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佳祺
【摘要】上好試卷評講課是一門教育教學藝術(shù),傳統(tǒng)的試卷講評,教師大都做無用功甚或是低效勞動,學生的學習也是低效行為。新課改下的試卷講評,如果有效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等互動的教學模式,試卷評講就定會收益斐然,師生注重反思,促進英語教學、應用學習走得更深、更遠,邁向高效。
【關(guān)鍵詞】初中英語;試卷評講;自主合作
初中英語教學不僅僅包含知識的傳授、技能的點撥,還包括對教學效果的檢查。然而,在探討課堂教學模式改變的新課改背景下,教師們執(zhí)著于新課的互動課堂的創(chuàng)建,對于復習課、考測后的試卷評講,很少有人問津探討。
多數(shù)教師考測后,拿著試卷走進課堂,從頭至尾看一遍,各種題型過一遍的“各個擊破”,教師們感覺疲憊不堪,學生們聽得昏昏沉沉、云里霧中,對于錯題,仍然一錯再錯,屢考屢錯?;诖?,不得不引發(fā)我們的思考:試卷評講有待改革。筆者對試卷講評進行了探討,做了以下嘗試,與同仁們交流。
一、試卷評講體現(xiàn)“自主學習”
傳統(tǒng)的試題講評從頭至尾一題不漏而過一遍的方式,制約了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在一些教師的潛意識里,認為只有新知識才可以自主、探究與合作,試卷評講無法開展自主學習,其實未必,試卷評講同樣可以開展各種形式的學習,使自主學習成為習慣。
例如,評講前,教師把試卷下發(fā)給學生,讓學生自己閱讀試卷,觀察錯題的分布,重點審視錯題,分析錯題出錯的原因,反思學習中的不足,反思出錯是基礎(chǔ)知識問題還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問題,是粗心大意還是解題思路的原因所致,并分析錯題應該怎么更正,思考自己的答案應不應該改、該怎么改等,從而達到自我思考、自主學習、自主分析試卷的目的。
此外,課前教師可以把參考答案提供給學生,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答題情況和參考答案進行比較,從參考答案與自己的答案中找出并分析錯誤所在,從答案中悟出所以然。
二、試卷講評中的合作與探究學習
試卷評講中的探究學習首先體現(xiàn)在“互學”上,如試卷發(fā)下去之后,同學之間相互檢查試卷上的錯題,相互借鑒答題的思路和長處,并相互糾正錯誤。
尤其是單詞填空題,部分同學的答案是錯的,當經(jīng)過討論而無果、不知道錯誤所在或者說不出錯的原因時,同學之間對答案就見其必要性,部分同學的答案是正確的,向做正確的同學請教,讓其說出做題的理由,做錯的同學就會豁然開朗。如:She made so many mistakes in the test, She did the test ?搖 ?搖(care). 多數(shù)學生做到這一題會憑感覺毫不猶豫地填入careful或者carefully,拿到批改過的試卷之后,面對自認為100%正確的答案,看到老師鮮紅的“×”而百思不得其解,并且找不出理由,說不出原因,感覺是老師批改錯了,于是,相互交流、相互交換試卷,發(fā)現(xiàn)carelessly是正確答案,不得不再次重新審視這個題目,思考這個單詞到底該填寫什么形式,進一步引發(fā)思考為什么carelessly是正確的,而careful和carefully是錯的。這樣,在試卷的評講中,合作、探究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
在評講中,學生的合作、探究在書面表達中體現(xiàn)得最明顯。書面表達一題,教師不可能一個單詞一個單詞地給予指出單詞拼寫錯誤、句法問題或者語法問題,更不可能一篇篇指出謀篇布局上的不足、主題是否鮮明等。為此,生生間可相互批改、相互指出失分的原因、相互借鑒作文中的亮點。
三、注重試卷評講中的反思
試卷評講旨在找出學習中的不足及教學中的疏漏之處,教師在評講紙卷中,對于個別性的問題,讓學生或自主、或合作、或探究,從中有所感悟。對于學生中的普遍性的問題,教師應反思自己在教學中的不足,如:I have a pen-friend ?搖 ?搖(name) Jane.對于這個問題,多數(shù)學生做錯了,原因是分詞短語作定語是教材和考綱中都不要求的內(nèi)容,而這個題恰恰考查的是這個知識點,為此,教師在評講中應高于教材、超過大綱要求而給予巧妙的點撥,并對現(xiàn)在分詞和過去分詞作定語的用法區(qū)別言簡意賅地給說明和解釋,讓學生對這個題填入named而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這樣有側(cè)重點的點評,助力評講課走向高效。
總之,上好試卷評講課是一門教育教學藝術(shù),傳統(tǒng)的試卷講評,教師大都做無用功甚或是低效勞動,學生的學習也是低效行為。新課改下的試卷講評,如果有效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等互動的教學模式,試卷評講就定會收益斐然,師生注重反思,促進英語教學、應用學習走得更深、更遠,邁向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