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新霞
摘 要:小學生每天接觸最多的信息來源于他們所生活的情景。所以,將小學數學教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結合起來,把生活情景引入到教學中來,可以幫助小學生更好地理解各種數學問題,引導學生將課堂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接下來將結合小學數學教學實踐,就生活情境的科學創(chuàng)設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教學;生活情境;科學創(chuàng)設
小學生由于年齡的特點,一般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上,學生很容易對灌輸性的教學感到枯燥無味。任何知識都來源于生活,數學也不例外。只有把小學數學教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把數學還原到生活中,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有趣生動的課堂,學生才會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運用生活情境進行教學,引導學生在生活情境中找數學,讓學生能夠體驗到開心、快樂,從而使他們喜歡學習數學,自覺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才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從生活中尋找問題情境
數學是一門很嚴謹的學科,它來源于生活,與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心理學家實驗證明,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當所學知識與其生活情景相關時,學生的參與度是最高的,對所學知識也是最感興趣、最樂于去理解和接受的。所以,小學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fā),充分考慮到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在教學中運用生活情境,讓學生在“實際的情境”中學習數學知識。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和意義。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對于生活情境與數學問題的結合點找得越準,就越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感受到數學的吸引力。
例如在教學《認識人民幣》這堂課時,教師創(chuàng)設了這樣一個情境:
老師:同學們,你們有沒有去買過東西?。?/p>
學生:買過。
老師:那你們自己付過錢嗎?
學生:付過。(沒有付過)。
老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如何付錢好不好?
學生:好!
老師:假設你去超市買葡萄,葡萄4元錢一斤,你買了5斤,應該付給收銀員多少錢?
學生經過計算,得出應該付20元。教師進一步提問:我們可以怎樣給收銀員20元錢呢?學生們經過思考討論,有了很多種20元的組合,紛紛舉手等待回答問題。這樣的場景在日常生活中是很普遍的,對于小學生,創(chuàng)設這樣一個教學情景,他們是很感興趣的。教師充分地運用“買東西”這一生活情境,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原來是如此的簡單。這樣的生活情境引入,讓學生了解到課堂知識與實際生活是緊密相連的,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課堂參與度也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將生活情境的創(chuàng)設與數學知識聯系在一起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生活情境,一定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要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能力。如在教學一些抽象的知識時,低年級學生可以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數一數”的方式,讓他們切身感受到事物的特征.而高年級的學生,如果還是采用這種方法進行教學,學生會感到“太幼稚”,“沒意思”。因此,教師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生活,將生活情境與數學知識巧妙地聯系在一起,有效地幫助學生突破理解障礙。
如在學習《乘法的結合律與分配律》時,很多學生對結合律與分配律的意義無法理解。此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這樣一個生活情境:小紅和小藍的文具不能用了,需要更換新文具。于是,爸爸帶著姐妹倆到超市買文具。爸爸給小紅和小藍各買了一個20元鉛筆盒,還為姐妹倆各買了一個5元的本子,請問,爸爸一共要付多少錢?這樣的情景設置大大地激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他們會主動地計算答案,在算數的過程中,會對乘法分配律的基本特征有進一步的理解。教師將生活情境與簡便計算成功地聯系在一起,利用學生的相關經驗,促進他們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把握。
三、將所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得到運用
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從實際生活中引出數學知識,而且還要引導學生將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逐漸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適應現代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學生能夠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這會讓他們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也會讓他們從中獲得成就感和自信心,更會成為他們努力學習數學的不竭動力。
在學生的實際生活中,他們離不開家庭生活,學生大部分時間是和父母在一起生活的。家里面的一切開銷離不開數學知識的應用。讓學生參與其中,對培養(yǎng)學生數學應用能力有很大的幫助。教師可以一方面要求學生主動參與,另一方面請家長和教師配合,同意學生的參與。如讓學生了解家里一個月的基本生活開銷,如水、電、氣等各項開銷,將搜集的數據加以整理,教師同時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你家一個月的基本生活開銷是多少?家里每個月的總收入是多少?每個月的節(jié)余是多少?照這樣下去,家中需要買個2000元的熱水器,共需要幾個月的節(jié)余?通過這樣一些活動,讓數學思維習慣逐漸在日常生活中得到鍛煉,培養(yǎng)和強化了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讓學生在應用中感受到數學帶來的樂趣,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入生活情境,可以讓學生真正地體會到數學就在他們身邊。而且在課堂中適當地創(chuàng)設與生活相關的情境,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和對數學學習的參與度,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把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解決實際問題,可以培養(yǎng)學生們的數學思維,讓學生們的思考能力越來越強,生活情境的創(chuàng)設已成為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方法,對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柯惠紅.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2(1).
[2]婁阿鳳.如何在低段數學中運用生活情境教學[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研究),2011(5).
[3]白淑芬.論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