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晚清“中興第一名臣”,曾國藩一生奉行為政以耐煩為第一要義,主張凡事要勤儉廉勞,不可為官自傲,他以禮修身,以忠謀政,以誠交友,以情帶兵,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在官場上可謂是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八街?,可以攻玉”,本文旨在通過分析曾國藩在對待上級、朋友、下級等方面的做法,并結(jié)合當代職場的規(guī)則,為職場中人答疑解惑。
【關(guān)鍵詞】為人處世;職場;借鑒
出生于一個“半耕半讀”的草根家庭,曾國藩在坎坷的仕途路上經(jīng)歷了一次次名落孫山的打擊后并沒有氣餒,憑借堅韌不拔的意志,他最終考中了進士,實現(xiàn)了自己的夢想,然而,初入職場的他和每個新人一樣心浮氣躁,口無遮攔,為人傲慢,有時因一言不合而惡言相向,因此他的名聲并不是很好,自然也吃了不少苦頭,撞了不知多少次南墻,這些事要是放在其他人的身上,或許早就有人怨聲載道,打算放棄自己了,但曾國藩沒有自暴自棄,他開始了對自己全面的反思:從性格中的缺點,到為人處世的方式,都一一進行了深刻的剖析。最終,在沒有權(quán)勢背景的情況下,他通過自己對于在官場中為人處世的探索總結(jié),在官場上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吏迅速成長為官場楷模。通過他的事跡,可以總結(jié)出與不同階層相處時,怎樣才能處理好人際關(guān)系,做一個真正的“職場達人”。
一、明哲保身,心存敬畏
曾國藩在攻占南京,消滅太平天國起義軍后,聲勢如日中天,湘軍大小將領(lǐng)及有功人員,莫不論功封賞。很多人都勸曾國藩趁勢反了滿清,自己做皇帝。但樹大招風,朝廷的猜忌與朝臣的妒忌隨之而來,頗有心計的曾國藩應對從容,他驅(qū)散自己的幕僚,隨后采取了一個裁軍之計。不待朝廷的防范措施下來,就先來了一個自我裁軍。結(jié)果自然消除了清政府對他的猜疑,而保住了官位和性命,之后,皇帝和太后還對他贊賞有加,委以重任。相信許多初入職場的新人,全都胸懷大志,趾高氣揚,以一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姿態(tài)”進入職場,在上司面前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有時還在私底下議論上級的各種不是,更有甚者拉幫結(jié)派,組建自己的小團伙,殊不知危險已經(jīng)向他靠近,等到領(lǐng)導抓住他工作上的一個小錯不放而大做文章時,悔之晚矣。早知如此,何必當初,擺正自己的位置是初入職場的必修課,剛到一個新的環(huán)境里就無所忌憚,任意妄為,甚至拉攏人脈,這種的做法會讓你的上級感覺你正在威脅他苦心孤詣的事業(yè),破壞整個集體的正常秩序,后果自然可想而知了。
二、謙虛謹慎,疏疏落落
在清朝末年,國家局勢動蕩不安,朝堂之上眾人也難免各懷想法,曾國藩與這些人相處的原則就是不遠不近,恭敬尊重。這些人的學問有深有淺,行為舉止迥異,性格也各有不同,
但是曾國藩能夠在保持距離的情況下與他們坦誠相待,共同為國效力,其平易近人的態(tài)度自然給同僚留下了極深的印象。境變事變,人亦隨時而變,變數(shù)大則極不易把握,疏疏落落的與人相處,不失為一種淡泊、閑適的辦法。同理,在職場中,很多人犯的最多的錯誤就是與同級交往過于密切,時間久了,對方自然了解你的脾氣性格,要知道在職場中,你和同級最本質(zhì)的關(guān)系是競爭關(guān)系,過早的暴露性格無疑是自取滅亡,與同級相處切記保持距離,這樣既能讓別人對你保持尊重,又不會引起上級對于你拉幫結(jié)派的懷疑。有道是“距離產(chǎn)生美”。
三、知人善用,不吝財物
曾國藩作為一名統(tǒng)帥,能夠擊敗數(shù)量和戰(zhàn)力遠遠高于自己的太平軍,其識人用人手段自然值得管理層借鑒和學習。作為晚清重臣的李鴻章初期入住曾國藩的府苑,成為一名幕僚,曾國藩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此人志大才高,有極高的天分,但是其慵懶的性格阻礙了其進一步發(fā)展,于是曾國藩悉心引導,幫助改正缺點,并且資助其建立淮軍,使他在與太平軍的戰(zhàn)斗中一戰(zhàn)成名,幫助他實現(xiàn)了自身的價值;而對待自己的兵士,曾國藩同樣也是以誠相待,從不在乎身外之物,每次打完勝仗之后,曾國藩從來都是把清廷的賞賜依據(jù)戰(zhàn)功悉數(shù)分給手下士兵,自己從來沒有留下半分,試問,遇到這樣慷慨大方的領(lǐng)導,哪一個下級不愿意為他拼命工作?作為一個領(lǐng)導,其作用就是充分調(diào)動所有員工的積極性,使他們各司其職,從而創(chuàng)造更大的利益,這就要求領(lǐng)導者能夠了解每個人的能力大小,為其安排合適的崗位,充分發(fā)揮個人的價值;在下屬做出貢獻時,要及時進行物質(zhì)和精神的激勵,只有這樣才能讓整個集體永遠充滿活力。
總結(jié):在職場中與人交際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只要能掌握其中的規(guī)律和技巧便可以游刃有余地與上級、同級和下級進行溝通交流。雖然曾國藩生活的年代距離我們久遠,但其為人處世之道依然值得我們進行學習反思和借鑒思考,希望職場中人能夠像曾國藩那樣勤于思考和反思總結(jié),成為真正的職場達人!
【參考文獻】
[1]羅斌《曾國藩全傳》內(nèi)蒙文化2010—6—1
[2]楊建祥《曾國藩的人生智慧——凡人貴從吃苦中來》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8—1
作者簡介:姓名:孟慶路(1994.09)性別:男籍貫:河北衡水,學歷:本科,畢業(yè)于軍械工程學院職稱:無,研究方向:歷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