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時期是人生發(fā)展的關鍵期,許多能力是在這一時期開始形成,加強幼兒的德育教育對幼兒今后的發(fā)展有著重要作用。當前我國的幼兒德育教學主要存在著教育目標不明確、教育重視程度不夠、教育方法不恰當等問題,如何改進幼兒教育成了教育工作者普遍關心的問題。文章就幼兒園德育教學方法進行了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幼兒園 德育教學 方法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早期教育愈來愈被人們重視,但很多人片面認為,早期教育就是開發(fā)智力,即是讓幼兒學讀、寫、畫、唱、跳等等,忽視了幼兒的早期品德教育。事實上,由于幼兒來自不同的家庭,受不同環(huán)境的影響,其行為習慣各不相同且并不盡善盡美,幼兒期又是可塑性很強的時期,要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從幼兒園開始就要在組織幼兒參加各種活動中進行德育教育,需要教師在平時的工作中不斷地引導、培養(yǎng)、強化。
一、幼兒園德育教學的意義
幼兒時期是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德育作為一項以思想意識教育為重點的學科,對于幼兒的成長有著重要作用。首先,德育教學有助于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幼兒階段,兒童的人生觀、價值觀尚未形成,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如不加以正確的指導,就容易使兒童誤入歧途,德育教學能夠運用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幼兒進行指導。其次,德育教學有助于幼兒良好個性品質的形成。與人生觀和價值觀一樣,幼兒的個性品質這一時期也尚未形成,德育能夠運用中華文化傳統中的優(yōu)秀品質對幼兒進行感染,培養(yǎng)幼兒誠實、守信、認真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最后,德育教學符合幼兒階段的認知水平和發(fā)展規(guī)律。幼兒階段處在前運算水平,對符號信息有一定的理解能力,通過強化能夠掌握一定的德育知識。
二.加強幼兒園德育教學方法分析
1、創(chuàng)建良好的家庭德育氛圍
家庭環(huán)境對幼兒的學習有較大的影響,良好的家庭氛圍能夠為幼兒學習創(chuàng)造積極的學習環(huán)境,更加利于幼兒的學習。在家庭中,父母要以自己的實際言行做好表率,讓幼兒接受良好的個性品質和道德的熏陶。同時,父母也要做好生活中的德育的滲透,通過一件小事讓幼兒明白一個道理,如在吃飯過程中將飯菜吃干凈,教導兒童糧食來之不易的道理,培養(yǎng)孩子愛惜糧食的習慣。
2、在節(jié)日活動中進行德育教育
教師可以利用節(jié)日對幼兒進行德育教育。如在“三八”節(jié)活動中,對幼兒進行愛奶奶、愛媽媽、愛阿姨教育,以及對幼兒進行感恩教育;教師節(jié)對幼兒進行尊師教育,“五一”節(jié)愛勞動活動,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爭做老師、媽媽的好幫手;“十一”國慶節(jié)愛祖國活動,我給孩子們講了各行各業(yè)的叔叔阿姨為祖國媽媽爭光的小故事,使幼兒懂得了祖國媽媽和小朋友一樣有生日,愛祖國就象愛媽媽一樣。通過各個節(jié)日活動無一不在孩子心中掀起愛的波瀾。
3、在不同領域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
領域教學是幼兒園開展教學的主要渠道,我們要利用領域教學來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情感。語言領域中的故事是幼兒最喜聞樂見的,它是最能夠也是最容易吸引并讓幼兒受之影響的文學載體。如給幼兒講《誠實的列寧》的故事,引導幼兒明白做人做事要誠實守信;《拔蘿卜》的故事,說明了大家團結起來力量大的道理。聽故事時,幼兒會全神貫注的,此時是最易于調動幼兒情感積極性的時候,他們時常會將自己引入童話故事的情節(jié)之中,從而通過故事引發(fā)了幼兒潛在的道德共鳴。
4、注重移情體驗,動之以情
幼兒期生活經驗少,處于具體形象思維階段,情緒易受暗示,情感豐富易激動;情感具有感染性的特點。情感體驗法可讓幼兒從個人的角度去體驗他人當前的情緒、情感,學會理解、分享,進行情感的換位體驗,使幼兒能對他人類似的情感體驗主動、習慣性地產生理解和分享,學會在自我情感體驗的基礎上去同情他人、珍愛他人、幫助他人,從而萌發(fā)積極的道德情感,強化道德認知,激發(fā)道德行為??衫弥v故事并和幼兒分享故事帶給我們的感受來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情感;也可利用多媒體課件或場景來創(chuàng)設讓幼兒能體驗的機會,喚起幼兒的情感,達到情感的共鳴,進而激發(fā)道德行為。
5、發(fā)揮榜樣作用
在幼兒園中,幼兒間交往最多,因此我們應充分發(fā)揮同伴群體的榜樣示范作用,通過同伴的親身體驗,使幼兒自我發(fā)展。愛游戲是孩子的天性,游戲也是孩子認識世界,探索周圍世界的一種積極活動。禮貌教育可以嘗試著讓孩子在無壓抑的游戲環(huán)境中進行。如創(chuàng)造性游戲中讓幼兒去嘗試如何禮貌待客。通過評比競賽的形式,更可以激發(fā)幼兒不斷進步,在你追我趕的氛圍中不斷強化行為習慣。
6、走進實踐,從實踐中進行德育教育
1)幼兒園實踐。幼兒園的集體活動可培養(yǎng)幼兒的組織紀律性和集體榮譽感;規(guī)則游戲能發(fā)展幼兒的自律行為,同時也有助于幼兒理解社會范圍內的各種道德規(guī)范;角色游戲有助于發(fā)展幼兒的責任感,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問題,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性格。幼兒園道德教育要鼓勵幼兒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鼓勵幼兒要“自己的事自己做,不會的事情學著做,學會的事情堅持做”。
2)家庭實踐。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可引導幼兒參加簡單的家務勞動,培養(yǎng)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在這些活動中學會自助、助人,懂得珍惜勞動成果。在與家庭成員、鄰里之間的交往中,學會正確的接人待物的方式。
3)社會實踐。鼓勵幼兒從小多接觸社會,多參加集體活動,與其他社會成員一起和諧地生活、勞動,體驗勞動帶來的快樂。再次組織幼兒參加一些社會公益活動,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還可以組織幼兒去郊游,鼓勵幼兒多接觸大自然,認識各種花草樹木、飛禽走獸,在拓展幼兒視野和知識面的同時,能讓他們真實地感受大自然的美,初步激發(fā)幼兒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環(huán)保意識。
三、結語
總而言之,德育教育從幼兒抓起,并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地努力,一定能把幼兒培養(yǎng)成健康活潑、好奇探究、勇敢自信、有初步責任感的兒童。
參考文獻
[1]劉艷艷.淺談幼兒教育中的德育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5(03)
[2]竇學梅.加強幼兒教育中的德育教學工作[J].吉林教育,2015(12)
[3]王曉妮.提升幼兒德育教學建議[J].家教世界,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