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麗娟
中圖分類號:G633.9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9-0038-01
新課如何開頭,對上好整節(jié)課關系很大。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情緒、注意力等。為此,教師如能在每節(jié)課開始精心設計一種導語或一個實例,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就會象磁鐵一樣,吸引住學生,使之產(chǎn)生新奇感。問題導語的設計應做到"三講究"。首先要講究"準",所謂"準",就是要入情入理,切景切題;其次要講究"俏",所謂"俏",就是俏皮有味,入耳入心;再次要講究"精",所謂"精",就是要以少馭多,不蔓不枝,不媚俗,寥寥數(shù)語,盡得"風流"根據(jù)目前中學數(shù)學教學物點,我在教學中的具體做法是:
1.用古詩詞引入新課
如講:"可化為一無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我是這樣引入的,古人去,"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去變態(tài)中",可見,事物是變化發(fā)展的,又是相互聯(lián)系的,那么,我們可不可以把分式方程化為整式方程呢?今天,我和同學們來試一試。
2.用實際問題引入新課
在講到"相似三角形"時,我是這樣對學生說,學了主一節(jié),不上樹可測出樹高,可以量出河寬。簡短的幾句話,激起學生強烈的學習愿望,急切地等待老師揭開"謎底"。
3.用科學家的故玿引入新課
在講授"二元一次方程組"時,介紹阿其米德稱王冠的故事,并告訴學生阿基米德運用浮力原理巧妙地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組,準確無誤,完美元損地稱地了王冠的含金量。學生為這個新奇的、有趣的故事所吸引,急切地想知道方程組是怎樣列出的。
又如在講"等差數(shù)列"時,我先給字生介紹大數(shù)學家高斯小時候進行速的故事,導語如下:
在高斯上小學時,一次數(shù)學課上,老師出了一道數(shù)學計算題,1+2+3+……+100,看誰以最快的速度報出數(shù)來,大家都在緊張地運算著,當別人從小到大加了五、六個數(shù)時,小高斯已經(jīng)站起來報出了答數(shù)5050,同學們想一想,小高斯的速算的秘決何在?此時,同學們議論紛紛,情緒激動,互相議論起來。期望能獲得一個滿意的答案,這時,我接著說:"你要找出滿意的答案嗎?學了這一節(jié),你就會明白了。"
又如,在講"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應用題"時,我先讓學生說出掛歷中豎列連續(xù)三個數(shù)的和,我立刻就告訴這位學生你選取的這三個日期,時間,學生感到非常稀奇,這時,我接著說:"你想知道老師是怎樣知道的嗎?好好學習本節(jié)課,你也和我一樣神速。"此時,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興趣濃厚。
4.復習導入
俗話說:溫故而知新。復習導入設計簡單、直接,是教學中最常見的一種導入方式,深受廣大教師喜愛,但它并不適合每一節(jié)新課,如果每次都用此法導入,沒有任何新意,那么將會大大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在選擇時要慎重,設計上也要掌握技巧。
案例1:在講解"三角函數(shù)的誘導公式"習題課時,教師甲首先引導學生回憶口訣:"函數(shù)名奇變偶不變,符號看原函數(shù)象限",再設計一個習題。
5.懸念式導入
懸念在心理學上是指學生對所學對象感到困惑不解而產(chǎn)生急切等待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在數(shù)學課中適當?shù)卦O計一些懸念會增加學生對問題的好奇,促使他們主動地接受新知識。
案例5:筆者在講授"等比數(shù)列的求和"時,先講了一個"教師和富商"的故事:同學會上,一個富商吹噓自己如何有錢,并聲稱同學中無論誰有困難,他都會慷慨相助,一名在某中學當數(shù)學老師的同學想了想,向富商提出一個借錢方案:"第一天富商借他1角,第二天借2角,第三天4角,依此類推,后一天借的錢都是前一天的2倍,一直到月末(一個月按30天記)"。富商聽到借的都是1角、2角,說:"你的要求太低了,我現(xiàn)在就可以滿足你"。(停頓,故作神秘狀),問學生:"這個要求真的太低了嗎?"這一問,課堂上頓時熱鬧起來,同學們爭相討論著,這時,筆者在黑板上寫出:1 073 741 81.4這一串數(shù)字,在學生驚訝之際,趁勢導入新課:"富商為什么會吃虧?這么長一串數(shù)字怎樣才能迅速算出?奧妙就在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等比數(shù)列的求和"里。
6.實踐導入
適當?shù)膶嵺`可活躍學生的思維,使學生主動獲取新知。
案例7:某教師在講解"認識三角形"時,課前叫學生準備一些不同長度的小木棍,在課堂上讓學生利用這些小木棍拼湊三角形,觀察哪些可以拼成三角形,哪些不能,并讓學生思考能拼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木棍的長度之間有什么關系,然后總結出"三角形的構成條件"。
案例8:筆者在講授"二面角"讓學生去開關教室門,觀察門與墻面的位置關系,然后給出"二面角"的概念,引出新課。
實踐導入符合新課程理念,在教學中也很常用,它對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空間想象能力有很大幫助,在高中立體幾何的教學中,諸如"空間兩直線的位置關系","直線與平面的位置關系"等利用此法都可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一個教師要想上好每堂課,你的業(yè)務能力+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方法和技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