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應元
摘要: 緊跟時代步伐,改變思想觀念 多媒體教學解決了我們農村學校,尤其是貧困山區(qū)學校教育資源貧乏的現(xiàn)狀,使我們擁有了同外地學校一樣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從而改變了過去只用一本書,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上課的陳舊觀念。歸根結底,關鍵就在于應用,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恰當管理好、使用好多媒體教學資源。
關鍵詞: 多媒體;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9-0187-01
近年來,多媒體已逐漸走進了農村課堂,這讓教師耳目一新,學生眼前一亮。以前的常規(guī)教學,由于受客觀條件的限制,有些概念的理解,用常規(guī)的教學手段難以達到的效果,用多媒體技術制作的課件能留給學生深刻的印象,使學生獲得直觀的感知,有著傳統(tǒng)的"黑板+粉筆"的教學方式所不具備的許多優(yōu)點。這些優(yōu)點使得它更適合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多、快、好、省"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提高學習效果。
1.利用多媒體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曾說過:"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索知識的欲望。"小學生大都有好動、好奇、注意力容易分散等特點,但對直觀、生動、形象的事物很感興趣。因此針對學生的學習特點,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將教學內容化靜為動,聲情影并茂,激發(fā)學生想學、樂學的動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可以達到了寓教于樂的目的。例如,教學《 分數的基本性質 》時,我用多媒體展示了一個分餅的情景故事:媽媽把三塊同樣大的餅分給四個兄弟吃,她把一塊餅等分成二份給了老大一份,老二見了大叫"我要兩份",于是媽媽把第二塊餅等分成四份給了老二兩份,老三見了也大聲說"我要三份",媽媽又把第三塊餅分成六份給了老三三份……當學生被生動有趣的畫面吸引時,我問:"同學們,你們知道他們誰分得最多嗎?媽媽這樣分公平嗎?如果老四要四份,該怎樣分?"整個分餅的過程,運用多媒體課件將畫面、聲音、故事情節(jié)集于一體,動態(tài)演示與靜態(tài)畫面相結合,有效在調動了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學生興趣十分濃厚,很快就進入了主動學習的狀態(tài)。直觀動感的知識呈現(xiàn)和靈活的引導,使學生思維活躍、興趣濃厚、參與效果好,整節(jié)課學生都保持愉悅的心情,輕松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2.利用多媒體教學,突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在數學課堂的教學中,能否突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教學成敗的關鍵。對于教學重點和難點,有很多是比較抽象的內容,如果教師只停留在口頭講解上,不借助多媒體手段,對于抽象思維還不成熟的小學生而言,他們理解起來是相當困難的。借助多媒體教學,讓學生動眼、動手、動耳、動腦、動口,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對知識的理解,使學生通過多個感官來獲得相關信息,加強記憶和提高教學效率,從而降低教學的難度。例如,一年級《 圖形的拼組 》中有這樣的一道題目:許多正方體有序地疊在一起,要求學生數一數有幾塊。這道題需要一定的空間想像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有的學生可能會漏數隱藏的部分。在教學中,可利用多媒體演示解剖,找出第二排中隱藏的正方體,使學生能清楚地看到它們,再演示每一層正方體重疊的情況,讓學生通過演示一層層的數算出總個數。這樣生動而又形象的演示,學生可以清楚地看到正方體的分裂和重新組合,對這樣的圖形拼組就加深了印象,且在恰到之處教師給予點撥講解,學生就易于理解,從而突破教學的重點難點。
3.多媒體的應用可使課堂教學效果明顯
多媒體教學不僅能把知識更多、更快地傳授給學生,還節(jié)約了時間,增加了容量,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數學好多概念表達的就是一種動態(tài)的觀念。這些概念表達的都是一個動態(tài)過程,需要用"動畫"來表示。"移動和變化的圖形"要靠在黑板上"畫"出來是很難的!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只能使用一幅靜態(tài)圖形引導學生們去想象。由于媒體單一,只能教師講,學生聽,以教為主,導致學生厭學。而采用多媒體技術,就能夠實現(xiàn)對動態(tài)過程的描述,使抽象的理論變得直觀生動、明顯和自然,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徹底改變學生當觀眾的局面,能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
如在教學《三角形面積公式》時,對用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總有很多學生不知如何操作,把兩個等同的三角形拼成了各種各樣不符合要求的圖形。而通過電腦的慢動作、慢鏡頭就可以把整個過程一步一步清清楚楚地呈現(xiàn)給了學生,先用兩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重疊在一起,再固定右下角,把上面的三角形逆時針旋轉,轉到兩只三角形底邊成一條直線時,再沿著不動三角形的右邊向上平移至頂點即可。由此看來,多媒體的應用,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4.運用多媒體鞏固練習,增強訓練密度
練習是把知識轉化為能力并發(fā)展智力的活動。在練習中,利用多媒體,可以調節(jié)學生大腦興奮,減少疲勞,煥發(fā)精神,讓他們利用自己的無意注意愉快地接受知識。多媒體的反饋再次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精神,保持其良好的學習心態(tài),達到擴展思維、提高練習效率的目的。利用多媒體因材施教,不僅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難度和不同量的訓練,而且可以讓學生自我控制練習程度,做到每位同學都達到各自的學習目標。利用計算機因材施教,讓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課堂上得到發(fā)揮,讓每位學生都能"吃得飽"、"吃得好"。
例如在《分數的意義》學習中,有按指定分數給圖形填色的練習。這樣的練習答案是不唯一的,利用多媒體就可以使學生自由發(fā)揮,只要學生填的份數正確,多媒體就會給學生肯定的反饋,錯了就給予鼓勵。這樣,在鞏固知識的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了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5.多媒體的應用,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數學教學過程中,難點往往在于新概念的引入;規(guī)律的發(fā)現(xiàn),性質的證明;思路的發(fā)現(xiàn)。而難點又正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最佳時機,為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模擬一個探索過程,引導學生觀察、思考、猜測和嘗試。
如圓面積公式的推導,圓的面積計算公式,可以從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來推導,這一點學生難以理解。他們難以想象出等分的份數越多,拼成的圖形越接近長方形,難以理解化圓為方的道理。我們用課件演示,先把一個圓2等份拼成近似長方形,并閃爍顯示;再把一個圓分成8等份、16等份、32等份,并分別進行割補,使學生直觀地看出等分得的份數越多,拼成的圖形越接近長方形。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觀察比較、歸納,推出圓的面積公式也就水到渠成了。而且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受到美的熏陶,能力得到了提高。
總之,多媒體的應用以它色彩鮮明、立體感強的特點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各種感官,化抽象為具體,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集中解決教學重難點,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成為提高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同時也使課堂教學更加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