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烈旗,筆名“墨海游龍”,江蘇省徐州市人?,F(xiàn)任陜西省太白書畫院特聘院士、寧夏黃河金岸文藝書畫院副院長、寧夏老年書畫院會員、銀川市美術教學研究會會員、寧夏銀川市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寧夏回族自治區(qū)職工美術家協(xié)會理事。
劉烈旗7歲隨父學習書法和繪畫。受父親影響,劉烈旗的書法以歐陽詢、鐘紹京書體為正本之源,并長期研習“二王”作品苦練基本功,30多年來劉烈旗筆耕不輟,最終形成以“鐘體”為骨氣,以“二王”為書風的個人風格。
在繪畫方面,劉烈旗的國畫以“拓墨法”和“潑墨法”作為重點突破,在人物、花鳥、山水畫方面多有研究。雖然從小在父親的指導下苦練功底,但劉烈旗在繪畫技法上并不滿足,在與全國各地的名家交流的同時,拜當代中國著名國畫家、西安美術學院著名教授馬振西先生為師,在書畫技法上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并不斷取得成績。
作為書畫界的新秀,2006年劉烈旗在銀川西塔古玩城成立個人書畫工作室,在不斷探索中前進,在不斷追求中豐富自己。2012年赴香港參加“感恩杯”大型書畫展暨“香港第十屆國際武術節(jié)”書畫展,其作品獲得中外嘉賓好評。2013年中法寧夏文化交流會中,劉烈旗的唐詩、宋詞、毛澤東詩詞書法作品被外國友人作為最高禮品收藏。其代表作品《國色天香》在2013年11月獲得北京首屆電視書畫大賽優(yōu)秀獎。作品多次發(fā)表于《中國書畫報》《寧夏日報》《華興時報》《新消息報》《收藏界》等報刊。2015年被《中國書畫500強》授予“百佳人物”榮譽稱號,同時被聘為中國書畫信息網(wǎng)簽約畫家。
在多年的書畫藝術生涯中,劉烈旗收集閱覽了大量的書法、藝術及收藏類書籍,刻苦鉆研,使自己受益匪淺。通過對《孫子兵法》《三十六計》《論語》《易經(jīng)》等鴻篇巨著的研究,他在60周年國慶之際用小楷完成了《孫子兵法》《三十六計》等長2.4米、寬45厘米的多套書畫作品,并在近期完成長卷《水滸傳人物》《三國演義人物》,作品多數(shù)被軍界人士收藏。巨幅書法毛體《沁園春·雪》及《清平樂·六盤山》詩詞作品多次受到商界精英及海外人士高度贊譽并珍藏。
劉烈旗的國畫藝術不斷進步的同時,其精心創(chuàng)作的油畫作品《大漠胡楊》《黃土地》《東方金字塔》《寧夏古長城》《天下黃河富寧夏》也被國內(nèi)外藏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