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冉
摘要:培養(yǎng)說話能力是小學一年級學生與人溝通和語言交際的基礎。在語文課堂上,教師要在拼音識字以及整篇課文中有意識地鍛煉學生的說話能力,而且課后還需要強化聯(lián)系。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小學生 說話能力 說話訓練
一、培養(yǎng)小學生說話能力的重要意義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說話訓練要貫穿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訓練方式力求多樣”。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尋找教學的切入點,重視語文說話練習和語文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聯(lián)系,不斷提升學生的說話的能力。
二、小學一年級語文課堂實施辦法
蘇教版語文第一冊分為漢語拼音,認一認,識字,練習,課文五個部分。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一談具體落實在教學實踐中怎樣提高學生的說話能力。
(一)漢語拼音教學中的說話的練習
剛上學,他們接觸最多的,最廣的就是漢語拼音。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盡可能多地學習字母的發(fā)音,書寫記憶字母的字形,拼寫音節(jié)等,注意避免學生產生厭煩的心情。當前的蘇教版教材中,每一課都配備有優(yōu)美的意境圖,這樣能激發(fā)學生產生說話的想法。小學一年級教師可以在拼音教學中運用情境的圖畫,用拼音代替字,讓學生先說后寫,一邊說一邊聽。教師在教學聲母“t”與單韻母“i”可以讓學生根據(jù)四聲練習說話:tī——梯:樓梯,我每天上學在學校都要爬樓梯;tí——提:提醒,老師經常提醒我要做守規(guī)范的好學生;tǐ——體:體育,我們都愛體育運動;tì——剃:剃頭,我每個月都要去剃頭。學生可以根據(jù)四聲組不一樣的詞語,造不同的句子,這樣鞏固了音節(jié),又豐富了學生的詞匯,鞏固了學生的拼音,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還活躍了學生的課堂學習狀況。
(二)在認一認和識字教學中加強說話練習
小學一年級學生剛剛接觸漢字,雖然一些漢字只要求學生會讀,去除拼音后會認,但是漢字的學習對于小學生來說還是很困難,尤其是一些抽象的字。這樣字不能運用實物來進行示范、講解。教師要有意識地在語文學習中加強漢字的學習,重視說話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教學“認一認4”的時候,教師可以請五個學生上講臺站好,引導學生觀察說話:誰站在誰的左邊?誰站在誰的右邊?誰站在誰的前邊?誰站在誰的后邊?這樣學生說話的想法就被教師激發(fā)出來了,學生會爭著競相發(fā)言。教師然后可以讓幾個學生代表自己的學習小組一邊比畫一邊練習說話:某某坐在我的左邊,某某坐在我的右邊等。教師最后小結:你們剛才說說的“左邊”的“左”,“右邊”的“右”,“前面”的“前”,“后面”的“后”。教師然后前后出示“前、后、左、右”進行學習。教師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運用學生的表達欲望,思維活躍程度來學習漢字,全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熱愛學習,樂于學習,提高學生的說話能力。
(三)“練習”教學中加強說話的練習
在練習中,教師要充分運用“口語交際”,進行說話的訓練。例如教師教學第一冊語文練習5的口語交際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來進行討論,看著書上的四幅圖畫,引導學生說說圖的意思,讓學生說一說: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些什么呢?他們做得對嗎?你應該提醒他們怎么做才是對的?教師要讓學生知道這些交通的常識,引導學生遵守交通規(guī)則,引導學生做出評價,教會學生講解生動具體,經過這些訓練,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教會學生在生活中學會交際,學會說話。
這些形式都是系統(tǒng)的說話訓練的項目,教師可以教會學生準備,課堂上重視教師少講解,讓學生多練習,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自己說話,都愿意說話,都學會說話。教師也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創(chuàng)造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教學環(huán)境中學會說話,學會交際。
(四)“課文”教學中的說話訓練
教師運用教學課文的插圖,在教學過程中運用這一輔助手段,集中學生學習的注意力,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幫助學生豐富學生的詞匯,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促進學生口頭語言能力的發(fā)展與提高。
教師指導學生觀察插圖的時候,可以讓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一項內容一項內容地進行說話,然后讓學生連起來講。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按照圖的順序逐一進行觀察,大體說出圖的意思,再讓學生聯(lián)系起來,結合圖文學習課文,讓學生懂得課文是怎樣描述插圖的,自己哪些內容沒有說好,應該怎樣說。這樣教會學生把話說具體。
例如,在教學《我叫“神州號”》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口述課文的圖意,再讓學生認真朗讀課文,弄清楚神州號是怎么認識嫦娥姐姐的?神州號去太空干什么的?嫦娥姐姐為什么想回家?教師要學生練習看圖說話。教師還要延續(xù)課文的內容鍛煉學生的說話能力。教師要結合課文的內容,注意安排這樣的練習形式。另外,教師學了《大海睡了》的課文后,教師要讓學生延續(xù)課文說一段話。教師可以創(chuàng)造情境:“第二天清晨,大海醒來了,那醒來的大海又是怎樣的呢?”然后,教師讓學生進行想象,科學合理地安排情節(jié),讓學生接著說下去。教師通過學生練習,進行同桌互相練習,再指名說。有的學生說:“大海醒了,風兒追逐著浪花,浪花盡情地奔跑,它們鬧著,笑著……”學生很會說話,也能說得很好。教師通過反復地訓練,教會學生說話更有條理、更加具體,更有邏輯性。
總之,教師和學生經過一起想對策,出點子,努力訓練,反復練習,加強練習,一定能夠提高學生的說話能力,提升學生口語表達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