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琴格日勒
摘 要:在初中化學課堂上,由于教學模式由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向學案導學的教學模式的轉變,對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本文分析了初中化學學案導學教學的優(yōu)勢,提出了初中化學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初中化學 學案導學 實踐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6-0134-01
學案是教師為了給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根據不同的學生具有不同的知識儲備,進而設計的學習方案。教師為了幫助學生學習教材知識就是學案的本質作用,學案也可以幫助學生提升自我學習的能力,其功能強大。學案導學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的綜合能力當中以學習能力最為重要,學生可以自主學習進而通過自身努力學習各種技能,從而提升自己。
1 初中化學學案導學教學的優(yōu)勢
1.1 提高整體的教學質量
把學案導學模式引入初中化學教學中,實現教學模式由“教”到“學”的轉化,學生開始自主學習,當自己的教師,學生自己學習課本,不但可以迅速了解教材內容,還可以使得學生的思維得到充分的發(fā)散。教授化學課時,越來越多的學生喜歡提出問題和主動回答問題,想在課堂展示自己的學生逐漸增多,進而使學生更加喜歡向同學們講解自己對知識點的理解,這樣還可以幫助學生有效的鞏固自己所學的知識。一些學習有困難的同學,會因為知識難度的增加逐步失去學習的信心和興趣,這主要是因為他們在學習化學的過程存在非常多的誤區(qū)?;瘜W學案的導學教學模式能夠依照不同學生自身的特點,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培養(yǎng),在學生化學學習方法的指導過程中,對那些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輔導。這樣一來在初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中,化學教師采取學案導學的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效率,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水平。
1.2 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
采取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在課堂上,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學習討論,獲得教師的肯定不但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還可以讓學生愛上學習。對于一部分學生而言,因為對學習的興趣不足,缺乏學習熱情。學案導學可以逐漸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個性進行學習的輔導,提供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所以在初中的化學課堂上,學案導學可以使學生愛上學習,提高教學的效果。學生自學的過程中,他們可以發(fā)掘自身的潛力,進而充分的將自身的潛力發(fā)揮出來。教師傳授知識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限制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不樂觀。而學案導學的教學模式則是教師以引導學生為主,讓學生自己去學習教材掌握知識,發(fā)現學習的樂趣,愛上學習。
1.3 能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在化學課堂上,由于教學模式由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向學案導學的教學模式的轉變,教師的備課要求也隨之發(fā)生變化。它使得教師不能提前安排教學工作,而是根據學生的現實情況和教學大綱的要求安排教學工作,這就要使教師對所講的內容深入了解,可以仔細詳盡的進行講解。所以教師在教學時必須以課本為綱,要努力提高教學的效果和質量,在教學的同時不斷的提升自己。
2 初中化學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實施策略
2.1 設計學案
如何設計學案是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當中的關鍵部分,它可以保障教學的成果。所以,教師備課必須要緊跟當今生活的潮流,要注意設計的教學內容要和實際相關。在對學案進行設計的時候,課前預習方面主要有三個內容:一是學習的重點;二是思考的問題;三是方法的指導。依據教學大綱制定學習目標,為學生找出知識的重要部分,讓學生自己去歸納總結,讓學生可以自主學習,進而讓學生可以自己去理解教材積累知識。在設計與知識點相關的問題時要以學習目標為依據,引導學生主動去對問題進行思考,這種方法不但可以引導學生自發(fā)的對課本知識進行討論和思考。
在設計學案的點內容時,主要的內容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對于問題的思考,必須了解教學當中的關鍵部分和教學的目的,在對相關問題進行設計時,必須時問題更有趣味性,讓學生有想要不斷探究的欲望,增加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堿時,如何證明NAOH與CO2進行了反應,可以使用指示劑進行證明。其二就是反思和總結,這個設計中要為學生留出時間(一般為三到五分鐘)指導學生反思已經學到的知識和掌握的不足之處,使得所學的知識得到及時的鞏固。例如在學習堿有何特點時,教學時教師可以拿酸堿來比較,可以避免弄混。這是學生在自己學習的過程中重要的學習方法,這個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創(chuàng)新的能力。
2.2 實施學案
為了提高初中化學教學的效果,在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指導時,必須以學案為綱。其中,課前的學習是教學安排的重中之重,學生必須要以學案為綱,進而摸索出提高學習能力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在化學課堂中,教師要通過導學案設計的內容讓學生自主的進行預習和交流,
在教學過程當中,學生要聽從教師的安排,在正式學習之前進行一次預習交流和討論,這樣可以讓教師提前知道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努力摸索中不忘向他人求教。這個過程可以使學習變成探索的過程,這時,教師能夠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探討和互相學習,彼此促進,共同成長。
在課堂之外,教師要讓學生講課本的知識重點進行歸納總結,使學生對于所學的知識形成一個層次清晰的網絡,輕松學會解題的方法和思考的模式,進而形成對于難題的獨立思路。
在課堂之外的學習當中,教師可以設計幾個具有方向性的研究內容,或者把要進行思考的問題加入平時生活的元素,讓知識更接地氣,使得課堂之前和課堂當中,以及課堂之外可以形成一個完整的學習體系。
3 結語
學案導學是目前一種主要的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所以,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按照相關的指導思想,合理編排學案,有組織地進行學案導學教學,激發(fā)學生潛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使化學教學質量得到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 熊興平.“自主探究,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運用與思考[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3年06期.
[2] 宋學慶.初中物理“學案導學自主探究”教學法初探[J].中學物理,2014年08期.
[3] 趙叢海.初中化學導學案的編寫和運用[J].現代教育,2014年Z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