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秋
摘要:教學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聽說是基礎,讀寫是目標,是根本。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一環(huán)。語文老師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樂趣,提高寫作能力。
關鍵詞:小學作文;滲透;評價
一、解決好“巧引妙滲”問題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小學生作文就是練習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或親身經歷的事情,用恰當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笨尚W低年級的學生自覺動腦、動手能力差,還不知道有意識地去看、去聽、去想,這就需要老師去引導,去滲透。引導學生積極地去觀察、分析周圍的人、事、物。結合實際教學中學生的知識反饋的情況,及時地適當地滲透一些新知識。比如:我在二年級教學以樹的名稱歸類識字這一課時,滲透了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知識。學完課中的字詞,我提出下列問題:“咱們這兒都有哪些樹?”“哪些樹最常見?”“那些常見的樹各是什么樣?(干、枝、花、果等怎樣?)“它們各自的生長特點怎樣?(什么時間發(fā)芽、開花、結果……)”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去看、去想、去問、去聽,然后回到課堂上再說。沒想到,學生們說出了許多生動的句子,比如:“楊樹長著許多只大眼睛,每天都在看著我們呢?”“楊花像一條條毛毛蟲,一撮一撮地掛在樹上。”“楊葉像五指并攏的手掌,片片向上。”……就這樣學生一一回答了上列問題。我聽后非常高興,又興奮地引導他們把這些問題連起來說一說?!皠偛旁蹅冋f的話是介紹什么的?”學生齊聲回答:“是介紹有關樹的知識?!弊プC會,興致勃勃地進行了小結:“同學們,你們真棒!你們已經會作文章了。剛才你們說的話就是一篇介紹樹的知識的好文章。回答前兩個問題的話是一個自然段,回答后兩個問題中每種樹的樣子、生長特點的話分別是一個自然段,把這些話連起來,就是一篇文章。
二、解決好“無話可寫”問題
葉圣陶說:“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做成什么文章?!濒斞赶壬舱f:“如要創(chuàng)作,第一需觀察?!毙W生在寫作文時常常覺得無話可說,其主要原因是材料不足,無東西可寫,以至拿起筆來無從下手。不是學生不了解生活,不關心生活,而是他們的觀察和分析能力較差,不善于通過表面現象去認識和捕捉生活中最有特征的東西。因此,對身邊的許多事物視而不見、充耳不聞。由此可見,教會學生觀察和分析,培養(yǎng)學生認識生活的能力是我們的當務之急。那么,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呢?
1、從“小”做起,觀察體驗。生活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句話用在作文和生活的關系上,是再貼切不過了。作文的材料絕不會平白無故地出現在學生的腦海中,作文的材料只能源于學生自己的生活,源于學生對生活的觀察、體能和感悟。學生對生活獨特的感受不僅來自個人的經歷,更要來自一顆敏感的心。小學生生活閱歷淺,對許多事物沒有深切的體驗,所以寫不出真情實感。那么該如何去體驗呢?我認為應該從“小”做起,小到看母雞生蛋、踢石子、種花、玩泥巴等等,做觀察事物體驗生活的有心人。我以前的一個學生曾在日記中寫道:“今天真無聊,除了放牛還是放牛?!庇谑俏覇査骸胺排r你仔細觀察過牛吃草的樣子嗎?牛吃草的過程中什么事都沒發(fā)生嗎?”他當時沒有回答,可在第二篇日記給了我滿意的答案:他發(fā)現了牛和白鶴成為好朋友,經過思考,還破解了其中的秘密,并由此聯(lián)想到人和動物之間也應該友好地相處。從“無聊”到“發(fā)現秘密”這正是觀察、體驗生活所帶來的改變。
2、養(yǎng)成習慣,長期觀察。除了教給學生觀察事物的方法,用眼看、用耳聽、用手摸、用腦想,更重要的還是防止把觀察視為短期行為,要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遇風則風,遇雨則雨,遇事則事。為了達此目的,可有意識地跟蹤觀察某事物。
三、解決好指導和評價問題
1、注重學以致用,結合實際及時指導。小學生的知識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師結合課文和生活實際及時指導很重要。大家都知道《十里長街送總理》是一篇包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這篇課文后,舉行了一次“我思念的××”為主題班會活動。要求學生把自己最思念的親人(不管是生離的,還是死別的)用幾句話描述出來。(同學們踴躍發(fā)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學是這樣說的“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是啊,轉眼間一年的中秋節(jié)又到了,半年前與媽媽分別的情景又浮瑞在我的眼前,記得媽媽要去廣東的前一天夜晚,我總跟在跟身旁,她出去我跟著,她睡覺我伴著,而且我還緊緊地捏著她的手,生怕她即將離去。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發(fā)現媽媽提著包已跑出了家門,我連頭也沒梳,散著發(fā)就在后面追,我邊追邊喊,媽媽也邊跑邊抹淚。到了夜晚,我覺得房子里空蕩蕩的,怎么也睡不著,只好抱著媽媽睡過的枕頭聞聞她留下的體味)這樣的描寫最感人,學生也能說真話、實話。
2.注重作文的評價。教師的評價對學生十分重要。評價得當,能激勵學生敢于作文、樂于作文,因而對學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應根據不同水平的學生給予不同要求的評價,對基礎好的學生要有較高的要求?;A差的哪怕是用了一個好詞、一個佳句也應該及時表揚。(記得有一次,我發(fā)現一個平時作文很差的學生在文章中準確地用了一個表示時間過得很快的詞“剎那間”,于是我在批語中這樣寫道:今后能多看點書,認真作好記錄,教師相信你的作文會更上一層樓!)這樣做,能讓一些差生得到鼓勵,看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