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小建 李多
摘 要:終身學習能力是現(xiàn)代國民生存能力的重要指標,要想實現(xiàn)終生學習,從學生時代起培養(yǎng)自主創(chuàng)新學習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結合化學學科的特點,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獨立解決問題,開展研究性學習,從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主創(chuàng)新學習能力。
關鍵詞:化學;自主;學習能力
高中化學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是為了“促進每一個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fā)展”為理念,以培養(yǎng)人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為目標,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教育具有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的時代特征?!镀胀ǜ咧谢瘜W課程標準》對高中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提出了新的要求,這就要求今天的教師和學生必須站在新的契合點上謀求新的發(fā)展。因此,要培養(yǎng)學生成為今天的課堂教學主體,“自主、合作、探究”已成為課堂教學的主旋律,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的習慣、探究能力和科學的態(tài)度。
江蘇省教育廳的“五嚴”教育新政出臺后,在教學時間相對減少,教學質量不降低的要求下,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不同程度地出現(xiàn)不適。在本文中,筆者在多年的教學實踐的“五嚴規(guī)定”的實施過程中,就學生化學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談一些膚淺的認識和見解。
一、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掌握課本知識的能力
掌握基本知識,是要把握好化學課本的知識。由于學生與學生的化學知識的能力之間有差異,教師應因材施教,讓每一個學生得到發(fā)展。而不能一味追求進度的統(tǒng)一,不顧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這樣甚至使一些學生失去了對化學的興趣。當然,解決這個問題就從培養(yǎng)學生學習掌握課本知識的能力抓起,它可以力爭在相同的教學時間,很好地解決不同學生學習能力差異的矛盾。同時,教給學生構建化學知識體系的能力。
二、培養(yǎng)學生動手實驗的能力
實驗是化學的基礎,化學教學離不開實驗。實驗教學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化學概念,理解和鞏固化學知識,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實驗、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在滴管操作時,一些學生會出現(xiàn)把滴管伸進瓶內,或把滴管放在桌子上等錯誤。對于一些簡單的演示實驗,我們可以讓學生操作,老師再進行點評。有時還可以對教材中沒有安排的實驗,進行添加。如用CO2與NaOH溶液的噴泉實驗來說明其反應實質。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組織學生課外收集廢舊器材,開展家庭小實驗活動。如讓學生收集廢舊汽水瓶、一次性注射用皮條、墨水瓶、蠟燭、純堿、食醋、石灰石、石灰水等,自己動手設計完成CO2的制取和性質及CO鑒定的實驗。
三、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會學生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各種問題。讓學生善于對學習的測驗結果進行自我分析和評價。每次考試后,通常由老師來分析、評價,但由于有限的教學時間,平時有些訓練甚至考試,需要使用參考答案,由學生進行相互評析或自我評析。通過學生的自我評析,學生可以進一步了解題目的基本思路,把握命題的一般規(guī)則,了解答案的基本要求,掌握基本要領,從中找到自己解題中的缺失,分析錯誤原因,通過總結經驗和教訓,不斷提高自己分析和解決各種問題的能力。
學生嘗試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瘜W是一門自然科學,因此,應引導學生運用他們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例如,可以用醋來清洗家里保溫瓶等,這樣能幫助學生感受到學習知識的價值。
四、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學習的能力
我們教育工作者應該鼓勵學生嘗試開展研究性學習。開展研究性學習是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新趨勢?;瘜W學科的研究性學習,可以研究熱點問題或實際問題,也是一個綜合性的跨學科研究。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知識內容、學習研究能力、研究需要或興趣取向,確定相應的研究課題,制訂研究計劃,包括研究方法、手段、需要的材料、研究步驟、分工、預期研究成果等等。
總之,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要求教師不僅應具備較為全面系統(tǒng)的學習和研究能力,而且更關鍵的是教師要把這些能力通過教與學的契合互動過程,逐步轉化為學生自己的能力,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當今社會節(jié)奏快,知識更新快,競爭激烈,稍有不慎就會落伍。因此,我們的教師和學生都要高度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這一能力也必將使學生受益終身。
參考文獻:
[1]孫莉佳.淺談自主學習能力及培養(yǎng)[J].大連民族學院學報,2007(02).
[2]黃晚秋.試論建構主義對中學化學課堂教學的指導意義[J].宜賓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0(02).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