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導語設計
中國古代文人“學而優(yōu)則仕”,當感到做官是一種人生負擔,就像陶淵明感到“心為形役”時,先前孜孜追求的儒家功利就成了“套子”。這時,他們就會尋找一種解脫的辦法,像王羲之那樣遁跡山林、放浪形骸,其實,他們無意中又鉆入了另一種套子——道家放曠的套子。至于現(xiàn)代人,就像錢鐘書所說“城外的想進去,城內(nèi)的想出來”,沒有幾人不是在流浪與回歸的套子中鉆來鉆去的??梢?,無論是古人還是今人,都是在套子中鉆來鉆去,最終又裝在某個套子中的人,我們也不例外。那么這節(jié)課我們就以套中人的身份去看望俄國作家契訶夫筆下裝在套子里的人——別里科夫。
二、合作探究
(一)聯(lián)系語言點品味形象“可恨”的一面:
生1語言點及分析:只有政府的告示和報紙上的文章,其中規(guī)定著禁止什么,他才覺得一清二楚。
——我想扣這句話中的“政府”、“報紙上的文章”來說。“政府”是沙皇專制政府、反動沒落的政府?!皥蠹垺笔欠磩诱暮砩啵怯梦娜说奈枧_,打壓進步人士,禁錮進步思想。別里科夫唯“政府”是從,可見其在思想上自覺和反動政府看齊,骨子里滿是反動思想,是沙皇專制的衛(wèi)道士。
師點評:聯(lián)系寫作背景,知人論世,這是分析人物通常用到的方法。
生2語言點及分析:那種多疑,那種純粹套子式的論調(diào),簡直壓得我們透不出氣。
——別里科夫不僅用套子套自己,也套別人,給全城人造成巨大的精神上壓力。
師點評:善于把握詞語的深層含義。“透不過氣”在這里顯然不是指生理上的,而是指精神上的。
生3語言點及分析:可是這個穿著雨鞋、拿著雨傘的小人物,卻把整個中學轄制了足足十五年……全城人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生活了十年到十五年,什么事都怕。
——淺層含義:他一直用政府的法令、法規(guī)、制度來約束別人,因為他的存在,人們不敢做這做那,他打亂了人們的正常生活。深層含義:人們怕這個“不堪一擊”的人,因為沙皇專制制度是他堅強的后臺,他代表的是沙皇專制。
師點評: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挖掘到了“怕”的深刻原因。
生4語言點及分析:只是我得跟您預先聲明一下:說不定有人偷聽了我們的談話了,為了避免我們的談話被人家誤解以致鬧出什么亂子起見,我得把我們的談話內(nèi)容報告校長——把大意說明一下。我不能不這樣做。
——打小報告,行為可恥,人格卑劣,可恨。
師點評:從言語細節(jié)中透視到了人物的靈魂,這需要有一雙慧眼。
生5語言點及分析:埋葬別里科夫,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眾人“大快人心”,間接描寫突出別里科夫的可恨??珊奕怂懒耍藗儾艜械浇饷?,快樂。
師點評:文學離不開寫作技巧,能聯(lián)系寫作手法分析人物形象,是內(nèi)行人的本事。
生6語言點及分析:我的同事希臘文教師別里科夫兩個月前才在我們城里去世。
——文章起句中“才”字,應是契訶夫的匠心之筆,足以說明人們對他恨之入骨,巴不得他死得更早。
師點評:萬事開頭難,作家寫文章也不例外。文章的第一句話,一定凝聚了作家的心力與筆力。你對第一句話的獨有發(fā)現(xiàn),無疑是以上發(fā)現(xiàn)中“最亮的一顆”。
師小結:別里科夫是沙皇反動專制政府的忠誠衛(wèi)道士,人們怕他,實則是怕沙皇專制;人們透不過氣來,實則折射出沙皇專制對自由民主的嚴重壓制。
(二)聯(lián)系語言點品味形象“可憐”的一面:
生7語言點及分析:現(xiàn)實生活刺激他,驚嚇他,老是鬧得他六神無主。
——現(xiàn)實生活現(xiàn)實環(huán)境危及到了他,他想用套子來保護自己。他戴上套子,不是自愿的,更多的是出于自我保護,出于無奈、被迫。我們想象他躲在套子里面一定有辛酸、痛苦、無奈,這是他可憐的一面,他其實也是沙皇專制制度的受害者。
師點評:確實如此,他連睡覺都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全城的人也“戰(zhàn)戰(zhàn)兢兢”,兩者的原因是共同的,他們內(nèi)心的恐慌是沙皇專制制度造成的。
生8語言點及分析:尤其要緊的,她是第一個待他誠懇而親熱的女人。于是他昏了頭,決定結婚了。
——“第一個”言外之意是:從來沒有人待他誠懇而親熱過。說明他內(nèi)心無比孤獨,說明現(xiàn)實社會無比冷漠。契訶夫有意加上“第一個”,意在啟示人們對別里科夫這個人更多地應給予同情和關注。
師點評:美學家朱光潛認為詞語沒有一等二等三等之分。但在實際運用中,看似很平常的詞語卻可以成為絕好的詞語?!暗谝粋€”它不是華麗詞語,很平常,當屬于我們平時眼中的三等詞語,在契訶夫這里卻“華麗轉(zhuǎn)身”,成為了一等詞語。因為它有言外之意,能引導人思考。
生9語言點及分析:只是我得跟您預先聲明一下:說不定有人偷聽了我們的談話了,為了避免我們的談話被人家誤解以致鬧出什么亂子起見,我得把我們的談話內(nèi)容報告校長——把大意說明一下。我不能不這樣做。
——他報告的方式是“預先聲明”,即公然聲稱,而非背后告密,為人并不虛偽。他報告的目的是“為了……起見”,是怕“被人誤解”,怕被人誤解為在一起說上司的壞話。要知道,說上司的壞話意味著打破了套子,鬧出了亂子,結果是丟飯碗、遭囚禁、掉腦袋,所以他說“我不能不這樣做”,是什么逼著他這樣做的?是沙皇專制統(tǒng)治。他說這話更多考慮的是自我保護。出于自我保護,他為自己編織套子,好隔絕人世。他非自愿鉆進套子,而是出于無奈、被迫,因此他龜縮于套子中,一定也有過許多血淚和無奈。他膽小怕事、畏手畏腳的奴性思想是沙皇專制統(tǒng)治長期對人民鎮(zhèn)壓與愚民政策造成的。
師點評:先前有同學從這處語言點看出了別里科夫的“可恨”,你卻品出了“可憐”,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師小結:不要只看到別里科夫可恨的一面,認為他是沙皇專制制度的衛(wèi)道士。其實作者也意在啟示人們對這個人應給予更多的關注與同情,他是受害者,該恨的應是沙皇專制制度,而不是別里科夫本人。這篇小說的主題具有二重性。
三、發(fā)現(xiàn)品味
(一)學生的發(fā)現(xiàn)
發(fā)現(xiàn)1:別里科夫從又高又陡的樓梯上滾下去,結果為什么不是“鼻青臉腫”或“摔斷了胳膊腿兒,別里科夫叫苦連天”,而是“安然無恙”?
生10:說明套子厚實嚴密。他鉆進套子,是為了保護自己,在關鍵時刻套子真的保護了他。
生11:說明套子之多。各個部位都有套子,頭、臉、腳等都有套子,否則這些部位會出現(xiàn)傷痕。
生12:突顯別里科夫的強大。但這個強大的人最終在華連卡的哈哈大笑聲中結束了人間生活,他表面上看似強大,實際上卻不堪一擊。
生13:科瓦連科代表的是一種新生力量,別里科夫代表的是舊勢力??仆哌B科“使勁一推”,別里科夫從又高又陡的樓梯摔下去,卻安然無恙,可見新生力量還不夠強大,啟示人們要推翻舊勢力還需要一個不斷壯大的過程,還有一段艱難的路要走。
師點評:這是一個把自己嚴密包裹在套子里的人。同學們的再度發(fā)現(xiàn),加深了對有形套子的認識。
發(fā)現(xiàn)2:別里科夫從地上站起來之后,為什么先摸鼻子,而不是別的什么部位?
生14:看眼鏡在沒在。
生15:眼鏡對他來說是套子,能遮掩自己,與世隔絕,他能看到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世界卻不能透過墨鏡看到他的眼睛和心靈,再次揭示了他封閉保守的本質(zhì)。
生16:摔下后關心的不是身體受傷沒有,關心的不是生命,而是眼鏡——套子,說明他至死也不能從套子中鉆出來。
師點評:對這個發(fā)現(xiàn)的解讀,讓我們加深了對無形套子的認識。
(二)老師的發(fā)現(xiàn)
幻燈片呈現(xiàn)發(fā)現(xiàn)點:人們對別里科夫恨之入骨,甚至對其死也表現(xiàn)得“高高興興”,如此恨他,為什么卻熱心地撮合他和華連卡的戀愛關系?
老師個人認為:更多地出于想把這樣一對性格大異其趣的男女放在一起互相映襯,使其出洋相鬧笑話,從中尋找開心果和調(diào)味品(如同馮驥才筆下的《一個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所造出的喜劇效果),如同后面用漫畫諷刺他的人一樣,對他顯示的不是關心,而是冷漠。這是老師的理解,同學們對這個發(fā)現(xiàn)肯定有自己的理解,課后我們再交流。抓住疑惑,發(fā)現(xiàn)品味,其實是對文本的再度開掘、深度開掘,它往往能帶給我們意外的收獲,別樣的審美愉悅。
四、結束語
生活中,任何生命個體都不可能達到莊子的絕對自由的理想境界,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不可避免地戴上了“套子”,成為了“套中人”,但我們不應也不可能成為別里科夫。只要我們能適時智慧地找到生命的出口,就一定能讓自由、快樂、祥和的陽光照徹心靈的每一片疆域,活出生命的羽翼永遠呈飛翔姿態(tài)的人生精彩。
彭鐵明,教師,現(xiàn)居湖南汨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