聽覺、視覺等多種神經的過程,能讓他們在大腦的神經中樞形成多方面的、比較鞏固的聯(lián)系。聽一遍,看一遍,寫一遍,這“三遍”的識記效果比只聽一遍的效果明顯更好。
(四)潛移默化,強化學生審美
中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中對識字寫字方面的要求可以在板書中得到體現。俗話說:“言傳不如身教?!苯處熢诎鍟鴷r要注意書寫的正確、美觀,于無形中為學生樹立榜樣,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書寫習慣,體味漢語的獨特書法魅力。
三、讓板書回歸語文課堂,實現“真語文”
在多媒體課堂泛濫的現狀下,“真語文”提倡語文回歸本色,回歸傳統(tǒng)。板書作為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對實現“真語文”具有重大意義。那如何讓傳統(tǒng)板書回歸語文課堂呢?在此筆者僅提出自己的一孔之見,供大家參考。
(一)規(guī)范語文板書評價標準
現今的語文課堂中教師對黑板的普遍漠視,使語文板書的評價形同虛設?,F代教育評價理論認為“教師評價的基本目的是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提高教師的教學技能?!卑鍟鳛檎Z文課堂上重要的師生互動工具,是教師教學技能的重要體現。因此,語文板書無論在黑板字書寫的規(guī)范整潔方面還是設計的科學性方面都需要重新對評價標準進行制定和規(guī)范,以引起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對板書的重視。
(二)提升語文板書設計地位
好的板書設計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使知識系統(tǒng)化,有助于學生的消化、吸收。對于語文板書設計地位的提升而言,可以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在各種語文教師技能大賽中,把板書設計的精彩程度作為評價課堂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而非僅僅作為課堂展示的亮點。
第二,對語文教師的板書設計技能進行專門培訓。任何一項技能都能通過持續(xù)不斷的練習獲得。板書作為一項技能,可以通過科學的培訓掌握。對此,從教育管理部門到學校再到教師都可以對板書設計技能有所作為。
第三,鼓勵語文教師在課堂上運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并與運用多媒體的語文課進行比較,可同課異構地比較課堂教學效果,從中體會傳統(tǒng)板書不可替代的優(yōu)越性。
(三)語文板書評比常規(guī)化
板書,不僅是書寫的藝術,更是設計的藝術。比如《語言文字報》舉辦的語文教師粉筆字基本功大賽體現的就是對黑板字書寫的重視。這是“真語文”活動下的比賽,充分體現了語文本色。由此可看出,語文板書評比的可能性。此外,語文教師粉筆字基本功比賽也可以在學校或學校之間開展,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板書作為設計的藝術,也可以將其單獨作為一個比賽項目,從中可以體會到教師對于語文教育的匠心獨運。
綜上所述,傳統(tǒng)板書作為“真語文”觀下的微觀改革,是對當前多媒體教學泛濫的反省與改進。讓語文課堂回歸本色,需要傳統(tǒng)板書的助力。這不僅需要引起教師的注意,更應該引起教育界乃至社會的關注。我們既要與時俱進,也應該繼承優(yōu)良傳統(tǒng),在“真語文”課堂中真正做到傳統(tǒng)板書與多媒體教學相得益彰,共同為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服務。
參考文獻:
[1] 孫邵振.真語文拒絕“豪華包裝”[J].語文建設,2013(4).
[2] 李桂梅.板書,金色的橋梁[J].學周刊,2011(1).
[責任編輯 房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