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婷婷
摘 要:地理教學是教學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而將地理教學內容生活化其實就是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有效的結合在一起,以便讓學生更好地認識地理知識,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也能夠把化學知識合理的運用到解決生活實際問題?;诖?,本文主要對高中地理教學內容生活化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高中地理教學;內容生活化;教學策略
就目前的發(fā)展趨勢來看,高中地理課程不僅涉及到基礎的地理常識,也加入了各種人文地理知識,雖然課程內容深度較淺,但是復雜的自然地理及人文地理所結合的地理知識,正是學生難以掌握的部分,也是導致地理教學效果不的佳原因。而高中地理教學生活化既是實現(xiàn)新一輪課程目標的有效途徑,也是提高高中地理教學效率的措施。
一、加強高中地理教學內容生活化的作用
(一)可以凸顯出地理學科的價值
地理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學科,也是學生更好認識世界的學科,理應得到相關教育工作者的重視與支持。但是,在傳統(tǒng)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只會采用照本宣科、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學生也只會采用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從而導致課堂氣氛非常枯燥無味,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興趣會逐漸降低,甚至放棄地理這門課程。而如果教師將地理教學內容生活化,把理論知識生活化,并引導學生去感受地理在我國各個方面的重要性,如:國防、能源及防震技術等等,這樣既可以凸顯出地理學科的價值,也可以讓學生明白地理知識源于生活,也服務于生活,更可以改變學生對地理課程的認知度,真正知道地理學科對國家發(fā)展的重要性。
(二)提高學生的生活感悟
眾所周知,所有的學科知識都是人類對于現(xiàn)實生活的真實提煉和高度升華,高中地理教學也不例外。因此,在進行地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地利用源于生活的地理知識去理解社會生活,解讀社會生活,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理解生活的能力,讓學生更好的認識這個世界。而將地理知識生活化,可以激發(fā)出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地理場景及地理知識,也可以建立起相應的知識架構,更可以鍛煉學生的生活能力以及生存能力,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以確保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學習習慣及生活習慣。
二、高中地理教學內容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一)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地理知識及地理現(xiàn)象
知識源于生活,地理知識亦是如此。因此,在進行地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仔細的研究教材內容,善于去尋找生活中的地理現(xiàn)象與地理知識,并將找到的地理現(xiàn)象及地理知識進行加工,從而有效的融合在地理教學中,這樣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便于學生更好的理解地理現(xiàn)象和掌握地理知識,進而提升我國高中地理教學效率。譬如,在教學《高壓與低壓》相關內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應用西藏居民用高壓鍋煮飯的生活知識來講解。由于西藏屬于高原地帶,氣壓相對比較低,如果西藏居民用傳統(tǒng)的方法做飯會導致飯不熟,如果西藏居民用高壓鍋做飯,就會脫離了低氣壓環(huán)節(jié),飯自然會熟。通過給學生講解西藏居民的做飯方法,學生明白低氣壓與高氣壓的區(qū)別。
(二)教師應樹立教學生活化的理念
雖然教學生活化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但是將生活化的教學理念運用到實際教學中,并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是需要相關教育工作者共同配合,相互促進。我認為可做如下幾點:第一,教育部門要將教學生活化理念帶入教學里,并讓教師知道教學生活化理念對地理教學的重要性,是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第二,教師應該明確新課程理念對教學的要求,及時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不斷借鑒國內外教師的教學經驗,做到揚長避短,從而樹立起正確的教學觀念,將教學生活化在教學實踐中實施,以便于更好地提升高中地理教學效率。
(三)地理教學內容生活化
隨著新課程理念的不斷深入,雖然學生的學習觀念已經發(fā)生改變,不再只是把地理學科當做輔助性的課程,但是在實際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效率遲遲沒有提升,嚴重阻礙了高中地理教學向前發(fā)展的腳步。所以,在進行地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把教材內容生活化,并把教材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有效的結合在一起,讓學生意識到地理知識源于生活,也服務于生活,以便加深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認知度,更好地了解地理知識。譬如,在課外實踐活動中,教師可以實時的給學生講解地理方位識別,地質構造,并讓學生結合已獲得知識去解析流水作用所形成的地貌,或者讓學生解釋為什么會地震等等。通過把教學內容生活化,既可以營造出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環(huán)境,還可以提高學生質疑的能力,更可以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從生活發(fā)現(xiàn)地理知識的習慣。
(四)以教材結合生活
高中地理教材內容大部分都是對基本的地理規(guī)律和概念加以說明,但由于說明都是文字性,學生難以掌握相關理論知識,只會采取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難以提高學習效率。為了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可以將生活化的資源與教學內容有效的結合在一起,方能促進學生對教材的充分理解,讓教材發(fā)揮出作用。將教材中的知識與生活有效結合在一起,如將課程內容與時事相結合,也可以采用生活中的相關素材。這樣既可以將理論知識具體形象化,也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升我國高中地理教學質量。譬如,在教學《地震的成因與預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入時事,分析2014年四川省雅安市發(fā)生的地震,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再就案例進行分析,最后再引入正文,以便于加深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認知程度。
三、結束語
高中地理教學內容生活化,即是新課程理念的要求,也是時代發(fā)展的需要。所以,在進行地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將生活元素帶入教學中,這樣既可以加深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認知度,還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進而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地理教學質量得以保證。
參考文獻:
[1]熊萌.高中地理教學內容生活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
[2]劉明珠.關于高中地理教學的生活化途徑分析[J].林區(qū)教學,2015,11:75-76.
[3]李震.高中地理教學內容生活化研究[J].中國新通信,2016,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