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學鵬
【摘要】在新課改背景下,隨著高中歷史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發(fā)生巨大的變化,各種開放式教學的逐步推廣,歷史教師的定位也發(fā)生變化,學生主體地位逐漸體現(xiàn)出來,在課堂中隨之而來的問題逐漸也凸現(xiàn),為更好的解決這些問題,教師必須研究新教材,研究學生的基礎上提高課堂教學管理能力,以更好地勝任高中歷史教學的任務。
【關鍵詞】教師 學生 歷史課堂 管理
一、當前高中歷史課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歸納起來有下面以下幾點:
1、學生不做作好準備
上課準備鈴響了,學生按時進教室并自主拿出教材準備教師上課的少,有的學生課前沒有預習,就不知道課上到那里,要等到教師說翻開到第幾頁,學生才慢慢的翻到第幾頁,等到翻到教師已經也不知講到什么地方,有的學生不知道把書本放什么地方,甚至有的學生要上什么課都不知道。
2、學生沒有全身心的投入
在課堂中,有的學生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沒有認識到學生重要性,思想到處游蕩,有的學生看窗外,有的看課外書籍,有的做小動作,有的竊竊私語,有的打瞌睡,有的索性睡覺,有的甚至玩手機; 教師向學生提問,有的學生不站起來回答,站起來后卻胡亂回答,隨即自行坐下,而其他的學生,有的起哄亂叫,有時教師組織討論問題,有的學生不按教師安排的去做,把課堂的討論當成的講話,甚至有些學生不談教師安排的問題,談一些與主題無關的事情,相當于閑聊,教師面對學生時,課堂還安靜,教師一回頭去板書,學生便趁機打鬧。教師要求學生集體回答問題的時候沒有人回答,不要求學生集體回答問題的時候卻叫喳喳。整個課堂出現(xiàn)了“百家爭鳴”現(xiàn)象。
3、學生的思維太被動
在課堂中許多學生還是注意力比較集中,但思維并不活躍,他們只跟教師的講解,對一些有質量的問題更多的不做思考,對教師的提問不能更多回答,有的學生有的時候聽不懂教師講課,思維就停下停下了,課內自己提不出問題,課后不能獨立完成作業(yè)。
二、從教師管理層面來分析高中歷史課堂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
1、教學態(tài)度
有些教師因種種原因,沒有全身心投入到教育工作,缺乏獻身教育工作的事業(yè)心,因而在歷史教學中,工作責任感不強。許多教師備課、編寫教案很不認真,沒有認真?zhèn)鋵W生的學習情況、可接受情況、基礎情況,從教幾年,卻拿不出一個較好的教案和教學設計。有些教師沒有認真?zhèn)湔n,也沒有教案。這就勢必影響到課堂的效果,影響到課堂秩序。
2、專業(yè)水平
教師專業(yè)基礎理論與基礎知識不扎實,許多歷史教師雖然是從大專院校歷史系科畢業(yè)的,但由于種種原因,他們的歷史專業(yè)素質并不扎實,加之參加工作后又不愿意花力氣去充實自己的知識,不注意知識的更新和提升,因此,在對教材的理解、整合和處理上不能做到得心應手,尤其是對于現(xiàn)在的新教材,在許多問題上都是停留在一知半解上。歷史教師本身的專業(yè)基礎理論知識不扎實,教學中必然漏洞較多,學生秩序的混亂是在所難免的。
3、課堂管理水平
教師缺乏課堂管理工作的必要知識,不講究管理方法,缺乏科學性和藝術性,沒找到平衡點,有的教師對于學生在課堂上出現(xiàn)的散亂現(xiàn)象,沒有認真的去對待、分析和解決,導致學生對教師形成定勢,這個教師的課可以那樣做,教師不會怎么管,學生也不管理教師講什么,長期以往,師生沒有形成良好的互動。
4、教學方式
教師沒有認真去研究學生的各方面情況,沒有從教材的實際和學生的實際選擇適當?shù)慕虒W方法,因而在較大的程度上影響了課堂教學管理工的效果。有的教師在歷史課的課堂教學中,沒有做到科學的安排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的課堂自然當然不會是理想,往往是事倍功半。
5、教師形象
教師不注意自己的在課堂中的言談舉止,沒有做到為人師表。有些歷史教師為一件事就訓斥學生,或是與學生開一些毫無意義的玩笑,或是公開地著裝怪異,或是背地里大發(fā)牢騷,這些行為舉止都在學生心目中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也潛移默化地在學生中影響了教師的形象。
三、如何提高高中歷史教師在課堂的管理能力
1、加強教師的責任心
作為一個教師,首先要樹立為學生終身發(fā)展理念,要加強教育工作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教育工作是培養(yǎng)一代新人,是提高民族素質的重要工作。只有樹立了強烈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的歷史教師,才能搞好課堂管理。
2、提高歷史教師業(yè)務素質
作為一名歷史教師,要謹虛,勤奮,刻苦學習,不斷充實和加強自己的專業(yè)基礎知識與基礎理論。社會在不斷發(fā)展,教材不斷改革,教育形勢不斷變化,教師要掌握知識和信息越來越多,為適應社會的發(fā)展,中學歷史教學也應該不斷與時俱進,加上現(xiàn)在的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比較多,因而,歷史教師僅靠原有的知識去從事教學工作,就難以適應歷史教學改革與發(fā)展的需要,歷史教師必須通過自學、進修等途徑加強和充實自己的專業(yè)基礎理論與基礎知識。所謂“學高為師”,作為一個教師,必須擁有高深廣播的學識。如果歷史教師的專業(yè)理論和專業(yè)知識不扎實,講課時出現(xiàn)錯誤、漏洞較多,怎么能贏得學生的信任?
3、樹立良好形象
歷史教師要品行端正,情操高尚。中學生長期和教師生活在一起,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論是高尚的或是低下的,無論是積極的或是消極的,無論是公事還是私事,無論是大事還是小事,都可能在學生心目中留下印象,有些甚至還會留下終生的印象,這種印象又會使學生在課堂里或課堂外,在校內或校外,在公開或背后,在群體或個體的行為中反映出來。因此,歷史教師要想有良好的課堂管理效果,就必須注重自己的品德修養(yǎng)和情操陶冶,所謂“身正為范”,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當前,高中歷史課堂的管理水平嚴重影響教學質量提升和歷史教育功能實現(xiàn),為了最大限度戰(zhàn)勝新教改帶來的挑戰(zhàn),高中歷史教師必須深入分析學生在課堂中存在的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實質,在課堂管理實踐中努力摸索有效的管理方式,出色地完成歷史教學的任務。
【參考文獻】
[1]《新課程標準》
[2]《歷史教學論》趙克禮主編,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3]《課程與教學論》張華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歷史教育學》葉小兵、姬秉新、李稚勇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初中歷史新課程教學法》張一平主編,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