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會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工作、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年輕人無法顧及孩子的教育,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這些祖父母們自覺地成為全面照顧第三代的“現(xiàn)代父母”。這種由祖輩對孫輩的撫養(yǎng)和教育稱之為隔代教育。隔代教育優(yōu)劣各半,尋找到平衡點才能讓隔代教育揚長避短。
【關鍵詞】隔代教育 平衡
國慶假期,窩在家里看了網(wǎng)上熱播的電視劇《虎媽貓爸》,電視劇里反映出來的隔代教育問題,本身就是我們這一代在教育孩子上的一個縮影。社會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工作、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很多如我一般的年輕人無法顧及孩子的教育,而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責任全部推給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這些祖父母們自覺地成為全面照顧第三代的“現(xiàn)代父母”這種由祖輩對孫輩的撫養(yǎng)和教育稱之為隔代教育。
隔代教育最大的弊端就是祖輩太溺愛孩子,祖輩在年輕的時候,因為生活和工作條件的限制,對子女可能沒有能夠很好地照顧,他們很容易產生一種補償心理,把對子女的愛以及對孫輩的愛全部集中到孫輩的身上,對寶寶疼愛有加,過分關注,以至于事事代勞,處處遷就孩子,導致孩子出現(xiàn)任性、依賴性強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等問題。
其次是許多祖輩教育理念比較落后,對孩子心理發(fā)展的特點缺乏正確的認識,他們就可能限制孩子的各種探索活動,給他提出一些與他的年齡不相適應的要求,無形中給他一些捆綁,導致他缺乏開創(chuàng)精神。加上不少老人知識老化,思想相對比較僵化,看待事物比較死板,容易固守塵封,采取過于傳統(tǒng)的方式來教育孩子,那么,他們落后的教育模式就會影響孩子接受新知識的速度,導致寶寶缺乏創(chuàng)造性思維與發(fā)散性思維的意識。當然,也有不少祖輩因為文化程度不高,思想相對比較陳舊,他們還可能在無意識間傳遞給孩子一些跟不上時代潮流的封建糟粕。
雖然隔代教育有一定的弊端,但也不能全盤否定隔代教育。隔代教育作為當代社會一種客觀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必然有它的合理性。通過觀察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其實隔代教育也優(yōu)勢一些優(yōu)勢。
第一、充裕的時間和精力。婆婆爺爺大多退休沒有工作壓力和經(jīng)濟的壓力,有充裕的時間,足夠的耐心,愛心,從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細節(jié)上去觀察、了解孩子的優(yōu)點、長處,并加以鼓勵和引導,對孩子的一些小毛病、小缺點,也能及時發(fā)現(xiàn)并糾正。而且他們也愿意花時間與孩子在一起生活。他們不僅照顧孩子的生活,提供學習的條件,進行適當?shù)闹笇Ф夷軌蚰托牡貎A聽孩子的敘述。
第二、為年輕父母解決了后顧之憂,這也是最大的優(yōu)點。祖輩們對孫輩的愛是任何育兒機構或者保姆無法替代的,他們可以為孩子提供最好的心理支持,給孩子帶來足夠的安全感,他們的加入使得父母可以免后顧之憂地全心全意工作。
面對優(yōu)劣各半隔代教育,我們要怎樣,安心于工作同時又放心孩子的教育呢?尋找到平衡點才能讓隔代教育揚長避短。這需要兩代人共同努力營造一個有利于家庭教育的和諧溫馨的家庭氛圍。
第一、祖輩家長和孩子的父母對孩子教育的思想認識應統(tǒng)一。要明確婆婆爺爺或者外公外婆和作為孩子父母的我們,在孩子教育問題上的目的是一樣的,只是方式方法有所為不同。孩子從小就跟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習慣了接受他們的袒護與遷就,也可能養(yǎng)成一些父母看不慣的行為習慣,當父母在某個時間段內接管孩子,或者從祖輩手里完全將孩子接管過來時,他們可能就會急于去扭轉孩子的這些所謂的問題行為,父母和孩子之間就極容易出現(xiàn)對立情緒。這種對立情緒會讓孩子更加疏遠父母,退縮到祖輩的身邊。所以,當發(fā)現(xiàn)孩子有不良習慣之后,父母要糾正之前一定要背著孩子跟長輩達成共識,千萬不能父母在教育孩子婆婆爺爺在一邊幫風,這樣不但無法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而且可能還會造成孩子仇視父母的心理。那么同樣,父母對婆婆爺爺?shù)慕逃椒ㄓ幸庖姷臅r候,也不能暴露在孩子面前,也應該背著孩子心平氣和的溝通,這樣有利于在孩子面前樹立婆婆爺爺?shù)耐牛吘顾麄儾攀墙逃⒆拥闹黧w。我經(jīng)常聽見留守學生的婆婆爺爺說:這孩子就怕他父母,我們管不了他。原因何在?不外乎就是作父母的在孩子面前經(jīng)常指責婆婆爺爺。以我自己的經(jīng)歷為例:周末回家發(fā)現(xiàn)我兒子在寫作業(yè),而婆婆一會兒把削好的蘋果端進去喂,一會兒拿支剝好的香蕉進去,反復幾次。等孩子出去玩之后,我才裝著隨意的說這樣子會讓孩子做事情不專心,注意力不集中。我婆婆仔細一想也贊同,等孩子回來之后,她主動給兒子說,以后完成作業(yè)的時候不能吃東西,也不能玩玩具。作為父母的我們此時在一邊對婆婆的這項決議拍手稱贊,同時要求兒子按照這樣去做。如此一來婆婆婆在孩子心理有威信不會有所謂的管不住孩子的問題,父母自然省心不少。
第二、祖輩家長要注意接受新思想,學習新知識,盡量用現(xiàn)代科學知識撫養(yǎng)教育孩子。前面說過老年人知識老化,思想相對比較僵化,看待事物比較死板,容易固守塵封,這些弊端的解決主要源于婆婆爺爺內心想教育好孩子的內驅力,我相信每一位婆婆爺爺都希望自己的孫子聰明、可愛、活潑、有禮。因此,我們可以暗示某某關于教育孩子書很熱,或者說無意中看見很多婆婆爺爺帶著孫子在做什么事情等等,我們提供了這些教育信息,婆婆爺爺如何選擇我們都應該全力支持。我婆婆就訂了“家長學?!钡碾娮訒?,她自己結合實際教育孩子之后,還經(jīng)常以上面的力量來教育我們。
第三、兩代人協(xié)商建立必要可行的家規(guī)。老人在孩子有不合理的要求時,較多地采取順從、滿足需要的方式和態(tài)度,容易使幼兒產生“自我中心”的意識,孩子有了錯誤也不能及時得到糾正,孩子的不合理的欲望就會無原則的得到滿足,即使父母想方設法來改變,有老人那張保護傘的作用,孩子有恃無恐,稍有不合心意就會大哭大鬧,以達到非分的要求。因此,抽時間坐在一起商量擬出一些家規(guī)約束孩子的行為,由父母告知孩子并解釋,同時要求婆婆爺爺一定照此執(zhí)行。我再以我兒子為例說個事,下午放學后按照我們的要求按照我們的要求應該是:回家、作業(yè)、玩。但有一天小區(qū)的孩子很多在外面玩,兒子就沒有按時回家,婆婆告訴兒子我們之前訂的家規(guī)是:不按時完成作業(yè)一周不得看電視(兒子的最愛),兒子答應了。最后兒子玩得忘記了做作業(yè),處罰也隨之而來,在家里又哭又鬧。婆婆給我電話,我告訴她必須執(zhí)行,同時請婆婆爺爺也委屈一下不看電視,把電視的電源線切斷。第二天早上以賭氣不吃早飯抗議,在婆婆臨陣投降之際我沒有放松。兒子發(fā)現(xiàn)所以得抗議無效就接受了處罰:那一周確實沒有看一眼電視。此后,兒子知道了要守時,說到做到。
有人說,祖輩如掛在西邊的夕陽,雖有光亮,但不免有落下去的危險;孫輩就如初升的太陽,越升越高。隨著時間流逝祖輩們身體機能逐漸下降,有一天夕陽也許不再有能力去守護朝霞,再成功的隔代教育都有它的隱憂。落筆寫到這里眼里有了淚花。先生存、再生活,年輕的父母在生活、學習、工作壓力下,該如何承擔家庭教育的責任?就目前而言,不能放棄工作又無法親自教育孩子,只好尋求好隔代教育的平衡點才能暫緩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