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考中語文不僅總分比例較大,而且難度還較難,尤其是閱讀。所以高中老師在語文閱讀教學里,應該注重教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隨著語文新課程的改變,越來越多的高中老師都采取比較閱讀的方式來提升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和閱讀能力。本文就分析部分教學實例,來研究比較閱讀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運用。
【關鍵詞】語文閱讀教學 高中 比較閱讀
高中語文的教學中,閱讀尤其重要。閱讀不僅可以增長知識,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在平時的各種語文考試中都有一席之地。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語文閱讀的教學的模式也一直在改進,現(xiàn)在的語文閱讀教學不再是老師在課堂上直接說閱讀答案,學生在下面記的時候了。所以為了高中生更好的學習語文,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老師們都在嘗試各種各樣的方式來教學。經(jīng)過長期的實驗教學,比較閱讀的方法被越來越多的高中老師運用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就簡單了解下比較閱讀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一、比較閱讀的概念
比較閱讀就是將在內(nèi)容或表達方式上有聯(lián)系的文章放在一起進行對比閱讀,通過對比了解和分析后,學生能夠準確的找到這兩篇文章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找出他們在表達方面的相同點與差異,加強學生對文章的了解。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通過分析來比較,通過比較來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分析、理解、總結以及評價等綜合語文水平,加強學習的效果。
二、比較閱讀在高中語文教學的運用
閱讀在高中語文中不僅占分比例大,難度系數(shù)還蠻高的。比較閱讀方法的提出,在高中老師的語文教學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接下來我們就從幾個方面具體講講在實際怎么運用比較閱讀。
1.要注意選擇文章
比較式的閱讀的教學中,就一定會選擇兩篇及兩篇以上的文章來進行對比分析,那么如何選擇文章、選擇怎樣的比較點都是教學中會遇到的問題。對于老師來說,我們的重點還是應該在教材內(nèi)的閱讀講解,所以我們盡量要找和教材閱讀內(nèi)容有比較性的文章來分析。
第一,教材閱讀內(nèi)容要和選擇的文章內(nèi)容有可比性。老師在選找材料之前,應該先熟悉教材內(nèi)容和材料,所選擇的材料內(nèi)容一定要和教材閱讀內(nèi)容有所聯(lián)系,例如主體思想較接近、表達方式相同等。一定要記住前往不要隨便拿來一篇閱讀材料就和教材內(nèi)容做比較,這樣不僅無法做到比較閱讀教學,還會無法使學生感受到比較閱讀的方法,使其對之失去興趣,不利于比較閱讀教學。
第二,注意處理好教材內(nèi)容和選擇文章之間的主次關系。在比較閱讀教學中,老師可能發(fā)現(xiàn)學生對比較文章的興趣要比對教材內(nèi)容的興趣大,導致學生忽略了教材內(nèi)容的學習,所以我們在選擇文章時,一定要記住體現(xiàn)出教材內(nèi)容的經(jīng)典性。
在采用比較閱讀方式來教學時,一定要以“抓住比較重點,講解教材內(nèi)容”為基本,在教導學生的過程中,一定不要讓所選擇的文章暄賓奪主。
2.教學中要設定合適的對比點
對比點是老師們在進行比較閱讀教學中一定要注意的地方,無論哪個各方面的內(nèi)容,都要為學生建立一個設置對比點的概念。老師們要引導學生帶著明確的目標在閱讀中找出正確答案來。
第一,同一種題材的文章對比點。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自己的感情經(jīng)歷的表現(xiàn),所以即使是同一個題材的文章,不同的作者都有不同的表現(xiàn)方式,這種其中的比較點就是相同題材的不同表達方式。同樣都是以“秋意”為題創(chuàng)作的《沁園春·長沙》和《登高》中,詩人要表達的情感大不相同。
在教材里郁達夫《故都的秋》的教學時,學生很難直接體會到文章里所表達的情感,這樣的話我們可以先給學生欣賞相同主題的文章,例如郁達夫《北平的四季》中秋的節(jié)選內(nèi)容。通過同一個主題特別還是同一個作家,在這兩篇文章中找到對比點:同一個地點、同一個作家、不同的文章。學生就能感受到故都秋天的美景和作者表達出的孤獨感和憂傷,體會出文章融情于景的寫作特點,從而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第二,同篇文章中的不同內(nèi)容對比點。有時在一篇文章的教學里面都可以運用比較閱讀。在司馬遷的《鴻門宴》中就刻畫了許多性格各具特色的歷史人物,通過語言和動作刻畫出劉邦集團和項羽集團的人物性格。對比劉邦和項羽的語言表述,可以看出劉邦性格謹慎多變,項羽魯莽自大;對比樊噲和項莊的動作,可以看出樊勇敢直率,項莊粗暴愚笨。在這篇文章中,通過找到合適的對比點,就能教導學生更加直觀直接的分析出各個人物的性格特點,可以提高學生閱讀的效率和能力。
第三,不同作者的寫作方式。不同作者寫的文章寫作方式不同,古代詩詞中最能體現(xiàn)這一點,例如李白的詩極富浪漫特色;王維內(nèi)斂含蓄;岑參的邊塞詩大氣磅礴等等。老師可以通過教學不同作者的寫作方式,讓學生體會不同美感,還能鍛煉學生從帶著質(zhì)疑的思維思考問題。
第四,同一文學體裁的不同作品。老師在遇到同一體裁的教材文章時,可以引導學生主動對比文章構成、寫作方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復習已經(jīng)學過的內(nèi)容,還能更深刻的掌握這種題材的寫作方式。老師在進行議論文講解時就可以通過比較《簡筆與繁筆》、《說“習以 為?!薄?、《勸學》、《拿來主義》這幾篇文章?!逗喒P與繁筆》是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來敘述的;《說“習以 為?!薄肥怯秒S筆的方式敘述事情的,由大及小、由事及理、隨性而發(fā);《勸學》則是首先提出中心論點,再根據(jù)中心論點進行分段敘述;而《拿來主義》則是先破后立,用詳細具體的事實作為論據(jù),強力有勁的表明中心論點。在老師的教學過程中,可以自行尋找其他類型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章,都是可以用來訓練閱讀能力的。這種文章的訓練讓學生可以了解各種類型文章的敘述方式,不僅對做閱讀有利,還能幫助學生更好的寫作文。
在運用比較閱讀方式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多找可以和教材內(nèi)容對比的文章來訓練學生閱讀能力,要以學生能夠自主運用比較閱讀的方式在閱讀方面作出大的改變。比較閱讀的方式可以促進學生發(fā)散思維、想象能力、創(chuàng)造思想的提升,在寫作方面也很有幫助。這個過程可能是漫長的,所以學生和老師都應該同心協(xié)力、共同進步,跨過語文閱讀這座大山。
參考文獻
[1]陳林興.例談比較閱讀在語文教學中的合理運用[J].基礎教育論壇,2015
[2]王娜娜.微觀高中語文比較式閱讀教學方法的運用[J].新課程(下),2015,01
[3]王蘭蘭.淺論語文比較閱讀教學[J].考試周刊,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