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我們開始了跌向太陽的旅程。
第六天,經(jīng)歷了六天的墜落,地球的溫度上升了約0.8℃,也許你還不怎么覺得熱,但變化馬上就要來了。
第二十一天,全球平均溫度上升了約10 ℃,達到了35 ℃。地球正在經(jīng)歷極端劇烈的全球性熱浪,農(nóng)作物相繼死去。
第三十五天,整個“奔日”路程已過了1/5。全球平均溫度達到58 ℃。此時,電力基礎(chǔ)設(shè)施要么捉襟見肘,要么停止輸出。森林火災肆虐,很多陸地動物走向滅絕。同樣,因為溫度較高的水所溶解的氧氣減少,而氨氣卻增多,魚類慢慢死亡,整個水生食物鏈會因此斷裂、崩潰,昆蟲也逃不過這場劫難。撒哈拉沙漠蟻倒還能茁壯成長,因為它們可以耐受70℃的高溫。
第四十一天,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穿過了金星軌道。全球平均溫度達到了76 ℃,即使是撒哈拉沙漠蟻也無法存活了。只有龐貝蠕蟲還在堅持著。這種神奇的生物能長到13厘米長,目前已知它能在80 ℃下存活。
第四十七天,在103℃的高溫下,地球表面溫度已經(jīng)超過水的沸點。海洋沸騰了,水蒸氣包裹了這顆行星,連超級耐熱的龐貝蠕蟲都熬不下去了。超嗜熱生物(例如耐熱細菌)還能在海洋深處因水壓抑制水沸騰而存活(甚至良好地繁殖),耐火植物還硬撐著沒有滅絕。身懷隱身絕技的水熊蟲在接近五十天的當口仍然活著,它甚至能在真空、極寒和太空強輻射的環(huán)境中存活長達十天。到了這個地步,水熊蟲可能才剛剛發(fā)現(xiàn)情況不太對勁,它們會減緩新陳代謝,蜷縮起來并自行脫水,以求自保。
第五十四天,永別了,親愛的水熊蟲,地球的溫度已經(jīng)超過了160 ℃,連你們也會覺得太熱了。
第五十七天,我們已經(jīng)飛過水星軌道,成為離太陽最近的行星。地球表面溫度已超過200℃。
第六十四天,地球終于來到了它生命的終點。由于地球運行速度在運動過程中累計到極大,近處太陽的引力也很強烈,以至于前端受到的拉力遠遠大于后端。這種引力差,或者說潮汐力,把地球拉成了橢圓形,巖漿從地殼的裂痕中噴出。正午時分,溫度達到2000℃,我們馬上就要走到頭了,太陽填滿了整個天空,地球已經(jīng)越過一條有去無回的界限——洛希極限。在這里,太陽對地球造成的潮汐力大于地球?qū)ψ陨淼募s束。一旦越過洛希極限的半徑,重力造成的潮汐效應(yīng)會把地球撕裂成巖漿和熔巖構(gòu)成的小球體。
超過洛希極限,地球正式玩完。祝大家旅途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