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耀
中圖分類號:G633.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8-0279-01物理是一門自然科學,它是以觀察、實驗為基礎(chǔ),它的規(guī)律都是通過對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觀察和在實驗的基礎(chǔ)上,認真思考總結(jié)得來的。隨著新課改理念的不斷深入,物理實驗教學在物理教學中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作為剛剛開始學習物理的學生,學習方法及抽象思維能力還沒有形成。因而,在教學上,實驗就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從一些現(xiàn)象中能夠激發(fā)起學生的求知欲望。
我想每一名物理教師都在試問,實驗是重要,但我們該怎樣去開展、利用好它來教學呢?我個人認為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應該注重以下幾方面:
1.注重實驗的激趣效應
1.1導入新課時利用實驗激趣。每節(jié)課的前十幾分鐘,學生情緒最高昂,精神最旺盛,注意力最集中。如果老師在這時通過實驗提出問題,用懸念來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必能牢牢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我還記得,上初中時我們的老師在教學討論"如何改變壓強的大小"這一課時,他將一充滿氣體的氣球壓在一只釘子上,結(jié)果氣球輕易地就破了。然后將相同一氣球用相同的力壓在布滿釘子的木板上,結(jié)果會怎樣呢?讓我們大膽地進行提出猜想,再演示。老師演示后,再提及社會上的"硬氣功表演",利用學生的好奇心,造成懸念,就激發(fā)起了我們的學習興趣,使注意力集中起來。引入實驗力求要趣味新奇。對學生沒見過的實驗更感到新奇有趣。又如,在講授"大氣壓強"時,馬德堡半球?qū)嶒灐?瓶子吞雞蛋"的實驗、在裝滿水的杯上用硬紙片蓋住并倒過來的實驗、用冷水使燒瓶中的熱水沸騰的實驗,都可使學生感興趣。
1.2用實驗代替?zhèn)鹘y(tǒng)的課后作業(yè)激趣。在物理作業(yè)的安排中我們可以安排一些能拓展學生知識面、增強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的課外小實驗。在學習重力的計算時,與其布置幾道計算題,不如讓學生去課后測一下自己的重力。還有在學習杠桿知識中,可以布置讓學生自制桿秤。學了大氣壓強后,可以讓學生用身邊的器材設(shè)計幾個證明大氣壓存在的實驗。形式多樣的課外實驗不僅能讓學生面向社會和生活,最主要的是提高了學生做作業(yè)的興趣,使學生對學習物理的興趣得到了延續(xù)。
2.利用好生活中的實驗素材,讓實驗更貼近生活
有些實驗雖然簡單,但可以最直觀的證明或解釋一些物理現(xiàn)象。如:(1)雙掌互擊產(chǎn)生痛感、兩同學互相力推同時后退等現(xiàn)象可證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手按喉頭發(fā)聲感到聲帶振動,證明聲音是由振動產(chǎn)生的;(3)雙掌用力互搓發(fā)熱,證明摩擦生熱;(4)使相同大小的力用手指和拳頭壓臉部,前者產(chǎn)生的痛感強,說明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有關(guān);凡此種種,盡可在課堂上邊講邊做,省時、直觀、簡便易行。可以使用身邊隨手可得的物品進行實驗,"瓶瓶罐罐當儀器",如:(1)使相同的力用小刀的刃和背分別試切削土塊、裁紙,幫助理解壓強與受力面積的關(guān)系。(2)用易拉罐制作簡單的小孔成像實驗儀器,觀察小孔成像的倒立的實像。
3.合理利用多媒體輔助實驗教學
隨著信息技術(shù)時代的到來,教育需要新的模式和傳播手段,以適應社會的需求。對于初中物理的教學來說,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已顯露出一些缺乏和限制,而適當運用多媒體計機算機輔助教學,通過運用圖象、動畫、聲音、文字的多媒體顯示,能化虛為實,化靜為動,更生動、更直觀,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不足。利用多媒體可以達到如下的效果:第一、加大了演示實驗的實效性,演示實驗大都是教師在臺上做,學生在臺下看,由于種種原因影響了一部分學生的觀察效果,而計算機技術(shù)對圖象、圖形有強大的處理功能,可以變抽象為實體,變靜態(tài)為動態(tài)。第二、利用多媒體輔助實驗探索,減輕學生實驗操作的難度,提高實驗效率。第三、利用多媒體模擬實驗過程,彌補物理實驗的不足。第四、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拓寬物理實驗的范圍,開闊學生眼界。第五、利用多媒體營造實驗教學氣氛,引導學生主動探索。
總之,隨著新課改的穩(wěn)定推進,加強物理實驗教學,是提高物理質(zhì)量的有效途徑,對提高學生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很有幫助,能為學生的以后學習打下堅實基礎(chǔ)。因此,初中物理教學中,應大力推廣加強和優(yōu)化實驗教學,教師在學生實驗中也應該大膽地去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