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的經濟發(fā)展和社會轉型,各種社會關系也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出現了社會利益階層的分化,一個作為社會底層的“弱勢群體”日益浮出水面。由于體制性缺陷,加之自身的素質不高、組織化程度較低,往往導致弱勢群體陷入利益表達的困境,進而引發(fā)了大量的社會矛盾和沖突,嚴重影響了全社會的和諧與穩(wěn)定。因此,正確引導弱勢群體通過制度化渠道,向利益表達客體反映情況、提出意見,以實現其利益目標成為當前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弱勢群體;利益表達;政府責任
一、弱勢群體利益表達和政府責任概述
弱勢群體指的是那些由于掌握的社會資源少,經濟地位低下,收入不高,消費能力較低,政治權利難以實現,文化素質和政治素質較低,組織化程度不高,處于社會底層的人民。弱勢群體通過各種體制內外的渠道,向利益表達客體反映情況提出一些建議和主張自己最基本的利益,并通過一定的方式實現其利益目標的一種行為。
二、在弱勢群體利益表達中強化政府責任的意義
1、有利于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強化政府在弱勢群體利益表達的責任,可以保障弱勢群體無論在政治、經濟還是生活權力上都能享有平等,從而實現維護社會的公平與正義。
2、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穩(wěn)定。近年來頻發(fā)的諸如農民工討薪、失地農民索償等群體性事件就是最有力的證明。而政府作為國家權力機關的執(zhí)行機關,一方面有能力建立有效的疏導機制,對弱勢群體普遍存在的不公平感、相對剝奪感、利益喪失感等心理反應進行疏導,逐步減少和消除他們的不安全心理,提高其社會行為整體上的理性化程度;另一方面,通過進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政治協(xié)商制度、信訪制度、聽證制度等利益表達渠道,政府能夠引導弱勢群益通過這些制度化渠道,來實現其合理的利益訴求。
3、有利于保障弱勢群體的權益。盡管法律上規(guī)定人人生而平等,但由于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處于弱勢地位,弱勢群體常常處在權益維護的底層,其利益長期受損,得不到應有的保障。而政府作為國家最高行政機構的核心,具有其他任何組織都不具備的行政強制力。因此,強化弱勢群體利益表達中的政府責任,有利于切實保障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促進全民共享社會發(fā)展的成果。
三、弱勢群體利益表達中政府責任的缺失表現及原因
弱勢群體利益表達中政府責任缺失的表現主要有:
1、宣傳責任缺失,弱勢群體利益表達意識淡薄。一項政策的實施離不開廣泛而有效的宣傳。目前一些地方政府不重視弱勢群體,由于目前部分地方政府領導對弱勢群體關乎社會和諧政局穩(wěn)定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所以經常忽視弱勢群體的利益表達,對其進行積極宣傳更是無從談起。
2、制度責任缺失,弱勢群體利益表達低效。目前,我國政府在弱勢群體救助方面的立法保障上還出處在低層次的水平。法律救助只是一種框架性的政策,缺乏可操作性,責任模糊不清。雖然建立了相關的社會保障制度,但是農民工等弱勢人群被排除在救助范圍外。
3、財政責任缺失,弱勢群體利益表達無力。人力、物力和財力三種資源的配合對于任何一項社會政策的支持作用都是不可缺少的。其中財力資源的要素顯得尤為重要??墒钦跐M足弱勢群體需求的財政分配上存在著缺位。對弱勢群體需求的財政投入很少,投入的也不夠全面。這就意味著弱勢群體要表達利益卻需要承擔利益表達昂貴的成本,所以不得不迫使他們放棄利益表達。
四、強化弱勢群體利益表達中政府責任的對策
政府作為社會管理的主體,有著三種職能,包括行政責任職能、公共政策職能和社會政策職能。政府強化制度建設對保護弱勢群體利益表達和建立和諧穩(wěn)定的社會都至關重要。要想真正實現和諧社會的目標,那么實現弱勢群體利益應當同等、公平的看待。對此,應具體采取下列措施:第一,政府要建立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去約束和規(guī)范弱勢群體的行為。第二,完善政策制度離不開一定的宣傳。好的制度的建立需要貫徹執(zhí)行才能有效果。要想得到實行,必須先使得弱勢群體的認可。所以政府還要加大普法活動的宣傳力度來增強弱勢群體的法律意識。第三,落實好政府問責制度。就目前狀況而言,政府對弱勢群體的利益訴求經常不予回應或回應不足,使得弱勢群體的利益訴求得不到采納和重視,所以健全政府回應機制至關重要。具體措施包括:首先,最為迫切的便是轉化政府職能,理想的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盡量符合對弱勢群體的利益訴求的滿足。其次,政府作為社會管理的主體,有著重大的行政責任,要規(guī)范行政管理體制,加強基層組織的建設工作。最后,也是較為重要的一點,應該從多方面來完善公共政策制定前的政策公示制度,使制度公示透明,政府對自己制定的決策要給予一定的承諾,達到一定的效果,而不是盲目制定政策。同時還需要政府從多方面加大財政投入比例、防止政府部門利益化、健全法律法規(guī),制約行政權力和深化政治與社會改革,重視文化事業(yè)發(fā)展。經過國家和人民不斷的堅持和努力,政府在加強對弱勢群體利益表達的責任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大大提高了政府的影響力,維護了政府形象和權威,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但是,在某些具體的政府行為中仍然存在著一些不足亟待改進。為此,國家一方面要進一步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并探討政府在弱勢群體利益表達方面責任的不足以及不足的原因,使政府在認識到問題后采取更加恰當的行為,另一方面明確政府的責任,督促政府成為服務型以民為本的政府,以更好的姿態(tài)去維護弱勢群體的利益表達,促進社會的公平、正義、穩(wěn)定與和諧。
參考文獻
[1]楊海坤,曹達全.從制度層面關注弱勢群體的利益保護[J].唯實,法制建設,2007.
[2]高健,秦龍.論我國弱勢群體的機會公平保障問題[J].中州學刊,2014.
[3]王高賀,張居永.沉與?。何覈鮿萑后w利益表達困境及其突破[J].理論月刊,2012.
作者簡介
胡夢云,(1992—)女,江蘇省句容市,南京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2014級研究生 ,研究方向:法律倫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