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娜
(云南民族大學文學與傳媒學院,云南昆明 650500)
?
論道教文化在唐傳奇中的文學體現(xiàn)
李娜
(云南民族大學文學與傳媒學院,云南昆明650500)
摘要:唐代是道教輝煌的時期,唐代傳奇小說家將其文化底蘊融入文學創(chuàng)作,成就了唐傳奇獨特的文學內容與表達形式。尤其是道教文化底蘊中的神仙信仰、倫理道德觀念和重視女性思想,深深影響了唐傳奇的創(chuàng)作,促進了唐代傳奇小說走向高峰。沒有道教,就沒有唐傳奇豐富婉轉的內容;沒有唐傳奇,唐代的小說發(fā)展無疑會滯后。
關鍵詞:道教;唐傳奇;小說;文學體現(xiàn)
唐代是中國文言小說的成熟期,也是道教的輝煌期。據《陳遼文存》記載:“《中國小說史漫稿》……把唐代小說,定為中國小說的成熟期”[1]191又有《夏敬渠與屠紳研究論文選粹》載:唐代是中國小說的成熟期,也是文言小說的成熟期。傳奇小說是文言小說小說主要體裁(形式)之一,代表了文言小說的最高成就。[2]483可見,唐傳奇既在唐代小說中占有重要位置,也在中國小說史上獨具地位。道教的輝煌則表現(xiàn)為唐帝王尊其為“本朝家教”(或謂“皇族宗教”)。有唐近三百年統(tǒng)治下,“道教始終得到唐皇朝的扶植和崇奉……道教進入空前繁榮的時期。當時道教的地位在儒教、佛教之上,居三教之首”[3]266,且道教典籍成為科舉考試的重要內容,《老子》、《莊子》等成為王公大臣和貢舉之人必讀之書。
一
“上之所好,下必甚焉”。正因唐帝王尊崇道教,以致唐代整個社會都具有濃厚的道教氛圍,文人士大夫均深受道教文化影響,無疑增強了道教對文學影響的根基。作為文學成熟的重要代表,以道教入小說,使唐傳奇獨具生機與活力。
唐傳奇中具有道教底蘊的作品可分為兩類:一類是通篇闡釋道教教義的作品,文學作為道教的附庸,道教借文學之手宣揚教義與思想。另一類是文學性較強的作品,內容豐富生動,情節(jié)婉轉曲折,極富文學性。基于此,筆者以第二類作品為對象,分析道教教義的文學性與文學作品的道教底蘊。
二
道教自創(chuàng)立以來,經過魏晉南北朝、隋的演變和發(fā)展,逐漸與世俗文化、世俗文學融合,并為世俗文學的發(fā)展提供了豐富的內容和曲折的形式,為世俗文化注入了營養(yǎng)。經分析研讀,筆者窺探出道教文化在唐傳奇中的文學體現(xiàn)主要表現(xiàn)在神仙信仰、道教倫理、重陰思想。本文以《玄怪錄·裴諶》、《續(xù)玄怪錄·張老》、《傳奇·裴航》、《李娃傳》及《謝小娥傳》為例展開論述。
(一)道教神仙信仰
道教作為一個成熟的宗教,其崇尚的“出世”哲學觀,看似遠離世俗社會,實則以一套成熟修煉成仙理論引導信徒以“出世”之態(tài)煉“入世”之功,憑借努力修煉達到長生不老,享受神仙生活。
1.歷經艱苦修煉,凡人可得長生,化羽成仙。據《抱樸子內篇·論仙》載:“夫求長生,修至道,訣在於志,不在於富貴也。茍非其人,則高位厚貨,乃所以為重累爾。何者?學仙之法,欲得恬愉澹泊,滌除嗜欲,內視反聽,尸居無心?!盵4]9而唐傳奇的描繪,正與此合?!杜嶂R》篇中王敬伯與裴諶一同修煉,王敬伯因沒能經受世俗縱欲享樂、功名利祿的誘惑,終無修道成仙,而裴諶經歷艱苦修道,終成神仙?!杜岷健菲信岷浇浧D辛得到玉杵臼并通過老嫗的考驗,最終與云英結婚進入仙界。
2.得道成仙者,可享仙境繁華,尤勝人間繁華。仙境生活是現(xiàn)實社會的升華,其中的優(yōu)美環(huán)境、優(yōu)雅居室、華妍貌美的女子,超越了帝王的享受卻無帝王與階級的束縛。“(仙人)餐朝霞之沆瀣,吸玄黃之醇精,飲則玉醴金漿,食則翠芝朱英,居則瑤堂瑰室,行則逍遙太清?!盵5]道教正是滿足了世人追求繁華的心理,故而深受百姓歡迎。文學創(chuàng)作者以小說為載體,將世俗對仙境的美好向往與道教文化結合融入唐傳奇的創(chuàng)作中,既滿足了社會現(xiàn)實的需要,也滿足了道教吸引徒眾的需求。如《裴諶》篇描寫裴諶的家居處所:“樓閣重復,花木鮮秀,似非人境。煙翠蔥蘢,景色妍媚,不可形狀”,“窗戶棟梁,飾以錄寶,屏障皆畫云鶴”,“器物珍異,皆非世人所有”,“女樂二十人,皆絕代之色”?!稄埨稀菲忻鑼懙南删常骸爸鞈艏椎?,樓閣參差,花木繁榮,煙云鮮媚,鶯鶴孔雀,徊翔其間,歌管燎響耳目”。《裴航》篇中寫到仙境的居室“珠扉晃日,內有帳幄屏帷,珠翠真玩,莫不臻至”。[6]314這些均受道教與世俗文化雙方的影響,滿足了雙方需求。
3.人仙異界,仙俗殊途。雖然凡人可通過修煉得道成仙,并久居仙界。但未成仙者,依然受仙界森嚴的等級制度限制,雖可入仙境,但不可久留。如《裴諶》篇中凡人王敬伯及妻子在裴諶的指引下進入仙界,經過短暫停留便離開,“后五日,將還,潛詣取別,其門不復有宅,乃荒涼之地,煙草極目,惆悵而反?!盵6]118《張老》篇也寫到昆侖奴指引凡人韋生入仙界,張老與妻見韋生曰:“此地神仙之府,非俗人得游,以兄宿命合得到此,然亦不可久居,明日當奉別”。后來,“其家又思女,復遣韋義方往天壇山南尋之。到即千山萬水,不復有路。時逢樵人,亦無知張老莊者?!盵6]114小說中王敬伯與其妻、韋生入仙界,均與道教教義背道而馳,但作者卻巧妙的以文學構思,讓他們在仙界作短暫停留。既巧妙地打破了道教教義的束縛,又回歸到道教凡人禁入仙界的教規(guī)。
由此觀之,作者雖然在設定故事情節(jié)時,有意違背道教教義,靈活變通讓凡人進入仙界,增強了傳奇小說的文學性和神秘性。但又不敢過分,依然尊重道教原則、回歸道教基本準則。故而凡人在仙界只可短暫停留,再次尋路,亦不可復見,突出了仙界與人間的殊途異路,和仙界的神秘性及不可逾越性。
(二)道教倫理道德觀念
道教的倫理道德思想,反映在道教的教規(guī)、教戒中,兼收并蓄儒、釋、道三家倫理道德觀念,但道教的倫理道德主要靠神靈的威力來貫徹。道教一方面以長生成仙的美好幻想來引導人們自覺遵守倫理道德;另一方面又用賞罰善惡的神靈威力來迫使人們遵守倫理道德。
1.以得道成仙為正果,引導修煉者輕視世俗的縱欲享樂和功名富貴。道教主張清心寡欲,要滿足欲望必須先克制欲望。誠如《老子》中所言:“虛其心,實其腹。今之人,心愈實,何由得道之理?!盵7]15
唐傳奇中《裴諶》篇描寫王敬伯世俗享樂、縱欲無度,“乘肥衣輕,聽歌玩色”時,而裴諶道:“吳乃夢醒著,不復低迷?!碑斖蹙床蚺嶂R炫耀功名富貴,并嘲諷裴諶“雖未可言官達,比之山叟,自謂差勝。兄甘勞苦,竟如囊日,奇哉!奇哉!今何所需,當以奉給”時,裴諶則說:“吾儕野人,心近云鶴,未可以腐鼠嚇也。吳沉子浮,魚鳥各適,何必矜炫也”??梢姷澜桃暪γ摓楦螅瑢⒐γ毁F拋之腦后,視若浮云。
2.引導修煉者樂善好施、助人為樂。道教主張累計善行作為修道成仙的衡量標準。據《抱樸子內篇·微旨》載:“然覽諸道戒,無不云欲求長生者,必欲積善立功,慈心于物,恕己及人,仁待昆蟲,樂人之吉,愍人之苦,周人之急,救人之窮,手不傷生,口不勸禍,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不自責,不自譽,不嫉妒勝己,不佞陷陰賊,如此乃為有德,受福於天,所作必成,求仙可冀也?!盵4]45又如《太平經》云:“夫天地之性,自古到今,善者致善,惡者致惡,正者致正,邪者致邪,此自然之術,無可怪也。”[8]512此正所謂善惡終有報,勸誡入道者或修道人及時行善事,積善德?!笆枪侍煺叱S由迫?,道者思歸有德。故天者不肯佑惡人,道者不肯附于愚蔽人也?!盵9]326
唐傳奇中《張老》篇寫到張老多次助妻娘家,如“奉金二十謐,并與一故席帽”,并托賣藥王老家贈一萬貫,最后又托昆侖奴贈金十斤。《裴航》篇中裴航贈友人盧顥“藍田美玉十斤,紫府云丹一粒?!倍际堑澜桃龑尴烧邩飞坪檬?、助人為樂的文學表現(xiàn)。在這種修道成仙的標準指引下,促使修道成仙者助人之困,幫人之難,客觀上幫助了窮人,吻合世人對于文章所涉情節(jié)的喜好,增強文章可讀性和吸引力。
(三)道教重視女性的思想
道教對女性的尊重,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表現(xiàn)得非常獨特,這與道教繼承了老子“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的思想有關。道教認為,“道”是萬物的本源,由道分成混沌之氣,混沌之氣又分為陰陽二氣,二氣交融,生成宇宙萬物,從陰陽和諧出發(fā),重視陰柔的作用,是一種主陰的思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老子的哲學就是一種女性的哲學”[10]19?!短浇洝氛J為自然界有天有地,人類社會有男有女,這都是陰陽之道的不同體現(xiàn),女性作為人類社會中陰的象征,同樣是道的體現(xiàn),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且,正是因為天地的陰陽生生不息,人類有男女而延續(xù)生命,社會才得以向前發(fā)展。故而“天下凡事,皆一陰一陽,乃能相生,乃能相養(yǎng),一陽不施生,一陰并虛空,無可養(yǎng)也;一陰不受化,一陽無可施生統(tǒng)也”[11]5。
唐傳奇反映道教重視女性的思想是通過展示女性具有超長的見識和本領,為男子的成功提供幫助來彰顯的,與道教“陰陽和合”的思想完美契合?!独钔迋鳌分欣钔尴仁峭d母騙滎陽生錢財,后目睹滎陽生因此貧困、下場悲慘,不忍之心生,毅然離開鴇母,親自照顧滎陽生,并待生身體恢復后,“令生斥棄百慮以治學,俾夜作書,孜孜矻矻。娃常偶坐,宵分乃寐。伺其疲倦,即諭之綴詩賦。二歲而業(yè)大就,海內文集,莫不該覽?!盵6]484滎陽生因李娃在關鍵時期的支持與鼓勵,仕途順利、官運亨通,成就了中國傳統(tǒng)士人的理想人生。陽剛之男得到陰柔之女的幫助,然后通達順利,這正是道教所謂的“陰陽相與合,乃能生”[11]5?!吨x小娥傳》中謝小娥為父夫報仇,喬裝為男子,到仇人家作傭人,兩年后,終于遂志。當時小娥年十四,遇此大禍,處亂不驚,按夢境指示尋找仇人,想盡辦法接近仇人,顯示出謝小娥驚人的智慧與勇氣。由此,反映出道教尊重女性、肯定女性地位的文化底蘊。
三、小結
小說是現(xiàn)實生活的產物,不會像宗教教義那樣嚴格的去宣傳宗教思想。生活于特定宗教氛圍中的作家,其作品會自覺不自覺的受到宗教文化影響。唐傳奇作品雖具有道教文化底蘊,但已不是單純的宣教,表現(xiàn)出濃厚的文學色彩。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言:“傳奇者流,源蓋出于志怪,然施之藻繪,擴其波瀾,故所成就乃特異,其間雖亦或托諷喻以紓牢愁,談禍福以寓懲勸,而大歸則究在文采與意想?!钡澜痰纳裣深}材豐富了傳奇作品的想象力,也給唐傳奇作品情節(jié)的設定和內容的展開增加了生機與活力,使得作品情節(jié)委婉曲折、生動有趣,更具有吸引力??梢哉f,道教為唐傳奇提供了營養(yǎng),促進了唐傳奇的發(fā)展,唐傳奇也擴大了道教的社會影響。
總之,沒有道教,就沒有唐傳奇如此豐富的內容,沒有唐傳奇,中國小說的發(fā)展無疑會滯后。由此可見,道教為中國文言小說走向巔峰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在文學發(fā)展史上功不可沒。
[參考文獻]
[1]陳遼.陳遼文存·第九卷[M].香港:香港銀河出版社,2011.
[2]蕭相愷,馮寶善,苗懷明.夏靜渠與屠紳研究論文選萃[M].南京:鳳凰出版社,2012.
[3]任繼愈.中國道教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4]葛洪.抱樸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5]申載春.道教與唐傳奇[J].山西師大學報,1997(1).
[6]李昉.太平廣記[M].北京:中華書局,1961.
[7]朱謙之.老子校釋[M].北京:中華書局,1984.
[8]王明.太平經合?!と鹱h訓訣[M].北京:中華書局,1960.
[9]王明.太平經合?!砩萍牢臅E[M].北京:中華書局,1960.
[10] 鐘鑒.道教通論[M].濟南:齊魯書社,1991.
[11] 明編.太平經合?!で把訹M].北京:中華書局,1960.
[責任編輯李兆平]
Literary Embodiment of Taoist Culture in Tang Chuanqi
LINa
(CollegeofLiteratureandMedia,YunnanMinzuUniversity,Kunming650500,China)
Abstract:Tang Dynasty is a brilliant period of Taoism, the novelist of Tang Chuanqi use its cultural connotation into the literary creation, which creates Tang Chuanqi’s unique literary content and expression form.Especially the immortal faith, ethics, and thoughts of attaching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women of Taoist culture, which takes a deep influence of the creation of Tang Chuanqi and promotes it to the climax.There is no Tang Chuanqi’s mildly rich content without Taoism.Without Tang Chuanqi,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ovel in the Tang Dynasty is undoubtedly lagging behind.
Key words:Taoism; Tang Chuanqi; novel; literature Performance
中圖分類號:I20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770X(2016)03-0059-03
作者簡介:李娜(1991-),女,河北滄州人,云南民族大學文傳學院2014級碩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2015-10-13
PDF獲?。?http://sxxqsfxy.ijournal.cn/ch/index.aspxdoi: 10.11995/j.issn.2095-770X.2016.0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