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進哲
摘 要:建設一支高素質技工院校教師隊伍,對于技工院校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從一體化教師隊伍建設的背景、國內外情況及培養(yǎng)途徑三個方面進行了分析探索,提出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師與職業(yè)院?!半p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有著較大區(qū)別。技工院校應根據實際,進一步加強技工院校教師隊伍建設,推動技工院校走好技能特色辦學道路,為國家培養(yǎng)更多的合格技能人才。
關鍵詞:技工院校 一體化教師 培養(yǎng)途徑
國家在“中國制造2025”中提出“要進一步完善各層次人才培養(yǎng)體系,促進產業(yè)轉型發(fā)展,培育中國特色制造文化,實現制造業(yè)大國向制造業(yè)強國的轉變”,這要靠高技能人才的強力支撐。在我國,技工院校是培養(yǎng)技能人才的主陣地,而一體化教師又是培養(yǎng)人才的主體,所以進一步加強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師隊伍建設,打造一支既有理論又能實踐,既能從事理論教學又擅長實習指導的教師隊伍迫在眉睫。
一、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師提出的背景
1998年,《面向21世紀深化職業(yè)教育改革的意見》對“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提出了比較明確的要求。當時,沒有涉及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師隊伍建設。其實,技工院校的教學模式一直是理論教學加實訓的模式,在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全國技工院校有個共同特點就是都有自己的工廠,實行理實一體化教學,但當時沒有很好地總結提煉。直到2001年,當“雙師型”教師的概念、“雙師型”教師的標準被社會所提倡的時候,2002年,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在《關于加強職業(yè)培訓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中首次提出要加強一體化教師隊伍建設。同時,在高級技工學校的評定辦法中規(guī)定一體化教師要達到專業(yè)課教師總數的60%以上。這是技工院校主管部門的文件中最早出現的關于一體化教師的表述。2009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印發(fā)了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試點工作方案,推動了一體化教學改革。2010年,在推進技工院校改革發(fā)展意見中,強調了一體化教師隊伍的建設。2013年,出臺《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師標準(試行)》,對一體化教師的定義、基本條件、典型工作任務和能力要求進行了明確界定。一體化教師要做到按照一體化課程規(guī)范,不僅能組織一體化課程教學設計,還能較好地實施一體化課程教學。在技能水平方面,設置了相應的級別加以區(qū)分。按應達到的基本條件、勝任的典型工作任務及對應的能力要求,設一級、二級、三級,最低級別為三級。
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師與職業(yè)院?!半p師型”教師有著較大的區(qū)別。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師是指教師既能從事專業(yè)理論教學,又能指導技能訓練,即要求一體化教師既能講授專業(yè)知識,還能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最終目標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讓學生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理想的就業(yè)崗位。這是技工院校教師隊伍建設的特色,也是高技能人才培養(yǎng)的關鍵所在。
二、國內外一體化教師隊伍建設情況
在國外,多數國家歷來重視職業(yè)技術教育,起步早、政策優(yōu)、待遇好。經過研究,可簡要總結出以下四個方面的成功經驗:一是國外對技能教師資格規(guī)定明確。在德國,要想成為職業(yè)技術院校的教師必須博士畢業(yè),并有5年的企業(yè)工作經歷。澳大利亞與德國差不多,除了學歷要求以外,也必須有5 年以上的專業(yè)實踐經歷。在美國,必須本科畢業(yè)獲得學士學位,且對所授專業(yè)有1年以上的社會實踐經驗。日本要求教師必須獲得碩士學位,且從事過與專業(yè)有關的社會實踐或技術研究。對技能教師資格進行明確界定,保證了一體化教師素質優(yōu)、水平高。二是國外技能教師隊伍培訓模式多樣化。在德國,要想成為職業(yè)技術學校的教師,必須經過嚴格的技能培訓和職業(yè)理論進修。在日本,由專門的職業(yè)能力開發(fā)大學培養(yǎng)技能教師,取得資格證書后,必須工作一段時間,才有資格去當技能教師。通過多種形式的培訓,教師不僅了解了最新設備的使用方法,熟悉了技能教學流程,還掌握了技術教育、勞動教育的規(guī)律,以便更好地傳道授業(yè)解惑。三是國外技能教師隊伍管理模式嚴格。經過培訓、實踐等一系列過程后,取得職業(yè)教師的資格,但這并不代表可以終身從事這個職業(yè)。日本、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對技能教師實行聘任制,每一個聘期都有一定的年限,需要進行分類別、多模式的考核,只有考核合格了才能繼續(xù)聘任,否則就將解除聘用合同,管理非常嚴格。四是國外技能教師隊伍激勵機制完善。國外的技能教師進入制度、過程監(jiān)督都十分嚴格,與之配套的是完善的激勵制度,以最大限度地激發(fā)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國外從事職業(yè)技術教育的教師工資高、福利好、地位優(yōu),有些公務員、醫(yī)生、教授都趕不上他們,所以在這種模式的驅動下,技能教師隊伍是非常穩(wěn)定和有吸引力的。
在國內,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師隊伍建設處在剛剛起步的階段,缺少明確的發(fā)展目標和方向。
第一,隨著近幾年學校的擴招,學生數量成倍增長,而教師數量的增加卻不明顯。在一個學校里,幾乎所有的任課教師都當班主任,每個人課時量都在20節(jié)課左右,甚至更多,師生比相對低,教學任務重,教學質量難以保證。
第二,對一體化教師培養(yǎng)的重要性的認識相對落后。一是地方重視程度不夠,例如,一體化教師標準出臺后,很多地方沒有緊跟著出臺文件和措施,進一步加強一體化教師隊伍的建設。二是部分技工院校觀念落后,沒有充分認識到一體化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性,不重視一體化教師的培養(yǎng)。三是激勵措施不完善,教師工作主動性差。沒有完善的獎勵措施,教師干與不干都一樣,部分教師甘于現狀,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不思進取,更不愿主動承擔相對臟累的技能指導課。具有雙證甚至多證的教師很多,但真正達到理論與技能雙高的教師卻并不多。多數教師是偏理論型的一體化“雙師型”教師,實際技能處于中級以下水平。另有部分為具有多個技能證書的復合技能型教師,理論水平仍然處于較低層次。
第三,社會上缺乏對一體化教師的考核評價機制。技能教師的評價應該有自己的特色,現在的技能教師評價體系和高等院校、中小學的教師評價基本沒有差別,評價標準就是學歷、論文發(fā)表、課題研究,而技能教學、技能研究成果的評價標準幾乎沒有。
三、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師隊伍培養(yǎng)的途徑與方法
1.政府建立完善一體化教師相關制度
一體化教師隊伍建設是一項長遠的、系統(tǒng)的工程,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學校自身的重視。當前,從中央到地方都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職業(yè)教育發(fā)展。對于技工院校的發(fā)展,當地政府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加強調控與管理,為技工教育的發(fā)展提供廣闊的平臺,出臺、構建一套適合技工教育發(fā)展的一體化教師管理制度,在工資待遇、社會福利、職稱評聘、考核評價、培訓學習等方面向一體化教師傾斜。只有這樣,學校才能按照這個方向去加強一體化教師隊伍建設,教師個人也才有目標和動力去加強自身的能力建設。
2.學校加大一體化教師的培養(yǎng)和考核力度
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師隊伍建設的實質是將理論型和實習指導型教師融合為理論與實踐能力兼具的一體化教師的過程。從技能教育的發(fā)展情況來看,一體化教師必將成為技工院校教師隊伍的主體。當政府確立了一體化教師的培養(yǎng)方向后,學校對一體化教師的培養(yǎng)和考核將對一體化教師隊伍的建設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學校是培養(yǎng)一體化教師的基層搖籃,一些好的經驗和做法走在全國前列,對政府的引導及政策的制定也會起到一定的導向作用。
一是制定科學合理的一體化教師培養(yǎng)管理辦法。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于2013年出臺了《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師標準(試行)》,可能有些省市沒有及時制定相應的辦法,但技工院校要根據標準中對一體化教師所具備的基本條件、典型工作任務及對應的能力要求,制定學校的一體化教師培養(yǎng)辦法。一體化教師的培養(yǎng)是長期的,不是說評選出一體化教師就可以了。學校要經常進行檢查,根據一體化教學的實際,查找教師培養(yǎng)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調整培養(yǎng)辦法。
二是一體化教師的培養(yǎng)要與一體化課程改革同步進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從2009年開始在部分技工院校開展了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試點工作,首批試點專業(yè)有汽車維修等5個專業(yè),全國共有25所首批試點技工院校。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的主要做法是以學生為中心、以綜合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為目標、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開發(fā)制定一體化課程教學標準、探索建設一體化課程教學場地、加強建設一體化師資隊伍。一體化教師要參與學校一體化課程改革的全過程,這樣教師才能掌握一體化教學的各個方面,做到資源利用的最大化,從而切實提高一體化教學的質量。
三是要建立和完善一體化教師培訓制度。學校要為教師提供經常性的培訓和學習的機會,并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學校要制定一體化教師繼續(xù)教育和培訓制度,短期培訓與長期培訓相結合,校外培訓與校內培訓相結合,全面提升一體化教師素質。教師脫產到企業(yè)學習鍛煉是一體化教師培養(yǎng)的重要途徑之一,每年至少保證一個月的脫產鍛煉時間。另外,鼓勵年輕教師參加全國及世界技能大賽,真正達到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的目的。
四是建立學生評價、企業(yè)評價、專家評價、自我評價、學校評價“五位一體”的過程評價機制。將考核結果作為職稱評聘、實施獎懲的重要依據,在榮譽評選和待遇兌現上要有所考慮和體現,切實營造教師想干、能干、敢干和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氛圍,為打造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師隊伍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3.一體化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一體化教師培養(yǎng)的最終目標是教授的學生技能達到一體化,這是在不斷變化發(fā)展的,所教授的技術的革新也是日新月異的,如果一體化教師不能做到及時學習、與時俱進,何談一體化?一體化教師要不斷加強理論知識和專業(yè)技能的學習,加快知識更新,掌握前沿技術,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一流的高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吳衛(wèi)江.探討“一體化教師”的培養(yǎng)[J].課程教育研究,2014(28).
[2]楊宗強,劉春英,李廣輝等.技工院?!耙惑w化”教師的培養(yǎng)途徑研究[J].職業(yè)教育研究,2013(8).
(作者單位:淄博市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