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妍
摘要:提起西方文明的起源,“言必稱希臘”似乎是理所應當的?!皟上!蔽拿鞅还J為西方文明的源頭,學界早有論斷。但是,在學界前有《黑色的雅典娜:古典文明的亞非源泉》,后有《西方文明的東方起源》。都對西方文明中心論提出了質疑和挑戰(zhàn)。本文旨在通過追尋羅馬律法的源頭探討西方文明源中之源,重新審視和發(fā)現古老的東方文明的影響與傳播。
關鍵詞:西方文明;西亞文明;赫梯文明;律法
中圖分類號:B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3-0000-01
西方中心主義的受到的挑戰(zhàn)
20世紀八十年代末,馬丁· 波納爾發(fā)表《黑色的雅典娜:古典文明的亞非源泉》前兩卷,瞬間一石激起千層浪,它引起了西方學界的震動,備受爭議。作者摒棄傳統(tǒng)觀點:“希臘文明是來自北方、充滿活力的說印歐語的人或雅利安人征服高度發(fā)展的但虛弱的土著居民的結果。他認為古典文明的深厚根源在于亞非語文化。但自從18世紀以來,主要由于種族主義的原因,這些亞非語影響被系統(tǒng)地忽視、否認或壓制了?!盵1]到21世紀初,約翰·霍布森(John M.Hobson)著述:《西方文明的東方起源》。作者的目的就是要引導讀者“去了解被忽視的東方如何促進近代西方崛起的故事”。[2]
所以,隨著越來越多的西方學者對東方文明的深入了解,更多的學者愿意站出來駁斥歐洲中心論。
東方文明的傳播與為羅馬律法的借鑒
雖然羅馬的律法為西方近現代的憲政和法制文明奠定了不可磨滅的功績,但是若去追溯羅馬律法文明的起源,恐怕又一次要回到西方文明東方起源的命題中。恩斯特.巴克在《帝國的觀念》中說:“羅馬的政治過程完成于西方,但羅馬的精神來源是東方,是融合了東西方文明的希臘文明”。[3]這里說的東方正是指古代西亞(兩河流域)文明。我們可以作出這樣的論斷原因有三:
一、在古代西亞地區(qū),存在大量立法活動和眾多成文法典
古代西亞地區(qū),是人類文明的發(fā)源地,它“凝聚了相當的人力、物力,創(chuàng)造出諸多賴以生存的財富,也促使文字、宗教、王權、法律等得以形成”[4]。其中以楔形文字寫就的大量法律文集或法典,即所謂“楔形文字法典”最為耀眼。
從公元前451-450年,羅馬制定了《十二表法》到公元12世紀形成氣勢恢宏的《民法大全》,生成法律規(guī)范的模板。羅馬人的律法顯然走在了時代前列,但這樣完備先進的律法是羅馬人繼承古希臘的法律或者自己首創(chuàng)的嗎?顯然不是。
從時間上來看,古代西亞地區(qū)誕生了比羅馬《十二表法》更早的律法。如,“條理比較清晰、用語比較規(guī)范,表述比較成熟,其立法技術令人嘆為觀止——直至它消亡之時,在其他古代文明社會也還沒有編纂出類似的成文法典”的《漢莫拉比法典》。[5]從這個層面推斷,羅馬的律法源自或者學習成熟的古代西亞地區(qū)的律法完全有時間上的可能和準備。
二、赫梯文明的交流與傳遞作用
在東西方文明的交流與傳播中,有一個起著“使者”作用的古老文明是不得不提及的,那就是赫梯文明。從目前學界的研究成果可見,赫梯文明“它不僅受到哈梯文化、胡里特文化、魯維和帕萊克文化、迦南文化,甚至古埃及文化,而且特別是受到了美索不達米亞文化的影響?!盵6]
“至赫梯中王國時期,美索不達米亞文化通過從亞述、巴比倫直接傳入和通過胡里特人的間接滲透兩條途徑傳入小亞半島。在赫梯帝國時期,赫梯王國與巴比倫王國,赫梯人與巴比倫人和亞述人之間的關系進一步加強”,甚至建立盟約關系。當前,學界通過對赫梯和巴比倫各類文獻的比較研究發(fā)現“赫梯歷史文獻、書信、法律文獻、預兆文獻、史詩以及土地贈與文書的寫作格式普遍受到主要由古美索不達米亞的亞述人及巴比倫人使用的阿卡德語文法的影響”。[7]
其中,至今在法學界和史學界仍占重要的《赫梯法典》有楔形文字書寫。頒布約在公元前14世紀至前13世紀初,共有3表,200條。受《漢謨拉比法典》影響很大便是重要史證。同時,作為習慣于對外征戰(zhàn)的民族,他們先后征服西里西亞使疆界達到地中海岸,征戰(zhàn)小亞東部的地區(qū),使赫梯國家的版圖從地中海擴大到黑海。戰(zhàn)爭雖伴隨的災難和毀滅,但另一面客觀上講自己的文明和所征服地區(qū)的文明傳播和融合,促進新的先進的文化誕生。
三、羅馬人的祖先源于東方,帶來東方先進律法
古希臘羅馬文明都是突然興起的移民文明,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其源頭應在更古老的東方。
關于羅馬人的起源問題,素來有各種不同的傳說。其中廣為流傳的是:羅馬人的祖先是特洛伊城失陷之后,唯一存活逃亡出特洛伊城的大英雄艾涅阿斯的后代。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羅馬祖先逃出地特洛伊,特洛伊與赫梯王國同位于小亞細亞,地理位置上也相毗鄰。那么特洛伊和兩河流域文明及赫梯文明間接或直接的交流與影響就應存在。所以完備先進的兩河流域的律法與《赫梯法典》正可能屬于文化交流傳播之列。羅馬人的祖先逃出特洛伊,應該正是將這兩個地區(qū)先進的而律法帶到西方的傳播者。因此,完備先進的羅馬律法并非其自己獨創(chuàng),羅馬律法應該正是東西方文明傳播融合的結果。
結語
“歐洲中心論”誠然有其“市場”,但是東方發(fā)達的古文明和影響亦是不容置疑的。并且隨著考古的發(fā)掘和研究的深入,這一觀點被越來越多地東西方學者所接受。
在西方文明中,羅馬人繼承和發(fā)展了古代亞非國家和希臘諸國的法律,成了奴隸制社會最發(fā)達最完備的法律體系。今天,現代法治文明與其說是羅馬人的影響和遺產,不如說是古老的兩河流域文明的余輝。不論是在西方還是東方,重視文明之間的交流和聯系或許正是打開學術視野的一把“金鑰匙”。
參考文獻:
[1]馬丁·波納爾,《黑色的雅典娜:古典文明的亞非源泉》,郝田虎、程英 譯,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1-7.
[2](英)約翰·霍布森著,孫建黨譯,《西方文明的東方起源》,山東畫報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
[3]恩斯特.巴克,《帝國的觀念》,《文明史概論》第二卷.
[4][5]魏瓊,《對民法始于古羅馬的質疑》,《現代法學》(重慶)2010年2期.
[6][7]李政,論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對赫梯文明的影響[J],《北京大學學報》,19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