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有山 周翠玉
摘 要:以學生為中心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教育理念,順應世界教育改革發(fā)展潮流,一經問世便受到很多國家和地區(qū)的教育工作者的關注和積極實踐。經走訪調研,文章對教師、學生、家長、學校領導、評價體系、硬件設施方面存在問題分析,提出秦皇島市小學推廣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策略。
關鍵詞:翻轉課堂;小學;推廣;困境;對策
一、研究背景
2016年3月至6月,課題組就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施情況,對秦皇島市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第一小學、第二小學等10所學校進行走訪調研,并與有關教師、學生、家長、學校有關領導等進行了溝通。
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秦皇島市小學推廣面存在的問題
課題組從教師、學生、家長、學校領導、評價體系、硬件設施等六個方面,分析了秦皇島市小學在推廣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方面存在的問題
1.微視頻制作質量不高
在70名教師中,46名的教師認為在翻轉課堂教學中遇到比較大的困難是微視頻不好做,且全都認為制作教學微視頻“很難”或“有點難”。此外,也有不少家長和學生反饋微視頻質量不高,存在著畫面不清晰、音量低、教師說法不標準等情況。
2.課前準備時間過長
教師們都認為,實施翻轉課堂,既要制作微視頻、設計課堂教學,又要了解學情,制定課堂教學策略等,這些都使得課程準備時間太長,消耗了大量精力。
3.課堂難以控制與管理
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教師需要以新型角色融入課堂,從講臺上走下來,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促進者。但由于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教師個人因素的影響,使得教師難以對課堂實施有效的管控。翻轉課堂需要信息技術的支撐,有時網絡或者硬件設備出問題會造成課堂的混亂。
4.教師工作量加大
應試教育對我國教學工作的影響根深蒂固,秦皇島各小學亦是如此,依然把追求高分、升學率當作各項工作的重心。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教師要扮演多重角色、完成多項工作,既要進行翻轉課堂的課前、課中、課后的準備工作,又要始終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這增加了師生的工作、學習時間,加重了教師的工作量。
(二)學生方面存在的問題
1.學生自控力較差
調查顯示,部分學生及家長認為學生的自我控制力差,會在學習時玩游戲。部分家長則認為這種方式只適應學習自覺性好的同學。學生自控力較差是實施翻轉課堂教學的又一難題。
2.學生課業(yè)負擔重
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學生要在課前學習任有關內容,要安排、控制自己的學習進程、節(jié)奏等。這些都占用了學生更多的休息、課外活動時間,加重了學習負擔。就目前翻轉課堂發(fā)展的狀況,學生的課業(yè)負擔是否加重因學校而異,有些學校、教師探索的翻轉課堂模式比較成熟,學生課業(yè)負擔確實減輕了。
3.合作學習不深入
小組合作學習是在翻轉課堂教學中一種常用的教學方式。針對具有一定程度思考性的問題,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找到問題的答案,集中眾人的智慧,讓每一個參與者有發(fā)表自己觀點的機會,鍛煉孩子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小組合作學習在一定程度決定著翻轉課堂的成敗。但在實施過程中,合作討論目的不明確、學生合作不主動、學習合作參與度不均衡、角色分工不到位、教師思維固定化、扼殺學生思想火花等情況大量存在,這些問題集中體現(xiàn)為小組合作學習不深入。
一些開展翻轉課堂教學的教師在實踐中也到了類似問題,如:有些學生不參與討論、學生討論的主題和教師提出的問題不符合、等。
(三)家長方面存在的問題
根據(jù)教師反饋,有一部分家長對翻轉課堂不夠認同,成為翻轉課堂難以推進的阻力。部分家長們認為讓學生回家看微課自主學習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僅僅是一種理想化的運作,學習習慣好的學生多少看看,有些學習落后的學生基本不看,因為看也看不過來。由于學生課下自學不深入,還是要在課堂上講授知識。翻轉課堂延長了學習時間,增加了課業(yè)負擔,自然會引起家長的不配合。
(四)學校管理者方面存在的問題
調查顯示,有19名教師認為校領導不夠重視翻轉課堂實施不順利的原因。有61名教師認為,如果領導不重視,靠教師個人獨立去做是很困難的。部分教師反映,學校領導雖然提出了翻轉課堂教學要求,可并未跟進,使得教師也無從下手。
翻轉課堂的實施與推進,不可避免地會觸及到一部分院校的利益,如師資、設備、技術、學校知名度美譽度等。因此,一些學校管理者對翻轉課堂持抱觀望態(tài)度,既不大力推動,也不反對。
(五)評價體系方面存在的問題
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對學生的評價,基本上是單純地依據(jù)考試,有時會加入對平時表現(xiàn)的考量。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要對學生在個環(huán)節(jié)的表現(xiàn)、學習效果、學習態(tài)度、進度、課堂活動的參與表現(xiàn)等方面進行評價。這種評價需要教師、學生本人、同伴和家長共同參與。所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要求有與之配套的多角度、多主體的評價體系,但目前國內還沒有開發(fā)出完善的與之相配套的評價體系。
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秦皇島市小學推廣應用的對策
(一)教師方面應采取的對策
在微視頻制作方面,視頻要短于6分鐘;若視頻大于6分鐘,應在ppt的一角出現(xiàn)教師頭像,要營造師生面對面的感覺;不宜語速過快,要照顧不同基礎的學生;運用手寫屏,營造現(xiàn)場感。在課堂管控方面,教師要更新觀念、轉變角色,成為學生的指導者,學習的策劃者、推動者。要把學生視作學習的主體,為他們創(chuàng)造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提供自主學習、協(xié)作、交流的空間和機會。要充分了解學生課前學習情況,制定針對性的課堂管理策略。為減輕工作壓力,教師可據(jù)教學需要,搜集整理有關資料,確實不能找到的,再進行制作。另外,教師可與同年級的教師共同進行學習指導和練習的設計。
(二)學生方面應采取的對策
為了解決學生自控能力較差的問題,教師可以采用“學習任務單十微課”的組合策略,在課前明確自主學習的內容、目標和方法,并提供相應的學習資源,讓學生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安排學習進度。家長要承擔起督學的角色,創(chuàng)建學習型家庭?!氨O(jiān)督學習+營造學習型家庭”雙管齊下,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課堂上,教師要隨時督促學生學習并給予指導。
針對學生課堂合作學習不深入的問題,對學習小組的分組要科學,人數(shù)以六人為宜,且要注意好中差搭配均勻。對學生在小組所擔任的工作明確分工,如作業(yè)完成督導檢查、學習任務分配、學習紀律管理等。教師要深入學生當中,參與學生小組活動,引導學生學習。
(三)家長方面應采取的對策
家庭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合作伙伴,對孩子的教育起著重要的作用。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知識傳授階段的學習一般發(fā)生在家里,所以深化家校合作,讓家校彼此了解孩子兩個學習空間的表現(xiàn)是教育的要求,也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順利實施的保障。深化家校合作是教育的要求,也是翻轉課堂順利實施的保障。深化家校合作,首先要做的是如何讓家長不反對翻轉課堂教學。我們可以用數(shù)據(jù)、案例來告訴家長翻轉課堂取得成效,比如學習成績、自主學習能力、學習興趣、溝通表達能力、自我展示能力等,使他們支持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梢越柚F(xiàn)代通訊技術和網絡即時通訊技術,教師和家長之間相互關注,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舉辦翻轉課堂家長培訓會,提升家長素質,促進學生發(fā)展。
(四)學校管理者方面應采取的對策
學校領導應該明確,翻轉課堂需要協(xié)調很多關系、爭取各方支持。目前國家正在大力發(fā)展教育信息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必將對我國的教學改革產生一定的影響。翻轉課堂具有多重優(yōu)勢,先學后教的模式符合教育規(guī)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是當代教育的趨勢,校長是學校發(fā)展的“掌舵人”,決定著學校未來發(fā)展的方向,必須適應時代潮流。
(五)評價體系方面應采取的對策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的評價體系,決定了翻轉課堂實施的方向和深度,在學校層面,它也是決定翻轉課堂能否持續(xù)發(fā)展的關鍵。學??梢栽诓贿`背國家教育方針的情況,根據(jù)自身情況進行制定課堂評價體系,評價學生是否能夠進行獨立探索性的學習,是否能夠積極探究、解決問題,是否能夠充分利用信息資源充分的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等。
(六)資源平臺方面應采取的對策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必須依托高度共享的優(yōu)質教學微視頻。但很多學校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不愿意將本校優(yōu)質微視頻共享。因此共建優(yōu)質資源共享平臺是目前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學校可聯(lián)合當?shù)卣?,尋求能夠長期合作的學習平臺研發(fā)公司,向其提出相關功能需求和個性化需求,這些專業(yè)公司據(jù)此予以研發(fā);可以突破地域限制,各學校共同建設優(yōu)質資源共享平臺;可以由政府組織人力財力研發(fā),免費供各校使用;可以由高校、民間團體、商業(yè)機構等研發(fā),然后共享給中小學校使用。
參考文獻:
[1] 張躍國,張渝江.透視“翻轉課堂”.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2(3).
[2] 應繼慧,張靈仙.翻轉教學:基于信息化的現(xiàn)代教育變革.杭州職教,2013(3).
[2] 鄧孟秋,楊其勇.小學高段翻轉課堂教學策略.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5(12).
項目名稱:
本文系秦皇島市教育科研“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秦皇島市小學推廣應用的策略研究”(編號qhd125kt2015359)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
張有山(1978-),男,河北唐山人,碩士,秦皇島職業(yè)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教學研究;
周翠玉(1980-),女,河北秦皇島人,本科,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第一小學任教,研究方向:小學數(shù)學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