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忠
摘要:目的 分析當歸四逆湯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療效。方法 以100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為研究對象,將患者隨機平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所有患者均接受胰島素降血糖、維生素B1營養(yǎng)神經等基礎治療的基礎上,對照組接受靜滴硫酸鋅治療,觀察組接受四逆湯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療效。結果 觀察組的有效率為90%,對照組為74%,兩組患者的有效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當歸四逆湯可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療效顯著。
關鍵詞:當歸四逆湯;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周圍神經病變是糖尿病常見并發(fā)癥之一,發(fā)病率為50%~70%。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可引起皮膚潰瘍、壞疽,部分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甚至面臨截肢危險。早期診斷和對癥治療是減慢和阻止病情發(fā)展甚至使病情發(fā)生逆轉的關鍵。國內許多研究學者將研究方向轉移到中醫(yī)藥治療領域,有研究人員認為多向性和靶點性的中醫(yī)藥治療途徑治療該病的優(yōu)勢顯著[1]。為此,本文對當歸四逆湯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療效進行分析,并以我院1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100例,患者均符合《糖尿病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學》(第一版)關于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診斷標準。男性56例,女性44例。年齡59~86歲,平均(65.6±4.8)歲。糖尿病病程5~16年,平均病程(9.4±1.9)年。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病程0.7~5.6年,平均(2.4±0.9)年。納入標準:符合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肢體伴運動神經病變表現(xiàn),檢查顯示四肢神經傳導功能異常。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平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資料無統(tǒng)計學意義,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基礎治療,使人工胰島素將血糖控制在8mmol/L以下,餐后2h血糖控制在11mmol/L以下。配合使用甲枯胺注射液,和維生素B1,采用隔日臀部肌注1次,持續(xù)治療4w。治療期間定期檢測血糖水平,并通過飲食和運動方式控制血糖,以防低血糖。對照組患者采用硫辛酸注射液治療,600mg硫辛酸注射液+100ml生理鹽水,在避光環(huán)境下靜脈滴注。1次/d,持續(xù)使用4w。觀察組患者服用當歸四逆湯治療,基本組方:黃芪、當歸、地龍干、甘草、雞血藤、白芍、通草、桂枝、細辛。加水400ml煎煮25min,取200ml后加水300ml煎煮20min,取150ml。2煎合一,分2次服用,分別于早晚飯后溫服,持續(xù)服用4w。
1.3療效判定標準 痊愈:體涼、疼痛、痿癥等癥狀消失或基本消失,癥候積分降低90%以上;顯效:體涼、疼痛、痿癥等癥狀顯著改善,癥候積分降低70%~90%;有效:體涼、疼痛、痿癥等癥狀好轉,癥候積分降低30%~70%;無效:體涼、疼痛、痿癥等癥狀無明顯改善,或加重,癥候積分降低小于30%。癥候積分降低程度=(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100%。治療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4統(tǒng)計學分析 所有數(shù)據(jù)均使用SPSS21.0軟件進行統(tǒng)計,計數(shù)資料使用頻數(shù)和率(%)表示,計數(shù)資料使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的有效率為90%,對照組為74%,兩組患者的有效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中醫(yī)將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歸為"血痹"、"寒痹"范疇,《古今醫(yī)鑒·弊病》記載:夫痹者,手足痛而不仁也。由于臟腑內虛,而為風、寒、濕三氣所襲,不能隨時擴散流注經絡而為痹。其為病也,寒多則掣痛,風多則引注,濕多則重痹[2]。近代中醫(yī)學者也對該病病機作了深入探討。有研究人員認為肝火不旺是病機,瘀血阻絡是病變病理基礎[3]。也有研究人員認為血虧虛致瘀是病機,虛為本,瘀為標[4]。此外,有研究人員結合《傷寒論》相關理論成果,認為寒凝血瘀是糖尿病周圍神經發(fā)病的主要因素,認為應根據(jù)溫陽祛寒,化瘀通脈原則用藥[5]。
本研究在中醫(yī)辨證的基礎上,患者在使用胰島素、甲鈷胺、維生素B1等藥物降血糖、修復和營養(yǎng)神經的基礎上,配合使用當歸四逆湯治療。當歸四逆湯基本組方為黃芪、當歸、地龍干、甘草、雞血藤、白芍、通草、桂枝、細辛。當歸性溫,主養(yǎng)血、和血和補血功效,兼具溫行血脈之滯功效;桂枝辛溫,具散寒、通血脈功效,與當歸為君藥。白芍具養(yǎng)血和營功效,細辛具溫經散寒功效,與桂枝共用可助桂枝溫通血脈功功效;白芍和細辛共為臣藥;大棗、甘草具健脾、養(yǎng)血功效,加入黃芪、雞血藤、地龍干等藥物,可補中益氣、活血化瘀通絡功效。諸藥共用,可達溫經散寒、益氣養(yǎng)血、活血化瘀、通絡止痛功效?,F(xiàn)代藥理學研究也證實,當歸具有抗血小板凝聚和抗血栓功效,還有抗炎、鎮(zhèn)痛功效;桂枝和白芍對部分細菌和治病真菌有抑制效果,細辛的鎮(zhèn)痛效果抗,還能通過抗炎作用提發(fā)揮強心、擴張血管功效。在某老鼠模擬實驗研究顯示[6],小鼠服用當歸四逆湯后,凝血時間、凝血酶時間和血漿復鈣時間顯著提高,大鼠服用當歸四逆湯后,血粘稠度降低,動靜脈旁路血栓形成受抑制,提示當歸四逆湯具有活血化瘀、降低血小板功效,可發(fā)揮抗凝、活血化瘀功效。本研究結果也顯示,觀察組患者使用當歸四逆湯治療后,有效率高達90%,對照組的有效率為74%,有效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7]。
綜上所述,當歸四逆湯可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療效顯著,值得臨床使用。
參考文獻:
[1]商鐵剛,高岑,宋俊生,等.當歸四逆湯與西藥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療效比較的系統(tǒng)評價[J].天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1,03:155-159.
[2]李旭.加味當歸四逆湯聯(lián)合西藥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對照觀察[J].實用中醫(yī)內科雜志,2012,05:55-56.
[3]王煥從,趙軍強.當歸四逆湯加減聯(lián)合a-硫辛酸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療效觀察[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5,23:2575-2577.
[4]趙揚.中西醫(yī)聯(lián)合用藥與單純西藥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療效及氧化應激指標比較研究[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5,17:1986-1989.
[5]張素華.當歸四逆湯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研究[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16:47.
[6]錢國強,蔡川,梁雪冰,等.當歸四逆湯有效成分組合對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中iNOS eNOS表達相關性的實驗研究[J].中成藥,2011,6:1039-1041.
[7]張福明.當歸四逆湯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40例[J].福建中醫(yī)藥,2014,45(4):15-17.
編輯/周蕓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