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俊 陳默 張冬瑾
【摘要】:進入網絡時代以來,移動媒體做為傳播介質滲透在生活的各方面,取代傳統(tǒng)媒體的地位,成為最重要的信息傳播媒介。信息爆炸造成信息圖形化蓬勃發(fā)展。漫畫形式在移動媒體的應用中越來越廣泛,也越來越被重視。本文從移動媒體時代的閱讀特征來分析了漫畫這一形式的在市場上的需求。
【關鍵詞】:漫畫;信息圖形化;移動媒體 ;需求
相對于圖片,人們容易記住圖片。這個現(xiàn)象叫做圖片優(yōu)勢效應。根據圖片優(yōu)勢效應的研究,當我們僅僅進行文字閱讀,三天后可能只能記住大約十分之一的信息量。但是同樣的信息結合圖片展示給我們,三天后可能記的信息大約還有一半以上不被遺忘。我們身處信息爆炸的時代,圖片的優(yōu)勢性,讓獲取信息的能力大大提高,僅靠純文字傳播信息的方式早已不合時宜,傳媒環(huán)境造就了信息圖形化的蓬勃發(fā)展。圖形作為信息傳播的重要載體,廣泛存在于人們社會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推進了信息圖形化的發(fā)展,而漫畫則是信息圖形化的重要形式之一。
移動媒體將移動終端作為載體,以文字以及圖片,視頻等方式展示信息和提供信息處理功能的媒介。目前,移動數(shù)字媒體的主要載體以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為主,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和通信網絡融合,將會產生更多形式。移動媒體,最核心的兩個字是移動。移動媒體應用具有使用便捷、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等特點,使其可覆蓋面更廣;
與此同時,網絡社交平臺:微博,微信,博客等一系列移動媒體平臺的興起,使得人們不僅僅是被動接受主流媒體單方面灌輸信息的個體,還可以表達自己。個體不需要龐大經濟成本和精力成本就能在網絡中發(fā)聲,甚至于反作用于主流媒體。自媒體的興起擴大了受眾的閱讀范疇,移動媒體可進行閱讀個性化訂制,使其讀者受眾范圍更精準;更快捷的傳播方式,縮短了信息傳輸?shù)倪^程和速度。而這都是傳統(tǒng)媒體并不具備的優(yōu)勢。
信息圖形化在網絡時代得以廣泛發(fā)展,漫畫形式在移動媒體時代作為受眾最喜聞樂見的形式之一,在移動媒體時代的信息傳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移動媒體時代讓漫畫這一重要的信息圖形化方式發(fā)展的愈發(fā)迅猛和多元化的原因可以從人們閱讀習慣的改變上分析:
一、閱讀時間的碎片化適合條漫的閱讀。
“碎片化”是指人們的閱讀時間上不再是專門找出時間進行整塊時間的閱讀活動,而是用日常工作、學習之余或短暫的,隨機的、閑散的、零碎的時間來閱讀。這種閱讀習慣是受技術硬件、媒體、社會等多方作用和影響的產物。智能手機產生了大量“低頭族”,手機的短信微信、電子圖書、微博、公眾號等新興的媒體產物發(fā)展不僅僅充分利用了受眾的碎片化時間,同樣也再次加劇了受眾時間的碎片化。碎片化閱讀模式,將需要傳播的信息化整為零,把原有信息結構變成連續(xù)或不聯(lián)系的小知識點?!皸l漫”這種短小漫畫的漫畫形式,一條閱讀下來,節(jié)省時間,圖式語言讓信息接收的效率提高,尤其利于在移動媒體時代的閱讀習慣中得到廣泛推廣。
二、漫畫的直觀的信息呈現(xiàn)形式滿足了淺閱讀的需求。人們的閱讀與方式隨著傳播載體及閱讀對象變化不斷迭代著,網絡的普及和閱讀媒介的豐富,閱讀的內容也空前拓展,信息傳播和查閱變得無比便捷,;閱讀范圍擴充,閱讀需求也走向多元化。淺閱讀是網絡時代逐漸產生的新的閱讀方式,它除了獲取信息外,更注重追求閱讀過程中的視覺體驗和心理愉悅,它具有淺表性、娛樂性、視覺性的特點。漫畫這一趣味的直觀呈現(xiàn)信息的方式迎合了人們淺閱讀的習慣。
三、漫畫不同的應用形式適應閱讀分眾化的特征。受眾注意力資源是有限的,但是傳播硬件的技術日新月異,這為閱讀受眾分化提供了充分的條件。受眾文化層次、自主意識的提升,使得受眾不再被動接受大眾統(tǒng)一口味的傳播,急需要能夠滿足他們獲取信息和娛樂消費的各種心理需求的小眾文化,閱讀受眾“分眾化”已是新媒體時代的一個標志性特征。漫畫形式作為信息的載體,具有靈活性,根據承載信息的不同,可表現(xiàn)出不同形式,適用于各種的層次的閱讀閱讀需求。
移動媒體中漫畫的應用認識到大眾是由興趣、利益存在差異的單個分眾組成的,針對不同的受眾進行精準的定位,提供分眾需要的作品內容。
四、移動媒體上漫畫滿足閱讀受眾的交互性需求。作為閱讀主體的受眾發(fā)展至今,已不再是愿意僅僅滿足單純接受作品內容和信息的簡單對象,受眾開始追求增加作品的參與感和互動性。
傳統(tǒng)漫畫的作者和讀者之間溝通和交流存在困難和時間差,移動媒體的讀者目前可以通過移動平臺和互聯(lián)網社交平臺和作者進行交流和溝通,可以更深入了解漫畫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或者作者對讀者進行需求分析等信息,在進行創(chuàng)作過程不斷反饋在作品上。讓作者和讀者關系更為緊密,黏性增強。以動態(tài)漫畫形式創(chuàng)作的漫畫,突破傳統(tǒng)漫畫的靜態(tài)與無法互動的局限性,依靠移動媒體手段,從視覺上突破了紙媒的限制,吸引受眾進一步閱讀。
綜上所述。漫畫在移動媒體時代,迎合了受眾的閱讀習慣,得以快速發(fā)展。隨著媒體技術的前行,移動媒體持續(xù)的滲透,漫畫形式在移動媒體平臺的應用深度和廣度都將得到拓展,產生更多創(chuàng)新的形式。
[1]昝廷全,高亢.機“碎片時間”價值的“長尾理論”分析[J].現(xiàn)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3,6:96~99[2]王君珺,閆強.
[2]碎片時間的應用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分析[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47~52
[3]吳燕,張彩霞.閱讀的時代表征及文化闡釋[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08,5:132~136
[4]梅瓊林.于大眾傳媒分眾化問題的重新思考[J].社會科學家,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