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德跑
摘 要: 中學化學新課程教育改革要求以學生為主體,提倡讓生活融入化學,讓化學走進生活。在中學化學教學中,將課堂學習與生活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取知識、運用知識,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實現(xiàn)中學化學教學的“生活化”。本文從新課程背景下中學化學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性出發(fā),提出不同的中學化學教學“生活化”的實踐策略。
關鍵詞: 新課程 中學化學 生活化 教學研究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它源于對生活的總結和升華,同時與生活密切相關。所以在中學化學教學中,將教學模式“生活化”十分必要。“生活化”的化學教學,將與生活密切相關的現(xiàn)象作為教育資源引入課堂,同時將課本中的化學知識與生活實際問題相聯(lián)系。讓生活融入化學,讓化學走進生活,讓化學服務于生活。
一、新課程背景下中學化學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性
1.“生活化”化學教學能夠改善教學現(xiàn)狀
在當前的中學化學教學中,教師為達到升學目的,要求學生對化學重點知識機械地死記硬背,只注重化學知識的考查。使得一門生活化的學科,變得單調(diào),乏味,讓學生產(chǎn)生厭學心理,導致學習成績不盡如人意。想要改善教學現(xiàn)狀,教師要改變教育觀念,改進教學內(nèi)容,采用“生活化”化學教學模式,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fā),讓學生愛上化學,通過自己的主動學習豐富化學學習的成果。
2.“生活化”化學教學能夠落實《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新課程標準》強調(diào)在學生初步認識化學的基礎上,讓學生了解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促進人類與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性。使學生在處理與化學相關的實際問題時,能夠做出理智、科學的思考和判斷?!犊荚嚧缶V》指出高考命題在考試內(nèi)容選擇上,應選擇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化學問題,實現(xiàn)在考查知識的同時,突出對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考查。要想落實《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就要讓學生加強實踐,在對實際社會問題的解決過程中體會到化學學科的獨特魅力。采用“生活化”化學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3.“生活化”化學教學能夠提高學生能力
“生活化”教學模式讓學生從實際生活出發(fā),使學生不斷關注身邊的化學問題,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化學知識,感受化學影響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致的觀察能力,由此及彼的聯(lián)系能力,以及勤于思索的研究能力,綜合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二、新課程背景下中學化學教學“生活化”的具體實踐
1.教學內(nèi)容“生活化”
要想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應用于實踐,教師應選擇貼近學生的真實生活素材為課堂服務,讓日常生活中的知識與化學課本直接聯(lián)系,做到學以致用,將知識轉(zhuǎn)化為能力。例如乙酸,分子式為CH3COOH,其實它就是我們平時吃的醋,在化學課本中不過是換了一個名字。醋作為日常的調(diào)味品,它的很多用途都可以通過化學知識的學習得到解釋:(1)在炒蔬菜時,放點醋不但味道鮮美,而且有保護蔬菜中維生素C的作用(因維生素C在酸性環(huán)境中不易被破壞)。(2)在煮排骨、雞、魚時,如果加一點醋,就可以使骨中的鈣質(zhì)和磷質(zhì)大量溶解在湯中,從而提高人體對鈣、磷的吸收率。(3)在魚類不新鮮的情況下,加醋烹飪不僅可以解除腥味,而且可以殺滅細菌。(4)銅、鋁器用舊了,用醋涂擦后清洗,就能恢復光澤。醋是居家必備的一大法寶,讓學生回家之后搜集一些醋的妙用供大家分享,生活化教學內(nèi)容,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提高了學生學習能力。
2.實驗設計“生活化”
教師在化學實驗演示時,可以讓學生在生活中使用的物品或廢棄物中尋找可以制成實驗儀器和實驗用的化學藥品的代用物。這樣通過自己動手實驗,可以加深記憶,鞏固學過的知識。例如:化學實驗演示時,可以用自制的礦泉水瓶代替實驗室配備的洗瓶,教師在實驗完成后說明:礦泉水瓶是塑料制成品,塑料屬有機化合物,能夠造成環(huán)境污染,所以要加以利用?!吧罨睂嶒炘O計不僅能使學生增強環(huán)保和節(jié)約意識,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
3.課堂訓練“生活化”
日常生活中處處充滿化學,關鍵在于對學生的引導和啟發(fā)。我們?nèi)粘懽钟玫降墓P就是很好的例子:購買鉛筆時,我們都會看到上面標注的2H,HB,2B還有4B等是什么意思呢?鉛筆的筆芯是由石墨和黏土混合而成的,當黏土較多時筆芯的硬度就比較大,就用hard的首字母H標注,反之石墨多的,寫出的字體顏色就黑,用black首字母B標注,明白這些道理之后,以后選擇鉛筆我們就有了目標。這也就是為什么涂答題卡要求用2B鉛筆,就是利用了石墨良好的導電性能,而石墨之所以能夠?qū)щ?,是化學里面的自由電子需要研究的知識。
4.課后鞏固“生活化”
課后鞏固內(nèi)容包括課后試題、課后實驗和課后活動三方面。課后試題應選擇一些例如:用廚房物質(zhì)自制汽水,設計簡易的凈水器等家庭生活小實驗。課后活動可以讓學生對化學有關的社會熱點如:環(huán)境污染、粉塵爆炸、火災事件等進行探討,并運用所學的化學知識提出解決措施,也可以組織演講比賽、實驗發(fā)明比賽等各種各樣的化學“生活化”相關比賽。
綜上所述,化學教學“生活化”是新課程教育改革提出的新要求?;瘜W是一門貼近生活的學科。教育者要改變教學觀念,調(diào)整教學方法,總結教學經(jīng)驗,探索出“生活化”化學教學策略。把學生的學習范圍從課本擴大到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實現(xiàn)化學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開闊學生視野,提高學生運用化學知識分析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真正落實新課程教育改革中學化學教學“生活化”的新要求。
參考文獻:
[1]顧水英,顧可.新課程背景下中學化學教學的“生活化”研究[J].基礎教育研究,2012,08:41-42.
[2]吳柏忠.淺析新課程背景下中學化學教學“生活化”的落實[J].生活教育,2014,20:53-54+40.
[3]許聞靜.新課程背景下化學教學“生活化”的實踐與思考[J].化學教與學,2012,02:61-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