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晏平
中圖分類號:G633.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8-0279-02隨著國家課程改革的全面實施,物理課程標準所要求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課程目標已逐步深入人心。物理教學中如何落實情感目標,是每一位物理教師必須要探索解決的新問題。眾所周知,人的活動是和情感緊密相關的,任何活動都是在一定的誘發(fā)下產(chǎn)生的。因此,在教學活動中只有靠學生的內(nèi)在情感動力,才能使其樂學、好學、創(chuàng)造性地學。情感教育不僅是學科教學手段、方法,更是學科教學的目標之一。因此教師應該用情感教學陶冶他們的性情,完善他們的道德品行,從而把學生培養(yǎng)成身心和諧發(fā)展的健康的合格的人才。
1.什么是情感
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一種態(tài)度,反映著客觀事物與人的需要之間的關系,而對學生來講就是在學習時對所學知識和任課教師的情緒和感情。情感教學的過程就是教師與學生情感交流的過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教師的講課語言、演示實驗、教學態(tài)度等處于感覺良好狀態(tài),會使他們感到在知識中存在美感,心情快樂、興奮,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產(chǎn)生學習動機,進而將知識學好。
2.情感對教學有什么作用
曾有人調(diào)查了參加第一至第四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決賽的學生對九門學科的學習興趣情況,其中居于前四位的是物理、數(shù)學、化學、外語。這一結(jié)果反映出興趣(情感)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還有人對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進行了較廣泛的調(diào)查分析,統(tǒng)計結(jié)果表明:學生的物理成績與對本學科的興趣(積極的學科情感)呈高度正相關。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活躍的部分,它使人積極主動、心情愉快、全神貫注地學習,不以學習為負擔,而以學習為享受。所以人們在濃厚的興趣下所獲得的一切,常會掌握得迅速而牢固。愛因斯坦認為:"對于一切來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大教育家孔子也認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其理亦源于此。
在大力提倡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教師只向?qū)W生傳授課本上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這就要求教師不斷的進行學習,不斷的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在中學物理教學過程中,物理教師對自己的工作是樂意還是厭倦,這體現(xiàn)了物理教師對教學工作的情感。由于教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教師的情感對學生具有強烈的感染作用。心理學的研究認為:當人們通過面部表情以及聲音的變化等把情感傳達到接受對象時,主體的情感便對客體產(chǎn)生感染作用,對客體產(chǎn)生影響,產(chǎn)生與主體相類似的感覺。而在當前的物理課堂教學中為數(shù)不少的老師或因缺乏足夠的專業(yè)思想和教學熱情,或因片面認為物理教師講授的是科學知識,只要用符合邏輯和科學的語言去說明事理就可以了,致使在課堂教學中表情麻木冷漠,講授平淡無奇,以致造成課堂氣氛壓抑、沉悶,學生則容易不專心聽講,不愿意回答老師的問題,對老師布置的任務馬虎敷衍,久而久之則形成對物理學科的消極情感。但如果教師若能用真情去感化學生,而不是一味的責罵、甚至體罰學生,工作就成功了一半。學生愿接受他的"開發(fā)",喜歡他的學科,甚至把他作為偶像藏于心靈深處。教師只要用真誠和愛心在師生之間架起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橋梁──哪怕"最壞"的也給予尊重、給予關愛,報以微笑,學生就會視教師為親朋好友,便會推心置腹的對老師說心里話,與教師交流思想感情。這樣一來,教師就會不斷的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因為學生愿意聽他的課、渴望聽他的課;教師也會熱愛上物理這門學科,因為教師不斷的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同時,自己也會不知不覺地愛上物理這門學科。
3.如何在教學中實施情感作用
作為教學中的主導者——教師,須準確掌握學生思想、情緒動態(tài),尤其是學困生的思想和動態(tài),要根據(jù)其變化及時進行調(diào)節(jié),促進其興趣和需要的正向發(fā)展,從而對學習物理產(chǎn)生強烈的興趣和獲取知識的欲望。要使學生喜愛所學的知識,有多種教學途徑,利用情感的遷移功能就是其中一個方面,那就是設法將學生對教師產(chǎn)生的積極情感遷移到教師所教的內(nèi)容上去。我國教育名著《學記》所指出的"親其師,而信其道"便是這一功能在這方面的有效運用。
3.1教師要利用多種教學方式和教學活動,使學生情感得以發(fā)展,使其由最初對物理產(chǎn)生的模糊意識發(fā)展為明確意識,再由明確意識發(fā)展為主動意識并促使產(chǎn)生質(zhì)的飛躍,即最終發(fā)展為對物理知識的渴求和迫切需要。
3.2教師應研究學生心理以及其掌握知識的水平,利用課堂和課外兩個陣地,使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動機、激情得以穩(wěn)定,防止和克服因?qū)W生學習中遇到困難引起厭棄物理的情緒及因時間的推移和其它干擾因素,使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動機和激情的減弱。
3.3物理學科在高中階段可以培養(yǎng)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道德感包括的內(nèi)容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對公共事業(yè)的責任感、義務感、人道主義,等等。物理課程中包含有這些內(nèi)容。例如,《墨經(jīng)》中對力的定義,對小孔成像的解釋;沈括的《夢溪筆談》等。通過介紹可以使學生更加了解我國古代的科學成就和思維形式,這就是愛國主義的一種具體體現(xiàn)。科學是把雙刃劍,既可以造福人類,又可以毀滅世界,通過對核能的講解可以使學生認識到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也就是使學生具有對社會的責任感。
理智感主要表現(xiàn)在興趣、愛好和體驗學習的愉悅等方面。物理課中本身就充滿了奧秘和探索。而學習中出現(xiàn)的快樂體驗則是學生要通過親身經(jīng)歷和艱苦努力才能得到的。通過培養(yǎng)興趣,引導學生進行探索,并從中體會學習知識和解決問題過程中的樂趣。
學生欣賞科學美需要教師的引導。物理中充滿了美,科學與藝術成為很多人關注的焦點,在中學物理課中應充分體現(xiàn)這一點,如簡潔、對稱、對立統(tǒng)一等等。讓學生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也能產(chǎn)生審美的愉悅。當然,這不是簡單的為了提高成績,而是借助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改變學生認識事物的角度,努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4.言傳身教,培養(yǎng)情感
情感教育是滲透在整個教學和教育過程中的。首先,教師要寓教于樂,給學生鼓勵,使學生體驗到學習和成功的樂趣。再有,教師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完善自己人格,用自己的高尚的情操逐步影響學生。還要和學生溝通感情,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
5.從非智力因素的角度講,通過情感教學要“動之以情”
一是要確實起到激發(fā)學生興趣,鼓舞學生斗志的作用;二是要確實起到感化學生心靈,建立良好的學習品質(zhì)的作用;三是要確實起到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念,樹立遠大理想的作用。
因此,情感教育是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物理學科的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是使學生學好物理的需要,也是全面育人的需要。要通過情感教學,充分利用情感的作用,發(fā)揮非智力因素對智力開發(fā)因素的促進作用,最終達到全面提高物理教學、教育的目的。這是物理情感教學的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