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聯(lián)鳳
【摘 要】什么是溝通?溝通是連接我們和他人的紐帶,溝通是我們向他人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傳遞知識、解決問題和創(chuàng)建關系的途徑。在幼兒園常常由于幼兒的獨立能力差,許多事情需要通過與家長的溝通來完成和解決。因此,家園溝通顯得十分重要和必要。隨著《3-6歲兒童學習和發(fā)展指南》的出臺以及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對幼兒園的要求不斷提高,對教師專業(yè)能力水平的要求也不斷提高。這就導致幼兒家長與教師的溝通時常出現(xiàn)不合拍,本文將從如何促進家園有效溝通,提升家園共育質(zhì)量進行探究,我們在實踐中不斷嘗試、探索、研究,取得了以下一些經(jīng)驗。
【關鍵詞】家園;溝通;方法
一、溝通方式的選擇
家園溝通要因人、因事而宜。因人,就是因人的多少,文化素質(zhì)的高低,興趣愛好個性。因事,就是因事情問題的大小,嚴重程度。
要根據(jù)傳遞信息目標人群的范圍,如果是群體中的所有對象,具有共性的事情或問題,可以通過家長會、家園聯(lián)系欄、宣傳單等方法溝通,能收到全面、快速的效果。如:要讓小班新生和家長提前熟悉老師,熟悉幼兒園以及一些制度和規(guī)范,讓老師也能提前了解幼兒的性格和能力水平,家庭教育背景,家長的教育方法和理念等,幫助幼兒和家長做好入園的心理準備和自理能力準備等。就是召開新生家長會。
如果是對于部分家長需要接收的信息,可采用家長座談、網(wǎng)絡群聊等,即節(jié)省時間又可以解決問題。如:需要總結(jié)家庭教育中的好經(jīng)驗或是讓某個家長傳遞好方法,可以組織家長座談。
如果是個別家長需要接收的信息,就是家訪、約談、電話溝通、日常接送交流、家園聯(lián)系冊等。個別溝通雖然費時和麻煩,但能有利于解決問題,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如:當幼兒在園受傷時,教師要及時與家長溝通,如果老師能來到家中向家長道歉,會更容易贏得家長理解和寬容。如果是有孩子出現(xiàn)攻擊性行為或這幾天出現(xiàn)咬人等不良現(xiàn)象,可以預約家長來園溝通,便于教師了解影響幼兒這些行為的原因,也便于家長與教師間共同研究幫助幼兒改變不良行為的具體措施和方法。
不管哪一種形式,當面交流比文字交流要來的重要,效果也更好。特別是解決問題時,家訪是最好的。
二、角色態(tài)度的定位
家園溝通過程,教師的角色態(tài)度對溝通的效果起決定性作用。平等與合作,理解與支持,指導與幫助。是教師應該做到的標準。也影響著溝通過程中家長的心情、態(tài)度。
家園溝通要以合作者的角色參與。教師要平等的對待家長,做到尊重、信任家長。關注他們的家庭情況,育兒方式以及價值觀等。如:不同生活習慣的人對于家園溝通方式也有不同的反應,健談的家長比較喜歡面對面交流溝通,內(nèi)向的家長喜歡電話或網(wǎng)絡進行溝通,有些家庭居住條件不好,不講衛(wèi)生的,工作忙的,可能會拒絕家訪,教師不要因此抱怨和生氣,而要尊重和理解他們,以他們喜歡的方式溝通,從而收到良好效果。
家園溝通應以支持者角色參與。對于家長提出的建議和意見,教師要理解和支持,要高度重視,認真對待,認真分析,細心查處,以事實說明問題,解決問題,讓家長滿意、放心。案例:耳朵被擰了。下班后,有個家長打來電話說:“老師擰她孩子的耳朵,痛的帽子都不敢?guī)氯??!钡诙煜虬嗌先齻€老師了解情況,都說沒有,問當事孩子章銳,他毫不思索地指著說是袁老師,袁老師說:“園長我沒有?!痹賳栕赃叺挠變海蛱煊腥舜蛘落J嗎,幼兒都說沒有。過了一會兒,又問章銳:“誰擰你的耳朵?”他還是說袁老師,袁老師臉色一變說:“園長我真的沒有,只是昨天午飯時,叫他快點吃完飯碗給老師洗?!蔽乙蚕嘈爬蠋煕]有,那怎么向家長交代呢?考慮到小班孩子具有思維混淆的特點,我就改變方法問其他幼兒,“昨天有沒有看到章銳哭,旁邊有個幼兒說:“昨天午飯后章銳在門口與某某幼兒沖突有哭一下?!苯又鴰讉€幼兒都想起來也這么說,問了章銳他承認有這回事,大家還將事情細說的一遍,結(jié)果真相大白。這一案例:說明家園溝通的必要性,同時教師要做到了解兒童的天性特點以及個體家長個性差異,先要支持家長的訴求,然后抽絲剝繭還原事實真相,不要忙著指責和埋怨,惟其如此,方能顯示教師的智慧和大度。
家園溝通要以指導者的角色參與,作為指導者教師要明確溝通目的,考慮家長的特點,信息內(nèi)涵和呈現(xiàn)的方式,來注意信息的組織方式,指導幫助家長和幼兒。避免不必要的誤會。如:當教師發(fā)現(xiàn)個別幼兒表現(xiàn)出嚴重的焦慮,或者表現(xiàn)出過分的調(diào)皮時。教師在溝通前,要向家長說明溝通的目的是跟幼兒建立信任、依賴的關系,幫助幼兒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減輕分離的焦慮?;蚴菐椭變吼B(yǎng)成良好習慣和性格。
家園溝通是教師在給有需要家庭提供適宜的服務。我們熱情,周到,細心,有效的服務能有利于激發(fā)家長主動與教師聯(lián)系。
三、語言口氣的把握
溝通秉持真誠,但更需要技巧,技巧是建立在真誠的基礎上的方式方法。溝通技巧的把握,能順利推動溝通的全過程,有利問題的解決有時甚至可以“扭轉(zhuǎn)乾坤”。使家園雙方達成互相理解、支持以致形成和諧。
書面語言信息。通常是持久的,可復制的和反復推敲的。書面語言溝通時要注意語言表述通俗易懂,做到語言簡潔,語句通順,語態(tài)溫和,語義明確,沒有錯別字,能準確、清晰的傳遞信息。比如宣傳欄、聯(lián)系單、網(wǎng)絡交流等。如:家園聯(lián)系欄:為了讓幼兒認識秋天,我們班下周要組織秋天主題活動,有兒歌:秋天的樹葉,繪畫:秋天的田野,建構:秋天的公園等,請家長帶幼兒觀察秋天的景色,并帶一些秋天特有的植物來幼兒園。
口頭語言信息。通常是一次性的,在傳遞過程中容易受各種因素干擾,我們不僅要確保語言的準確、清晰,還要注意妥善掌控情緒,確保語氣語調(diào)的親切溫和。真誠的溝通會讓家長感到被教師關心和幫助。霸氣責備命令式的語言語氣,只會讓家長膽怯,心慌,無話可說。所以家長會、約談、家訪、日常接送時的溝通等不僅需要有相對安靜的環(huán)境,更需要有誠意的溝通。案例:有個家長早晨送孩子來說:“昨天孩子穿短袖回家,感冒了,”老師說:“昨天戶外活動,讓孩子們把衣服脫了,回到班上一會兒,家長就來接走了,家長自己可以叫孩子穿上嘛”,最后一句包含責備,如果改為:“不好意思,我忙一下,沒來得及提醒。”兩種回答對家長產(chǎn)生的感受會完全不同。
家園溝通需要換位思考和靈活應對,老師要站在家長的立場考慮問題,交流過程還要注意分析家長的觀點和需求,做出適當?shù)幕貞o予合適的解答和幫助。也就是說:家園溝通必須走進,“家長的心里”才能有助于改善家園關系,開啟家園共育。
案例:被咬了。有個幼兒被咬了,一看挺嚴重的,立馬想到家長看到這種情況肯定心疼,必須在家長看到孩子前,把情況說清楚,于是馬上去家訪,見到家長,先說抱歉,再把事情經(jīng)過做了說明,家長不說話了,趕緊接著說:真的不好意思,小孩子不懂事,咬人不是故意的,家長心情稍有好轉(zhuǎn)。放學了,老師送幼兒回家,家長一看,口中一直“嘖嘖,嘖嘖”,我們趕緊又說:“真的很不好意思,看到這樣我們也很心疼?!奔议L雖很難過也很無奈,但畢竟理解了老師的這份真誠。因此,也就無形中化解了一次家與園之間的矛盾,將小事化了。
四、網(wǎng)絡溝通
信息時代,網(wǎng)絡qq微信交流已成為人們溝通的一個重要途徑,它具有面廣、快捷、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等優(yōu)點。我們要有效利用網(wǎng)絡溝通實現(xiàn)家園共育。
如:公布幼兒園有意義的活動。
傳播科學育兒的有效方式方法。
通知需要家長支持配合的工作。
展示幼兒在園的活動。
補充說明幼兒園的制度、規(guī)范、要求等。
注意事項:
(1)語言傳達的信息,應該是清楚明確,可以被接受和理解。
(2)網(wǎng)絡的互動交流,也要注意互動的語氣語調(diào)。
(3)圖片選擇有利于展示幼兒發(fā)展,幼兒表現(xiàn)良好,幼兒園條件好,教師負責任,生活水平高的。
(4)不在網(wǎng)絡上議論孩子的表現(xiàn)。不談讓人感到不愉快的信息。
(5)需要保密的事不要在網(wǎng)絡上聊,有損孩子和家長自尊的事也不要上傳。
在網(wǎng)絡上常常會有家長提建議和意見。如果處理不好,會很被動。如果問題已經(jīng)明確的可以直接告訴家長,有些問題不清楚的,不要隨便議論,可以采取不理他或不要直接回答。以免很多人跟帖,出現(xiàn)不良影響。但是對該家長所提的問題,一定要采取謹慎機智的溝通技能,積極誠懇地爭取其他家長的支持。
五、結(jié)論
實踐證明,良好的家園溝通可以增進教師與幼兒之間的感情,與家長之間的理解,在充分溝通的基礎上,家長和老師才能夠針對孩子的優(yōu)點和不足互相配合,進行及時教育,促進幼兒在幼兒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同伴關系和認知發(fā)展等方面都有更好的表現(xiàn)。
參考文獻:
[1]吳愛如.淺談家園溝通技巧的有效方法[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3(12):75
[2]汪靜.淺談不同類型家長溝通的有效策略[J].快樂閱讀.2013(10):41
[3]袁飛飛.幼兒教師與祖輩家長溝通“難”現(xiàn)象探究[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 2012(03):25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