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國習
教育家米哈伊爾·伊凡諾維奇·加里寧曾說:“很多教師常常忘記他們應該是教育家,而教育家也就是人類靈魂工程師。”為什么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呢?這是因為教師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微笑都可能觸碰到學生的心靈,甚至對于學生今后的發(fā)展都有巨大影響。所以我們不單單只是給孩子們傳授知識,更要引導孩子們成為積極向上的樂觀主義者,讓每個孩子都能夠自信地綻放在學校的大花園中。因此,作為教師,我們應該為了這個目標去努力、去探索。如何讓學生樹立自信,并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呢?
一、多些表揚,少些批評
很久之前我聽了一名外籍教師的一節(jié)課,課上的大概環(huán)節(jié)已經(jīng)記不清了,但讓我記憶猶新的是,整堂課幾乎是老師的贊揚貫穿始終的,甚至學生回答了一個特別簡單的問題,老師也不會吝嗇贊美之詞。整節(jié)課老師總在說著“你太棒了!”,孩子們聽了特別開心?;貞浧鹞业恼n堂,這樣的話并不多。我對學生的鼓勵評價語言十分單一,只是簡單的“好”、“很好”等。我們也許總在強調課堂上的效率,恨不得把所有時間都用在講課上??墒俏覀兒雎缘氖菍W生更需要鼓勵,需要贊揚,好孩子是夸出來的,贊美是對他們的認可。通過表揚和贊美可以提高孩子們的自信心。
贊美是一門藝術、一種欣賞、一種享受。當我們因為孩子們的進步而贊美他們時,孩子們就會有種被肯定的喜悅,并且他們會愛上這種感覺,為了再次得到這種贊揚而努力。但贊美也需要有度,有時一個肯定的眼神、一個鼓勵的微笑、一個簡單的動作就足夠了。比如我們班有個女同學,學習成績不好,上課不遵守紀律,是每個老師心中的問題學生。一次學校安排任務辦手抄報。我就決定給她一次展示機會,經(jīng)過她的努力,她辦的手抄報終于展出在學校的展示板上。當她看到后飛奔著跑過來告訴我這個消息,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她這么開心。這時,我突然覺得他們這樣的所謂的“問題學生”更需要被認可、被表揚。班會時我表揚了她,而她掛在臉上的笑容再一次證明了贊美有多么重要。所以現(xiàn)在的我正在嘗試,在教學中多一些贊美少一些批評,也許孩子們美麗的明天正蘊藏在我們的贊美之中。
二、巧給學生“戴高帽”
這里的“戴高帽”當然不是什么阿諛奉承,而是把一個人的優(yōu)點、專長等美好的方面夸大,并且用適當?shù)恼Z言表達出來,從而起到鼓勵、鞭策作用。記得初一剛剛開學時,我得知小學部的一個最難管理的學生分到了我的班,主任都提醒我做好心理準備。所以我們的第一次見面,我就給他戴了一頂高帽,而這頂帽子也讓他成為我們班一個最優(yōu)秀的班干部。還記得開學的那天,他風風火火地就往班里跑,我拉住了他說:“太好了,學校把你分到我的班了!”很顯然他被我的舉動嚇到了,也許他認為沒有老師會希望他成為自己班級的一員。我和他說:“我聽小學的老師說,你的管理能力特別強,學生都很聽你的,而且你很聰明,學習也不錯。所以我特別希望你能分到我的班成為我的得力助手,這樣我就可以輕松點了?,F(xiàn)在我的愿望實現(xiàn)了!真是太好了!”他并沒有說什么,只是那酷酷的臉上展現(xiàn)了一個大大的笑容。在之后的日子里,他成為我們班的紀律班長和體育委員,而且之后他的表現(xiàn)真正符合我給他戴的高帽。正所謂“帽子有多高,人的眼界因仰望而被‘引申有多遠……所謂‘志存高遠,就是因為高遠處有頂自己心靈中羨慕并想得到的帽子”。當然,高帽也不是隨隨便便就給學生戴的,要戴得恰到好處。并且戴高帽要因人而異,不能讓孩子們戴上高帽后就沾沾自喜不進反退,所以要巧戴高帽。
三、別讓學生“破罐子破摔”
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的心靈是敏感的,它是為著接受一切好的東西而敞開的?!贝蟛糠趾⒆佣际欠e極向上的,但部分孩子缺少勇往直前的勇氣,當他們無法完成學習任務受到教師或家長的批評時便會產(chǎn)生負面情緒,對于繼續(xù)克服困難產(chǎn)生恐懼。因而變得不夠自信,認為自己無法成功,從而“破罐子破摔”放棄自己。這個時候,如果身為教師的我們也放棄他們了,那他們真的就會摔得粉身碎骨。
我們班有一個學生不寫作業(yè),不聽課,上課擾亂紀律和老師頂撞,我找他談了很多次了可并沒有什么效果。一次我在批評他時說了句:“你要是再這樣下去,我就不管你了?!逼鋵嵲馐窍氪碳に?,激發(fā)起他的斗志??墒菦]想到他的表現(xiàn)更不好了,他甚至與其他任課老師說:“我們班主任都不管我了,你們也別管?!边@時,我才意識到老師的一句話對學生的影響有多大,就是我的一句氣話導致他放任了自己。所以我又找他談心,了解他的難處。并且開始每天給他布置少量作業(yè),找一些同學幫助他學習,并且適當鼓勵,這樣他慢慢地走上了正軌。
學生面對成長的好奇,學習的壓力,家長的期盼,渴望自由的多重考驗,犯錯在所難免,在學生犯錯后,我們不應當放棄他們,我們需要做的是引導他們做出正確的選擇,而不是雪上加霜讓學生破罐子破摔。我們應該多看到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而不是在學生的傷口上撒鹽,讓他們不斷地消沉下去。
一個人如果沒有自信,則是沒有朝氣的,是沒有動力的。教師要用愛澆灌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在自信中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