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森清
【摘要】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首先需要充分認識到什么樣的課堂教學才是有效的,同時在此基礎上抓住小學語文教學的特點,并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以取得實效。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有效性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6-0150-01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和推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也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勢在必行,教育工作者需要重新思考和定位什么樣的課堂教學才是有效的教學,從而根據小學語文教學的特點,運用適當?shù)慕虒W方法來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什么樣的課堂教學是有效的
結合教學實際情況并綜合多為教育專家的理論,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方法、情感、態(tài)度及價值觀等方面獲得協(xié)調發(fā)展就是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通俗來講,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是指教師通過課堂教學,讓學生在學業(yè)上有提高、有進步,能力和情感上得到鍛煉。教學有沒有效益主要是看學生學科知識面有無提高、思維方式及狀態(tài)有無進步、學習動機和習慣有無朝著好的方向變化。
二、小學語文教學的特點
(一)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鬃釉唬骸爸卟蝗绾弥?,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以學習為樂趣才是學習的最高境界。美國心理學家詹姆士通過實驗證明,通過激發(fā)興趣可以將人的積極性提高3-4倍。由此可見,有效性的課堂教學就需要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求知的渴望和成就的欲望。
(二)學生具有直觀、想象的思維特征
小學生由于接觸的新事物還不夠多,思維方式不成熟,看待事物也會比較直觀,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盡量不要采用抽象、概念的理念化教學方法,而是應該抓住小學生直觀、想象的思維特征,讓課堂教學感性而生動,從而有效性的課堂教學。
(三)教師主導、學生主體性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把握教材內容,抓住基本環(huán)節(jié),注重引導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他們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成為學習真正的主人。
(四)學生生理、心理不成熟
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還處于不成熟階段,認知能力不足,思考問題容易走極端。因此,對于學生的長處教師要毫不吝嗇的給予鼓勵,而對于學生的不足也應該針對性地提醒并及時糾正,采用合適有效的方法對待學生的錯誤,同時注意保護學生自尊心,讓學生知錯能改而不是走極端,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三、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
(一)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容易接受生動有趣的新鮮事物,因此,教師在教案設計階段,可以根據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以有趣的話題引入課程,設計各種新穎的話題,引起小學生的好奇和關注,讓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感到有新意;設立公正公平的獎懲制度,在教學中適當引導學生競爭,小學生具有不服輸?shù)奶攸c,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到競爭中,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知識來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小學語文知識亦是如此,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課本聯(lián)系實際生活,從生活中去積極探尋和感悟知識,促使學生在體驗中提升學習興趣,增強學習動力。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鋤禾》教學的時候,其中的“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可以引導學生聯(lián)系到自己的實際生活之中,平時吃飯的時候是否想到過栽種碗里面糧食的人的辛苦,是否應當從現(xiàn)在做起珍惜糧食。通過這一系列的問題,在學習古詩的時候,聯(lián)系自身的實際生活,引起學生學習這篇文章的興趣,從而達到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二)提倡朗讀
經實驗表明,朗讀能力的發(fā)展水平對識記效果有重要的影響,朗讀對增強學生的記憶能力有很大幫助,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學生通過大量的朗讀,可以使大腦、舌頭、嘴唇得到反復的運用,同時對于鍛煉學生的口才也有一定的幫助。在《語文課程標準》中,也明確提出要加強朗讀,并貫穿于各學段的目標之中,即要求使用普通話流利、正確且富有感情地朗讀。另外,朗讀對發(fā)展學生的思維也有一定的幫助,可以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同時陶冶情操。
(三)正確對待學生的錯誤
教師在教學中,應當正確對待學生的錯誤。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犯錯誤是一種很正常的現(xiàn)象,犯錯誤并不可怕,關鍵在于對錯誤進行總結,找出有效的解決辦法,讓每一次錯誤能夠成為走向勝利的基礎。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不要擔心學生犯錯誤,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引導,引導他們去發(fā)現(xiàn)錯誤,解決自己所犯的錯誤,并吸取其中的教訓;對學生進行相應的鼓勵,以免學生因為犯錯誤而出現(xiàn)消極的情緒。如:學生在關于拼音的音調上面經常出現(xiàn)錯誤,此時小學語文教師不要只顧指責學生,應當對學生適當?shù)墓膭?,并講解各個音調的不同之處,讓學生自己去找出自己所犯錯誤的原因,并且加以總結,教師可以從旁提出一些詞語讓學生拼寫、練習。通過這樣的一個過程之后,學生對于拼音的音調認知上面一定會有很大的進步,這就是錯誤所帶來的好處。
(四)重視小學生的語言積累
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求學生記住課文中一些經典的語句或者文章,同時推薦一些有益的課外閱讀書籍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后有時間的時候可以閱讀這些書籍。通過大量的閱讀和記憶讓學生的語言積累增加,有利于學生的作文寫作和語言交流水平,也為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充實的基礎。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背誦《靜夜思》、《鋤禾》等具有意義的文章或者古詩詞,推薦一些具有啟發(fā)意義的童話書籍《安徒生童話故事》給學生課后閱讀,在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的同時讓學生實現(xiàn)語言的積累,為今后寫作和交談打下基礎。
四、結束語
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主要以課堂教學為主,怎樣才能提高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有效性是當前教育工作者不斷研究的重點。本文主要從四個方面分析了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希望能夠為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起到一定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曹利娟.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的有效性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
[2]金翎.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
[3]魏筱伊.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增效減負的策略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
[4]皮琴靜.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互動及教學策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