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牟丹
【摘要】本文通過對目前當代大學生學習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程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分析,融合移動學習理論,探討新出現(xiàn)的一些軟環(huán)境應用于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模式的可行性,建立適合普通本科學生可以接受的新型混合式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模式模塊,利用移動學習理論的優(yōu)勢,指導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程,從而有效提升學生聽說能力水平。
【關鍵詞】移動學習 大學英語視聽說 教學模式 混合式教學模式
在教育部高教司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2007年版中提到:“新的教學模式應以現(xiàn)代信息技術,特別是網絡技術為支撐,使英語的教與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朝著個性化和自主學習的方向發(fā)展。”
根據大綱的要求,全國眾多高校紛紛建立語音實驗室,英語教學多媒體教室,并且研發(fā)多種視聽口語交際練習軟件等以供大學英語視聽說課堂使用。因此,大部分的大學英語視聽說課教學現(xiàn)已基本在多媒體語音室內完成,語音教室成為學校外語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但是學生的聽說能力水平依舊沒有顯著的提高。
言捷智在《高教學刊》2016年17期的《地方本科院校大學公共英語教學現(xiàn)狀的調查與啟示》一文中指出:“當前地方本科院校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存在不少問題,教學模式單一,忽視了語言學習的實踐性和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英語語言能力低下?!泵鎸Υ朔N情況同提出:“在視聽說課程教學時,充分發(fā)揮基于網絡環(huán)境的系統(tǒng)教學優(yōu)勢,使英語的教與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p>
另外,在《中國應用語言學發(fā)展的若干問題———文秋芳教授訪談錄》中孫豐果記錄文秋芳教授對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發(fā)現(xiàn)問題的闡述,即:“傳統(tǒng)外語教學過分強調打基礎和基本功,認為語言運用是學生自己的事,以為學生語言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自然就會應用,課堂上沒有時間教學生使用。這樣,學生的惰性知識( 即接受性知識) 越積越多,而教師在語言使用方面的指導卻往往不充分,從而導致學生學了不會用,出現(xiàn)“學用分離”的問題。”
筆者結合自身赴美國外語教學的移動教學經驗總結,創(chuàng)新把移動設備的便利性,實用性,高效性結合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當中,依靠自身在美國累積的大量視頻以及圖像資料為依托,構建全新的基于移動學習的大學英語教學新模式。本文立足于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深化課程資源瀏覽學習,通過模塊:學生自主學習過程,課外資源擴展,課堂內容監(jiān)督等多方面教學模塊的控制,從而創(chuàng)建良好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文化素質修養(yǎng)以及對學習效果的評價等。
一、移動學習的內涵
移動學習是指mobile learnin,簡稱M-learning。它是指在終身學習的思想指導下,利用現(xiàn)代通訊終端,如手機、PDA等設備(通常不包括具備無線上網功能的筆記本電腦)進行遠程學習。
M-learning研究領域人數正在迅速增多,但沒有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所以沒有多少經典的專著。其中比較著名的,要數愛爾蘭教育技術專家Desmond Keegan了。他的 “ From d-learning, to e-learning, to m-learning” 一文,得到眾多學者的支持,我國著名遠程教育專家丁興富翻譯成中文《從遠程學習到電子學習再到移動學習》。
Keegan根據學習的形式與手段的不同,把遠程學習分為三個階段。
d-learning(distance learning,遠程學習)e-learning(electronic learning,電子學習)m-learning(mobile learning,移動學習)。三個階段各具特點,其中本文主要以第三點的移動學習為例來對普通高校大學英語視聽說教育模式改革進行探索和思考。
二、目前移動學習的應用類型
盡管目前移動學習應用仍處于探索期,但我認為其應用范圍非常廣泛。按照應用的嵌入性(即與業(yè)務流程結合的緊密程度),以及學習項目的結構化程度(正式學習,還是非正式學習),我們可以將移動學習應用分為四類:
1.教學交付與輔助。由于固有的思維定勢,許多人一提到“學習”就自然地聯(lián)想到“教學”。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yǎng),以適應我國社會發(fā)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為了適應從“教”變成“學”的觀念轉換,將移動設備應用到教學及教學管理方面十分必要。
2.作為e-Learning的一種接入手段。由于許多學校都建立了e-Learning系統(tǒng),開發(fā)或購置了適用于PC的在線課程,因此將其進行適當改造,使之能運行于移動設備,將成為常見的移動學習策略。需要新的教學模式可以體現(xiàn)英語教學實用性、知識性和趣味性相結合的原則。
3.社會化學習。移動學習不應只是被視為傳統(tǒng)學習或培訓的替代品或另一種交付方式、渠道或選擇,應該讓它更直接地發(fā)揮更大的價值。此外,社會化學習還包括在線社區(qū)(實踐社群)、微分享、維基百科等多種應用模式,移動學習在這方面都有廣泛的應用空間。
4.自學。最后一種移動學習策略是結構化程度低、與工作流程結合較不緊密的自學,包括個人基于興趣或需求,通過互聯(lián)網進行搜索,觀看視頻、電子書,參加在線課程學習
(如網絡公開課、MOOC等),或者到相關社區(qū)、論壇或社交媒體網站與他人交流等。此外,還有一些專門面向大眾學習者的移動學習應用(如TED等)。
三、移動學習對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程的指導意義
1.網絡資源技術成熟。隨著互聯(lián)網科技變化日新月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等移動設備體積越來越小巧,價格越來越走低,成為學生族人手一部甚至人手多部的至關重要因素。并且網絡技術從3G發(fā)展為4G,系統(tǒng)也不斷更新,Windows xp 到Windows7,8,9,10的不斷升級,在教育領域掀起一股巨大的學習浪潮。
最近幾年,手機APP研發(fā)迅猛發(fā)展,從最開始的簡單溝通軟件到現(xiàn)在數以百萬計的各種實用類型軟件,使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尤其是教育類APP,近五年呈井噴式發(fā)展勢頭。各種單詞,聽力,口語,視聽練習,考試過級,英文娛樂等教育訓練類APP層出不窮。學生可以通過不同形式的軟件對英語學習有著全方位的理解和提高口語水平的作用。
2.交際互動充分。英語學習在中國作為非母語學習,最有效的學習方法是可以營造地道的英語母語環(huán)境和氛圍。我國大部分的英語教師并不具備完美德母語發(fā)音水平。由于客觀原因的限制,每個學校的英語外教又少之又少。因此大部分學生處于非地道英語學習環(huán)境,很難通過有限的課堂時間得到充分的英語聽說學習和鍛煉。移動設備可以幫助學生從音標開始就不斷糾正錯音及難點音直至熟練的日常口語交流對話。
微信公眾號,朋友圈,QQ,微博等方式使學生可以接觸達到更多的信息來源,打開孤立學習的困境。例如:教師通過微信發(fā)布任務后,學生可以在寢室或者圖書館任意時間,任意地點進行答題或者回復作業(yè),同時可以利用智能設備的上網功能,查閱相關資料,為回答問題提供了有效的資源分析基礎。
同時,對于較難的問題,還以通過上網發(fā)布帖子,求助等方式,獲得他人支持與幫助,也可以與其他同學在網上討論,商討,獲得更有價值的信息源。
3.教學過程無縫連接。大學英語一直面臨學生多,課時少,口語鍛煉不充分的情況。通過移動設備,教師可以在課前為學生布置與課堂相關內容的任務,及時發(fā)布,學生可以長時間保存,反復觀看揣摩,避免遺忘。課上,教師也可以通過實用的APP共享播放微課或視頻內容,或者以課堂主題內容的概述,吸引學生的興趣。同時,對布置的任務連續(xù)講解,學生可以通過錄音,拍照等方式重新分享自己的答案,并且可以使用在線或離線文件傳輸功能,實時分享學習內容。
4.群組監(jiān)督替代教師監(jiān)督。以往的大學英語視聽說課堂上,比較難的就是對于學生作業(yè)的檢驗和口語練習的檢查普及度。大部分大學英語班級班型較大,每人開口練習或者全部小組上臺表演,在課堂上幾乎成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利用移動設備,教師可以讓每組同學上傳自己的口語作業(yè),或者通過攝像功能將自己的小組表演情景對話內容上傳到微信群或者優(yōu)酷等網絡播放平臺,教師可以利用課下時間查閱,同時其他的英語學習者也可以在作品評論處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意見,從而改變單項監(jiān)督為群體式監(jiān)督方法,有效督促學生完成效率同時增強學生英語學習的動力。
5.智能提醒。普通高校大學英語的課程設置每周為4-6課時左右,其余的時間教師很難做到每天提醒學生完成任務。通過智能移動設備的提醒功能,可以按時提示學生完成作業(yè),督促英語學習積極性。例如,可以通過教師設置微信公眾號,每天早上或者晚上七點教師發(fā)布任務,要求大家在有限時間內,對所提內容解答或者練習,久而久之,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四、移動學習指導下的大學英語視聽說課堂教學模式構建
對于移動學習管理平臺,因具體的教學管理較復雜而不適合在移動環(huán)境中實現(xiàn),因此移動管理平臺上的功能主要是查詢統(tǒng)計,查詢統(tǒng)計信息應包括移動學習平臺和網絡教學平臺上的教學信息,以便相關教學管理人員可以隨時了解教學的整體情況。移動學習平臺中的校內新聞、公告通知、手機短信等信息的發(fā)布應在網絡教學管理平臺上實現(xiàn),以充分發(fā)揮移動教學和網絡教學相結合的優(yōu)勢,為教學雙方提供優(yōu)質的教學環(huán)境。
混合式大學英語視聽說課教學模式具體設置如下:
五、結語
本文對移動學習理論進行深入簡出的分析,利用移動技術開展英語教學模式能夠使移動學習的優(yōu)勢和課堂教學相整合,為學生的學習英語視聽說方面可以構建理想的學習平臺,可以使學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進行預習和復習,在課堂上進行有效地理解知識內容,貫穿連接課外內容,就文化,歷史背景內容等方面全面學習,創(chuàng)設無縫整合的良好英語氛圍。構建大學英語全新教學模式的整體思路是:課內課外相結合,課堂教學互動化,課外學習任務化,聽說互補一體化,評價方式過程化。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教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B].2007.9.
[2]言捷智.地方本科院校大學公共英語教學現(xiàn)狀的調查與啟示[J].高教學刊,2016(17):48-52.
[3]孫豐果.中國應用語言學發(fā)展的若干問題——文秋芳教授訪談錄[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6(2):8-13.
[4]丁興富.從遠程學習到電子學習再到移動學習[J].開放教育研究,2000(5):6-10.
[5]佟秋華.高校網絡環(huán)境下英語視聽說課學生能動性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14(1).
[6]移動教學設備 滿足“新人類”的學習特質,中國教育裝備采購網http://www.caigou.com.cn/news/2014062061.shtml, 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