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桂霞
摘要: 本文闡述了研究小學四年級單詞教學的意義,并通過實例介紹了對學生進行單詞教學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
關(guān)鍵詞: 小學英語;單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9-0177-01
詞匯是構(gòu)成各種語言體系的重要基本因素,因而,掌握一定數(shù)量的詞匯是學習一門語言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小學四年級的詞匯教學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又具有深遠的影響。筆者所在的地區(qū),大多數(shù)學生從三年級開始學習譯林版《英語》這套教材。三年級教材中的四會單詞數(shù)量不多,很多學生習慣于通過機械模仿和拼讀來記憶單詞的讀音和拼寫。進入四年級后,這種原始的方法很難應(yīng)付陡然繁重的學習任務(wù)。部分學生成績驟降,對英語失去興趣??梢哉f,四年級是學習英語的關(guān)鍵期。因此,有必要以詞匯教學為突破口,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和策略,幫助學生牢固掌握所學詞匯,保持學習興趣,順利度過這一英語學習的關(guān)鍵期。筆者堅持聽說領(lǐng)先,讀寫跟上,并教給學習策略,在小學四年級詞匯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堅持聽說領(lǐng)先,在情境中學用
詞匯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學習和記憶單詞的音、形、義,更為重要的是讓學生能夠在聽、說、讀、寫中靈活運用所學單詞(王麗春,2005)。四年的學生具有喜歡表現(xiàn)、樂于開口的特點,他們在三年級打下了良好的聽說基礎(chǔ)。所以,教師不管是在單詞呈現(xiàn),還是鞏固、操練階段都要盡可能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有意義的情境。只有這樣,學生學的單詞才是活的詞匯。比如,教師在教學動物單詞時就可以創(chuàng)設(shè)玩具商店情境和學生進行如下對話:
T:(手指學生手里的玩具熊)What's this?
S1:It's a bear.
T:Do you like this bear?
S2:Yes,I do.
T:Me,Too.May I have this bear?
S1:Sure,here you are.
T:Thank you.
此外,教師還可以結(jié)合本單元和前單元重點句型"What's this/that?It's a …"和 "May I have …"開展"幸運購"活動。將全班分成幾大組,到模擬商店購物。只要能回答由學生扮演的營業(yè)員的提問"What's this/that?"或能正確說出"May I have …(for…)?",就成功購得一個玩具。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購得玩具最多的組是勝利組,可以得到一面小紅旗。因為"幸運購"帶有競賽的性質(zhì),所以學生的興致格外高,看似枯燥的問答也進行得格外愉快。
2.堅持讀寫跟上,牢固掌握所學詞語
如果課堂上,教師很少要求學生朗讀單詞或?qū)υ挘惶谜n就在說、唱、表演中熱熱鬧鬧地進行并結(jié)束,這樣的課看似熱鬧,實則把認詞和讀音完全割裂開來,未做到音、形、義結(jié)合,不利于學生課后復(fù)習所學知識(張偉琴,2007)。
《新課標》規(guī)定小學生必須掌握一定數(shù)量的詞匯,要求學生能聽懂、會說、會讀和會寫所學單詞,能夠根據(jù)所聽到的詞語識別或指認圖片和實物,能夠根據(jù)表演猜測詞語的意思,能夠在指認物體的前提下認讀所學詞語,能夠根據(jù)拼讀的規(guī)律讀出簡單的詞語。因此,詞匯教學中必須安排一定時間來練習正確地書寫和拼讀單詞。
2.1 強調(diào)字母發(fā)音,利于認讀單詞。在漢語拼音教學中,教師教給學生字母的發(fā)音及拼讀方法。經(jīng)過一個月的強化訓練,學生就能憑借漢語拼音知道漢字的讀音,掃除閱讀障礙了。而我們在英語教學的最初一年里,較少強調(diào)字母的發(fā)音及拼讀規(guī)則,很多學生僅憑模仿跟讀或在單詞旁加注中文的辦法來記憶單詞的讀音。受漢語拼音教學的啟發(fā),我們可以在三年級或四年級上學期增加字母發(fā)音的教學及簡單拼讀規(guī)則的教學(詳見《馬承易進英語——英語語音過關(guān)》)。這樣,學生遇到簡單的詞時就能嘗試自己拼讀,而且在記憶單詞時也會省下不少機械拼讀的時間。
2.2 規(guī)范讀寫,培養(yǎng)良好習慣?!墩n標》要求學生能正確書寫字母、單詞。良好的習慣將伴隨其一生。學生在三年級打下了一定的書寫基礎(chǔ),但進入四年級后仍需不斷練習以達到正確、美觀、熟練的要求。《牛津小學英語》課本及練習冊上的句子多采用印刷體,這使學生不易分辨以下字母:a和e、Ii和Ll。筆者先將這些字母的印刷體和手寫體分別寫在黑板上,帶領(lǐng)學生觀察比較抄寫這些字母。對于特別容易混淆的Ii和Ll,筆者又特別編了幾句順口溜,幫助學生記憶:
"句首有一豎,認作大I準沒錯,組成單詞好多個,一個一個仔細認。句中孤單的一豎,或者豎后有一撇,讀作大I準沒錯,穿鞋戴帽就是我。"
3.教給學習策略,增強記憶效果
學習一門語言,背誦、默寫是不可回避的問題。Crairk和Lockhart(1972,轉(zhuǎn)引自張柳珍,2007)提出了水平加工理論,指出在學習過程中,記憶效果取決于對學習材料的注意和感知,對記憶材料加工得越深,記憶效果越好。心理學的研究表明,通過多種感官來建構(gòu)所學知識的意義,能夠很好地提高學生的識記及保持效率。教師在進行單詞教學時,也應(yīng)采取多種不同的方式或策略,以期取得較好的效果。前面提到的根據(jù)讀音來記憶是一種策略,我們還可以適當加以變化,使其更靈活多樣。比如,在記憶rabbit這個詞時,筆者就和學生一起拍手說:"/r-?,r?,b-I-t/",接著豎起雙手的食指和中指,做兔耳狀,說:"rabbit,rabbit"然后跳躍三下說:"Jump,jump,jump"音形義三者結(jié)合記,學生當堂就能記住這個詞。教Miss這個詞時,筆者將這個詞畫成了一幅簡筆畫:M是劉海,i是耳墜,兩個s是卷發(fā)。然后再帶領(lǐng)學生讀這個單詞,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為了方便記憶詞匯的形式及意義,教師可按詞匯的拼寫或讀音對目標詞匯進行分類。比如,教師可以利用已學過的here來指導(dǎo)學生記憶there和where。"H-e-r-e,here here是這兒。前面加個t,there there是那兒。T換w,where where是哪兒。"對于he,she,we,筆者帶領(lǐng)學生聯(lián)系已學的人稱代詞、物主代詞及be動詞進行如下歸納整理,讓學生在新學習的知識和原有相關(guān)知識之間建立某種聯(lián)系,他們就能避免讓上了鉤的"魚"掙破記憶的"網(wǎng)"而開溜的尷尬和煩惱。
I you he she we it they
是 am are is is are is are
物主代詞 my your his her our its their
賓格 me you him her us it them
參考文獻:
[1] 禹明.2004.全日制義務(wù)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解析〔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
[2] 王麗春.2005.有效教學——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
[3] 岳蔚.2005.新課程小學英語評課的理論及實踐〔M〕.寧波:寧波出版社
[4] 馬承.2006.英語語音過關(guān)〔M〕.西藏:西藏人民出版社
[5] 張柳珍.2007.分類組織策略對詞義有效性的探討〔J〕.中小學外語教學,(9):12-15
[6] 張偉琴.2007.小學英語朗讀教學初探〔J〕.中小學外語教學,(9):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