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潔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高中英語教學顯得越來越重要。但是,要想讓學生學好語言類的學科,教師就必須培養(yǎng)學生多說和多讀的良好習慣,并使學生從中尋找學習英語的感覺。對此,教師應以培養(yǎng)學生語感為基礎正確選擇英語的語篇材料,就能有效提升高中英語的教學效率和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動力,從而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fā)展。
關鍵詞:語篇材料;銜接;宏觀結構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16-012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6.046
新課改后,教師應按照教學要求,遵循教育規(guī)律,用較少的精力和時間去實現(xiàn)較高的教學目標,達到牛津高中英語的有效教學。在現(xiàn)在日新月異的時代當中,高中英語的教學越來越重要,教師也知道,對于語言類學科的教學,應該培養(yǎng)學生多說和多讀的良好習慣,并從中找到學習英語的感覺。所以,就需要教師以培養(yǎng)學生語感為基礎正確的選擇英語的語篇材料,因為教師語篇材料的選擇對于學生學習英語積極性的培養(yǎng)非常重要的,根據(jù)學生的學習基礎和身心特點選擇符合學生需要的英語語篇材料,可以有效提升高中英語的教學效率和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動力。其實對于高中英語語篇的選擇,就是為了讓學生有效果的閱讀,讓教師有效率地教學,最終達到高效的收獲。
根據(jù)一些語篇分析的理論,在英語的閱讀教學中應該要以語篇的教學為主,通過理解文章的大意和作者觀點、分析文章結構特點、原著寫作背景等方式進行的閱讀教學。在以前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只注重給學生講解和分析材料中的詞和句子卻忽略了對文章整體閱讀分析。現(xiàn)在的英語教學應該從以考試為目的的教學方式轉變成讓學生真正領略到英語的學習技巧,培養(yǎng)學生有效閱讀的能力,提升學生的英語交際的方向。
一、語篇分析教學理論
語篇就是交流過程中的一系列連續(xù)的語段或句子所構成的語言整體,是使用中的真實語言。所以語篇分析是針對整篇文章來說的,重視整篇文章的分析和解讀,了解作者寫作的主要內(nèi)容,根據(jù)作者的思路去答題,并不是憑自己的感覺認為作者應該是這樣的思路,一定要把題的內(nèi)容還原到原文中,根據(jù)文章的意思來答題,才可以確保正確率,才能達到真正閱讀的效果。語篇分析的教學包括對語篇主題的分析,文章結構的分析和文章所用文體的具體分析。需要教師運用多層次、多角度的方式去探究語篇中上下文、社會背景等之間的聯(lián)系來真正理解文章的內(nèi)涵,可以讓學生從中獲得更多有用內(nèi)容。對于英語語篇分析,不僅需要學生開動腦筋認真思考,而且還是學生發(fā)揮心理語言的過程。在新的閱讀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強化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培養(yǎng)學生可以領悟和理解語篇完整信息能力,從而達到對語篇內(nèi)容的欣賞理解的高境界。
二、 語篇分析在教學中的運用
(一)對文章宏觀結構的分析
文章的閱讀是讀者與作者的一個交流過程,也就是說不管是教師的教學還是學生的學習都不能只是注重文章中的詞匯和語法的表面層次,而是要以語篇作為基礎,立于宏觀的角度,引導學生清楚整個文章的脈絡,掌握語篇的內(nèi)涵。調(diào)節(jié)好課堂氛圍,調(diào)動起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意識,訓練學生積極地對文章主要內(nèi)容和有代表性的語句進行分析和總結歸納的習慣,去了解文章大意和猜測作者謀篇布局所用的方式。因此,教師在語篇的教學當中,要觀察學生的動態(tài),抓住合適的時機引導學生抓住文章的主題,只有抓住了篇章主題,學生做起題來才可以手到擒來,理清作者的目的,可以有效提升學生閱讀的速度。學生在接觸英語的時候,教師就教授給學生關于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但是文章的寫作背景是不變的,因此,教師在傳授學生閱讀技巧的同時要給學生講授文章的背景知識,只有這樣學生才可以快速掌握文章的主旨和更好地理解文章,并且能夠提升學生對語篇的興趣以及對語篇的鑒賞能力。另外,學生要知道文章中的不同體裁和不同的篇章結構,這也可以幫助學生快速找到主題,找到有用的信息。所以,教師要教給學生一些常見文體的思維方式,例如:一些議論文、說明文、記敘文等不同文體中一些常見的列舉、敘述、比較、比擬、對照等等的相關規(guī)律性和獨特性來強化學生對文章更進一步的理解。
(二)對文章微觀結構的分析
對于文章微觀的剖析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就是對文章中的語言分析,如重要的詞匯,關鍵的語法以及語法中包含的結構,還有就是文中所用的一些修辭方法。這時就要注意語句一定要符合邏輯,還要語義連貫,并且這種連貫是要依靠文章各個句子之間的銜接,更依靠一些符合語義的原則。在文章中的銜接不僅需要語篇內(nèi)容的連貫,還需要學生從語法的角度理解的銜接。語法中的一些銜接一般需要學生熟練地運用關鍵詞,同時要特別掌握一些詞語的同義詞和反義詞,教師在講解的時候也要強調(diào)一些字母相似的詞匯,并采用對比的方法來加強學生的印象,幫助學生有效的記憶,并且培養(yǎng)學生自主地去探索中文和英語在表達方式中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掌握語言的精妙之處,這樣不僅有利于幫助學生準確把握整體文章,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三、結語
語篇分析的教學應該是學生動靜結合的教學方式,其中不僅包括學生在認真閱讀文章,思索文章主旨的靜的過程,還包括學生大腦飛速運轉探尋整體文章的內(nèi)涵和思考作者謀篇布局的手法的過程。這種語篇分析的教學方式不僅符合新課程的標準,還很大程度地提升英語的教學效率。這種教學方式還吸取傳統(tǒng)教學中的精髓,把以前在教學時注重的語言中微觀的閱讀技能轉化成訓練學生理解文章整體的宏觀閱讀方式。作為知識傳授者的教師,一定要嚴格履行自己的職能,當好學生的指導者和知識的促進者,根據(jù)學生的基礎和接受知識的情況進行備課,為學生營造學習英語適宜的氛圍,并且可以為學生設計不同的教學活動來幫助學生強化對語篇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訓練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語言的運用意識,增強學生的交際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語言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 廖平花.語篇銜接理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5(5).
[2] 吳英.探究高中英語文本解讀策略 切實提高語篇教學有效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4(7).
[3] 王熙亞.語篇功能指導下的高考英語語篇型語法填空研究[D].信陽師范學院,2015(5).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But in order to let the students learn the language well, teachers must cultivate students good habits of speaking and reading and make students find the feeling of learning English. Teachers should choose English language materials carefully based on training the language sense of students, and help students to obtain a better development.
Key words: discourse material; cohesion; macrostructure
[ 責任編輯 趙建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