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詩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它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詩歌種類也是豐富多彩,其中記載了不少有關食物的內(nèi)容,通過這些描述,可以得知一些先秦人民飲食的習慣。飲食在人類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中國的飲食文化在世界上又是舉足輕重的,《詩經(jīng)》作為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可以通過它來了解一些先秦人民的飲食習慣與風俗。
關鍵詞:《詩經(jīng)》;飲食;文化
作者簡介:梁牧原,女,1990年8月出生,河北省石家莊人,碩士,河北大學文學院中國古代文學在讀研究生。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29-0-01
一、谷物種類多樣化
《詩經(jīng)》中共有46篇中涉及到了飲食,可以看出《詩經(jīng)》中所涉及的食物原料種類非常豐富,谷物,蔬菜,瓜果,肉類,可以說是應有盡有。飲食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基礎,我國進入農(nóng)業(yè)社會后,糧食就成為了主食,五谷“稻、黍、稷、麥、菽”在《詩經(jīng)》中都有所體現(xiàn)?!拔骞取边@一說法,最早的記載是在春秋時期,《論語·微子》中寫道,“四體不勤,五谷不分”,《詩經(jīng)》中并沒有“五谷”這一說法,只有“百谷”,《周頌·噫嘻》中說道:“率時農(nóng)夫,播厥百谷”。但這并不是說人類發(fā)現(xiàn)的谷物種類變少了,而是人類對于谷物有了比較清楚的分類概念。
《詩經(jīng)》共有15篇提到了“五谷”,其中“黍”的出現(xiàn)頻率最高,為11次。其余的谷物出現(xiàn)頻率分別為:“稻”出現(xiàn)4次,, “稷”為4次,“麥”出現(xiàn)了5次,“菽”出現(xiàn)5次 (同一篇目中出現(xiàn)的按一次計算) 。可以看出當時黍是食用比較多的谷物。通讀《詩經(jīng)》,可以看出,里面所提到的谷物不僅僅限于“五谷”,因為當時社會已經(jīng)進入了農(nóng)業(yè)社會,人們的種植水平有了提高,比如《鴇羽》中的“不能蓺稻粱”,《小宛》“握粟出卜”, 《豐年》的“豐年多黍多稌”?!对娊?jīng)》中“百谷”的說法,也可能是當時人類把谷物的分類較為詳細,在發(fā)展過程中,漸漸的淘汰了產(chǎn)量低的品種,只留下那些產(chǎn)量高的谷物,因此便有了“五谷”的稱謂。
二、野菜野果占的比重很大
詩經(jīng)中提到菜蔬果品的篇目分別是《關雎》《卷耳》《摽有梅》《谷風》《木瓜》《汾沮洳》《園有桃》《采苓》《七月》《有杕之杜》《甘棠》《賓之初筵》《韓奕》《生民》,提到的野菜有20余種?!蛾P雎》中描寫,“參差荇菜,左右采之”就是寫一個美麗的女子在采摘荇菜。野菜占的比例比較大,說明當時蔬菜的種植還不是很發(fā)達,也說明當時人們的生存環(huán)境還是很惡劣,人們采摘野菜很大一部分是為了充饑?!痘茨献?修務訓》中說道:“古者民茹草飲水,采樹木之實,食蠃蚘之肉,時多疾病毒傷之害”; 《禮記 禮運》記載道:“食草木之實,鳥獸之肉,飲其血,茹其毛?!边@些都說明遠古時期人類的生存主要是靠采摘和捕獵,野菜野果占了飲食結構的很大一部分。到了周朝,雖然農(nóng)業(yè)水平有了顯著提高,但是種植的谷物不夠人們食用,人們的生活依舊很艱苦,所以采摘野食就成為了生存的很重要的一個手段。
三、飲食的器具和烹飪方式
《詩經(jīng)》中的烹飪器主要是鼎,古代的鼎常見的是三足兩耳,主要用來煮食物。《詩經(jīng)》中的食器主要有籩、豆、大房、筐、莒等?;e和豆,《豳風·伐柯》:“我覯之子,籩豆有踐”??梢娀e、豆是當初的主要食器。大房是一種盛大塊肉的食器,形如高盤?!遏旐灐らs宮》云:“籩豆大房?!薄秱鳌罚骸按蠓?,半體之俎也?!笨?、莒為《詩經(jīng)》中常見的盛器,如《召南·采蘋》:“于以盛之,維筐及莒?!本褪遣蓙硖O藻,用筐和莒盛。兩個都是竹器,方的是筐,圓的是莒,也有用來盛飯的。
《詩經(jīng)》中的烹飪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如《小雅·瓠葉》中說:“有兔斯首,炮之燔之”,“燔火炙之”,燔,是指將肉放在火里燒烤炮,用爛泥包著帶毛的整獸在火里煨熟。后來還有做肉片湯和肉醬的。
四、祭祀和宴飲
民以食為天,最初的祭祀以獻食為主要手段。《禮記·禮運》稱:“夫禮之初,始諸飲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抱飲,蕢桴而土鼓,猶可以致其敬于鬼神”。意思是說,祭禮起源于向神靈奉獻食物,只要燔燒黍稷并用豬肉供神享食,鑿地為穴當作水壺而用手捧水獻神,敲擊土鼓作樂,就能夠把人們的祈愿與敬意傳達給鬼神。研究文字的起源也會發(fā)現(xiàn),表示“祭祀”的字多與飲食有關?!对娊?jīng)》中描寫祭祀的場面很多,如《七月》中就有“獻羔祭韭”的記載,《小雅 楚茨》整篇都是在描述祭祀的過程,我們可以體會到祭祀儀式的隆重,“濟濟蹌蹌”“ 執(zhí)爨踖踖”。祭祀的人們既嚴謹又肅穆,食品種類的豐富,“絜爾牛羊,以往烝嘗?;騽兓蚝?,或肆或將”君婦把食物恭敬的裝好陳列,賓客則獻酒。
貴族在舉辦各種活動時,往往都離不開宴飲,“禮終而宴”,說明宴會的禮儀是非常重要的,《小雅·賓之初筵》中描寫道:“籥舞笙鼓,樂既和奏,烝衎烈祖,以洽白禮。”既有音樂,又要“烝衎烈祖”。另外,描寫宴飲場面的還有《大雅·行葦》,其中描寫了宴飲的游戲,射箭。
《詩經(jīng)》中描寫了豐富多彩的食物種類,烹飪種類以及飲食的習俗,飲食的發(fā)達,也說明了社會發(fā)展的進步,人類文明的進步,《詩經(jīng)》中所記載的飲食文化,對于我們了解人類飲食文化的源頭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精編家藏書系. 詩經(jīng)[M].廣州:廣州出版社,2006.
[2]張燕嬰注釋. 論語[M].北京:中華書局,2006.
[3]李成軍. 論《詩經(jīng)》中的飲食習俗與禮儀[J].學術交流2010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