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晶晶, 陳紅風, 秦悅農(nóng), 王 冰, 胡升芳, 徐 曄
病例報告與分析
表現(xiàn)為巨大囊腫的乳腺導管原位癌1例
吳晶晶, 陳紅風, 秦悅農(nóng), 王 冰, 胡升芳, 徐 曄
乳腺癌; 導管原位癌; 乳腺囊腫
乳腺癌為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多表現(xiàn)為乳房內(nèi)腫塊或鈣化灶,表現(xiàn)為囊腫的非常少見,且容易漏診,經(jīng)檢索CNKI數(shù)據(jù)庫2011至2015年文獻,僅發(fā)現(xiàn)相關報道1例。本院2015年3月5日收治1例以囊性病變?yōu)樘卣鞯娜橄賹Ч茉话?,現(xiàn)報道如下。
患者女,49歲,主訴“發(fā)現(xiàn)左乳腫塊近2年,明顯增大1年”。2013年患者體檢時經(jīng)B超發(fā)現(xiàn)左乳囊腫,此后逐漸增大,2014年12月8日增大至10 cm×12 cm。B超:左乳內(nèi)巨大稠厚囊性占位,最大深度70 mm,BI-RADS:4A;左側腋下實性結節(jié),大小21 mm×10 mm、12 mm×6 mm等,見淋巴門。乳腺MRI(平掃+增強):左乳巨大囊實性腫塊,10.8 cm×7.6 cm,惡性可能;實性成分約3.6 cm×3.1 cm,位于乳暈后區(qū),建議活檢,BI-RADS:4C(圖1)。于12月9、10日行B超引導下左乳腫塊空心針及左乳腫塊、左腋下淋巴結多點細針穿刺活檢(在外院),穿刺時見褐色液體流出,穿刺后腫塊縮小,病理未見惡性病變,考慮為炎性囊腫。穿刺后1周左乳腫塊恢復至穿刺前大小。2015年1月29日患者至我院就診,因外院的病檢結果未見惡性證據(jù),遂先后在3周內(nèi)予行左乳囊腫抽吸術4次,共抽取淡血性液體650ml,送病理科行脫落細胞病理學檢查3次,均未找見腫瘤細胞??紤]患者左乳囊腫抽吸后再發(fā)迅速,囊液淡血性,存有惡性可能,收入院擬行手術切除病灶以明確診斷。
圖1 術前乳房MRI(增強減影)
入院查體:雙乳不對稱,左乳頭凹陷,擠壓雙乳頭無溢液,左乳A~C區(qū)7~12點腫塊隆起,約10 cm×8 cm,表面皮色暗,有波動感,觸痛(-)。左腋下可及1.5 cm×1.0 cm腫大淋巴結,質(zhì)中,光滑,活動,觸痛(-)。完善術前檢查,無手術禁忌,于2015年3月6日行手術治療。術中先抽吸出囊腫內(nèi)淡血性囊液約250 ml,打開囊腔,完全吸凈囊液,見囊壁內(nèi)乳頭狀隆起腫塊1枚,約4.5 cm×4.0 cm×2.5 cm,呈分葉狀,質(zhì)中偏硬,完整切除包含囊壁的標本(圖2),送快速病檢。結果提示“(左乳)導管內(nèi)乳頭狀病變,部分區(qū)不典型增生,癌變不能排除,待石蠟明確”。將病情告訴患者家屬,結合術前談話,決定繼續(xù)行乳腺癌改良根治術。術后病理:(左乳)多發(fā)囊腫形成(圖3),乳腺導管內(nèi)乳頭狀瘤,導管上皮增生,部分區(qū)不典型增生,局灶區(qū)癌變(低級別導管內(nèi)原位癌)(圖4)。免疫組化:ER(+),PR(+),CerBb2(10%+),Ki-67(15%+),CK5/6(局部-)(圖5),CK14(局部-)(圖6),P63(灶性-),SMA(間質(zhì)+),E-cad(+),P120(+),AR(部分+),EGFR(+),P53(-),D2-40(部分+)。同側腋下淋巴結未見癌轉(zhuǎn)移(0/21)。術后患者恢復良好,行三苯氧胺治療(10 mg,2次/日,口服)。隨訪6個月未見腫瘤復發(fā)及轉(zhuǎn)移征象。
乳腺癌中的導管原位癌(DCIS)非常常見,占新診乳腺癌的20%~30%。至少有90%的DCIS是在鉬靶普查中被發(fā)現(xiàn),微小鈣化灶是DCIS的典型表現(xiàn),部分表現(xiàn)為微小鈣化灶腫塊影或致密影,約10%的患者臨床上有可觸及的腫塊[1]。但以囊腫為主要表現(xiàn)的十分少見,直徑大于10 cm的尤為罕見。
乳腺囊性病變?yōu)槌R姴?,大部分為良性,分積乳囊腫和單純囊腫,后者的形成是由于病變部位的乳腺導管上皮細胞有明顯的頂漿分泌,使導管呈囊性擴張形成,囊腔可大可小[2]。B超下提示無回聲,后方回聲增強。應用超聲或影像輔助穿刺可建立權威診斷。超聲證實的囊腫可以僅做觀察,復雜或不典型的囊腫應該明確診斷,包含實性內(nèi)容物的囊性腫塊需進行活檢。如果囊腔液為血性或同一囊腫短時間內(nèi)反復發(fā)作多次,需要外科切除。囊腫穿刺抽液后緊接的檢查是必要的。HAMED等回顧了395例乳房囊腫并接受穿刺抽液結果為良性的女性患者,在隨訪中對20例有腫塊的、二次穿刺抽液為血性的或復發(fā)囊腫者進行追加活檢,2例被診為乳腺癌[3]。王維娜等[4]報道1例以囊性病變?yōu)樘卣鞯娜橄侔?,囊腫直徑約4.5 cm,細胞學穿刺未檢查到腫瘤細胞,最終靠病理確診。
本例為直徑12 cm的巨大囊性占位,超聲檢查提示稠厚囊性占位,MRI(平掃+增強)提示囊實性腫塊,惡性可能,但囊液脫落細胞學、細針穿刺細胞學及空芯針組織學檢查均未能確診,囊腫被抽吸后迅速復發(fā),囊液呈淡血性,行腫物切除活檢后確診。雖然空芯針組織活檢是目前明確乳腺癌的標準診斷方法之一,但有低估病情可能,必要時仍需完整切除病灶活檢。對于類似本病例的存有大量囊液的囊性或囊實性腫塊,更可能因大量囊液致使針頭落空未能觸及病灶而低估病情。若癌灶位于囊壁某粗糙處更易漏診[4]。所以對于復雜或不典型的囊腫,或囊液呈血性,或囊腫短時間內(nèi)復發(fā),需要外科切除活檢,病理檢查時應對囊壁仔細檢查,以免誤診或漏診。
[1] 邵志敏,沈鎮(zhèn)宙,徐兵河.乳腺腫瘤學[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338.
[2] 李樹玲.乳腺腫瘤學[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7:87.
[3] MARC E.Lippman,Monica Morrow,等. 乳腺病學[M].王永勝,吳炅,于金明,等譯.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34-35.
[4] 王維娜,趙春蘭,李赟.以囊性病變?yōu)樘卣鞯娜橄侔┮焕⑽墨I復習[J].中華乳腺病雜志(電子版),2014,8(6):437-438.
200032 上海,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yī)院 乳腺科(吳晶晶,陳紅風,秦悅農(nóng),王 冰,胡升芳);病理科(徐 曄)
吳晶晶,女,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中醫(yī)藥防治乳腺良惡性疾病,E-mail:jswjj520@163.com
陳紅風,女,主任醫(yī)師,教授,研究方向:中醫(yī)藥防治乳腺良惡性疾病,E-mail:chhfluk@126.com
10.3969/j.issn.1674-4136.2016.01.017
1674-4136(2016)01-0058-02
2015-10-20][本文編輯:欽 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