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鳳
在新課標改革的背景下,初中學校特別重視各學科教學工作的優(yōu)化及完善.對于初中生物來說,是初中階段一門較為重要的學科,這門學科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但從現(xiàn)狀來看,部分學校在生物課堂教學方面存在效率不高的現(xiàn)象,主要原因包括教學創(chuàng)新不夠、教學方法單一以及學生參與性不強等等.為了使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有效提高,本文對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效率進行分析與探究顯得非常重要.
一、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難以提高的原因分析
從現(xiàn)狀來看,由于受到新課標改革制度的推行,各大初中學校都能夠認識到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及質量提高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卻會受到諸多原因的影響,進而導致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難以得到有效提高,總結起來其原因包括:
1.教學創(chuàng)新不夠
有相對一部分學校,將教學工作重心放在語文、數(shù)學以及英語學科教學工作當中,出現(xiàn)不夠重視初中生物教學工作的情況.還采取以往的“灌輸式”及“填鴨式”等老一套的教學模式,這些教學方法沒有實現(xiàn)創(chuàng)新,難以提高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進而使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難以得到有效提高.
2.教學方法單一
要想使初中生物教學效率得到有效提高,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非常關鍵.但從目前來看,部分學校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采取的方法較為單一,像情境教學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以及生活化教學法等都比較少使用,進而使初中生活課堂教學的效率難以得到有效提高.
3.學生參與性不強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是教學工作的主體,而學生只是作為聽課的角色,這就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大大弱化,進而造成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不強.從現(xiàn)狀來看,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參與性也不夠強,比如在一些生物實驗上,教師可能考慮到安全性及實驗的成功率,一般由自己來完成生物實驗操作,這樣學生的參與度便呈現(xiàn)不足,進而在學生實驗體驗不足的情況下,便難以提高學生對實驗相關知識點的體會及感悟,最終使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難以得到有效提高.
二、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探究
在上述分析過程中,認識到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難以得到提高是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為了使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有效提高,采取有效策略非常關鍵.具體策略如下:
1.構建有效課堂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要想使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效率得到有效提高,便有必要構建有效的課堂教學情境,使學生參與生物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得到有效提高.例如:在“兩棲動物的生長及發(fā)育”一課教學過程中,便可以通過詩句情境,將有關的兩棲動物的生活季節(jié)及生活環(huán)境表達出來,可采取“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來傳達.這是一首辛棄疾的詞《西江月》,通過這首詞的加入,既能夠讓學生產(chǎn)生聯(lián)想,又能夠將青蛙這種兩棲動物生活的季節(jié)及環(huán)境表達出來.這樣,不但加深了學生的理解,還能夠使學生感受到教師教學的創(chuàng)新、風趣,當學生與教師的距離拉近的情況下,便能夠為生物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奠定夯實的基礎.此外,還可以借助“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引出“遺傳變異”知識點;通過借助“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引出“生物的遺傳”知識點.這些課堂教學情境的構建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使生物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有效提高.所以,生物教師需對此充分重視起來.
2.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
進入21世紀以來,網(wǎng)絡科技發(fā)展迅速,與此同時計算機網(wǎng)絡也逐步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及學習接軌.現(xiàn)狀下,很多學科都熱衷于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這既是一種教學的創(chuàng)新,又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能夠達到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將一些抽象的知識點具體化,為學生理解相關知識點奠定基礎.比如:在“植物細胞結構”、“種子萌芽的過程”等相關生物知識教學過程中,單純地采取口頭式理論講解往往難以使學生理解.在這樣的情況下,便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圖像功能,將“植物細胞結構”及“種子萌芽的過程”的圖像展示在多媒體上,讓學生進行觀察,這樣不但便于學生理解,而且還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趣味性,進一步使生物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3.采取生活化教學,讓學生感悟學習生物知識的功效
生物這門學科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即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為此,有必要采取生活化教學,使初中生物課堂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高,進一步使學生感悟到學習生物知識的功效.比如:教師可以提出一個問題“為什么饅頭放置溫度潮濕的環(huán)境當中,饅頭的表層會有很多霉菌生成;但是,將饅頭放在冰箱當中,則能夠儲存非常長的時間?”設置問題后,讓學生采取實驗對饅頭發(fā)霉的原因進行探究,比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4個小組,分為溫暖、潮濕環(huán)境;溫暖、干燥環(huán)境;低溫、潮濕環(huán)境;低溫、干燥環(huán)境.4個小組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下觀察饅頭的發(fā)霉情況.通過這樣的生活現(xiàn)象對相關生物知識點進行解釋、學習,這樣,便能夠讓學生感悟到生物知識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進而使生物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4.加強生物實驗教學,培養(yǎng)學生自主及創(chuàng)新能力
實驗教學是初中生物教學一個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要想使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有效提高,便有必要加強生物實驗教學,一方面使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有效培養(yǎng),另一方面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有效培養(yǎng).比如:在“觀察葉片的結構”一課實驗教學過程中,基于實驗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準備好一些樹葉,比如菜葉、楓葉以及豆葉等等.由教師作為引導者指導學生的一些基本操作步驟及其需要注意的基本事項等,進一步讓學生自主進行徒手切片,并在實驗室當中采取顯微鏡對葉片的結構進行認真地觀察.并在此過程中,教師對學生布置相應的學習任務,比如對“葉子的脈絡進行分析,看有什么特點”等,這樣一方面能夠提高學生參與實驗的積極性,另一方面能夠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明確學習任務.
通過本文的探究,認識到現(xiàn)狀下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會受到一些原因的影響,從而難以得到有效提高.為此,有必要積極構建課堂教學情境,使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得到有效提高.同時,利用多媒體技術展開教學、采取生活化教學方法以及加強生物實驗教學等.在采取以上教學方式的基礎上,相信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有效提高,進一步為初中生物教學質量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