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_廖巧玲 通訊員_楊柳 薛培燕
?
“這是一種很潮、很有范兒的服務方式”——中建三局工會主席胡金國談新媒體在工會工作中的作用
本刊記者_廖巧玲通訊員_楊柳 薛培燕
中建三局工會主席胡金國
作為中國建筑旗下規(guī)模最大的工程局,中建三局現有2萬多名職工和24萬農民工,分布在全國60多個城市和7個海外國家。職工中35歲以下的青年約占6成,職工隊伍呈現出分散化、流動性和年輕化的特點。同時,由于基層工會干部多以兼職為主,從局總部到公司、分公司,再到項目部,人員結構呈現倒金字塔式,工作力度逐級衰減,職工服務工作呈現出了福利政策落實不到位、基層職工參與度低、問題反饋解決效率低等問題。
針對中建三局職工服務體系存在的問題,三局工會著眼當下,順應信息時代飛速發(fā)展的潮流,主動對接局總部相關部門和社會專業(yè)服務機構,創(chuàng)新性地引入新媒體,以局職工服務中心網絡平臺為主體,建立了職工服務中心實體、網站、微博、微信、400服務熱線和微電影相結合的六位一體職工服務體系。
2015年3月,“中建三局職工服務中心”微信公眾號應運而生,實現了全方位、零距離地為職工提供便捷服務,同時將項目服務對象延伸至農民工群體,受到基層職工的廣泛好評。
胡金國:三局工會一直將服務職工和開展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作為工作重點,如何更便捷、更全面地服務好廣大職工成為每位工會工作者的必修課。隨著網絡信息的發(fā)展,三局工會依托微博、微信和微電影這些新媒體為職工提供了更好的服務,這是工會工作的一大亮點。2015年,最有影響力的要數3月19日正式開通運營的“中建三局職工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截至8月20日,粉絲達14200人,閱讀量超過37萬次,分享轉發(fā)達9326次,在“全國工會系統(tǒng)微信公眾號排行榜(7.5-7.11)”中排名第一名。公眾號多次在“全國工會系統(tǒng)微信公眾號排行榜”中位居前列,榮獲全國總工會頒發(fā)的“全國最有影響力工會新媒體”和“全國十佳服務農民工新媒體作品”,在全總、省總新媒體會議上進行4次經驗交流。在廣大職工眼中,微信公眾號成為一種很潮、很有范兒的服務方式。
胡金國:新媒體在中建三局工會工作中發(fā)揮了巨大作用。針對職工隊伍年輕化特點和互聯網發(fā)展態(tài)勢,為滿足不同層次職工的需求,三局工會與時俱進,引入了微博、微信和微電影平臺。
三局工會當初開通“中建三局工會”官方微博時,將其定位為“服務型微博”,設置“微新聞”、“微服務”、“微課堂”、“微直播”、“微風采”、“微互動”等多個欄目,及時發(fā)布重要動態(tài)、權益維護、服務舉措、心理健康、文體活動等各類信息。微博開通兩年來,共發(fā)布微博信息3546條,閱讀量累計525萬次。微博管理堅持“新粉絲必感謝、新評論必回復、有問題必解答、有投訴必反饋”,受到職工熱捧,連續(xù)兩年被全國總工會宣教部評為全國“優(yōu)秀官方微博”。
隨著微信的興起,2015年1月,三局工會又與時俱進地開通了“中建三局職工服務中心”微信服務號,設置“微周刊”、“E生活”、“主席信箱”等3個主菜單,以職工權益知識普及、大型文體活動預告、優(yōu)惠團購項目發(fā)布、生活信息傳播、有獎互動、職工維權互動、風采展示等為主要內容,以最廣泛、最快捷、最簡易的方式為職工提供切身、走心、便捷服務,使職工時刻感受到“工會在身邊”。微信粉絲在第一期微周刊發(fā)布當日即以每小時千人的速度增長,僅10天時間增長至11369人。通過微信消息互動,第一時間“點對點”為微信粉絲解答各類問題,職工紛紛點贊。
近兩年,三局還把職工的真實故事搬上銀幕,全局各級工會組織職工自編、自導、自演了130多部微電影,一個個感人、勵志、生動的故事,通過刻畫事業(yè)與家庭、工作與感情、堅守與放棄各種矛盾沖突,展現新時期建筑人的酸甜苦辣,在職工中引發(fā)強烈的情感共鳴。其中《最美女工長》獲全國首屆職工微電影大賽銅獎,《舌尖上的三局》發(fā)布僅10天點擊量達7.2萬次。
總的來說,微博、微信和微電影平臺這些新媒體豐富了職工生活,為職工提供了更便捷、全方位的服務。
胡金國:新媒體需要職工的關注才能發(fā)揮作用,我們主要在三個方面下功夫:
明確定位,粘住粉絲群體。作為三局工會的服務型微信公眾號,其主要受眾是企業(yè)內部職工,一方面要精準定位:主要面向包括農民工在內的全體職工群眾,以“全心全意為職工服務”為主旨,充分發(fā)揮工會服務職工、維護職工、教育職工的職能,為職工提供全方位、零距離的便捷式服務。并據此確定每周一期的服務號信息發(fā)布方式;另一方面要全面宣傳。在明確定位的前提下,自主設計了功能模塊和各類主題,分階段、多形式地進行宣傳,廣泛“吸粉”。每天專人負責微信后臺維護,及時、詳盡地回復粉絲提出的各類問題,做到服務類問題詳盡解答、維權類問題查明反饋、跨專業(yè)問題權威回復,職工紛紛點贊,穩(wěn)固了一大批忠實粉絲。
優(yōu)化內容,傳播優(yōu)質信息。在板塊設計方面,設置“微周刊”、“E生活”、“主席信箱”3個主菜單,每期包含主題頭條、職工服務項目、維權知識普及、生活常識普及、職工微電影五個欄目;內容設計方面,在排版編輯上,注重“美觀、好看、實用”,以圖片為主,配以活潑生動的文字,適當引入流行的語言和元素,給讀者輕松、愉悅的閱讀感受;在選題上,善于發(fā)現“新聞點”,適當掩蓋宣傳意圖,將工會工作與職工關注點相結合。
有效聯動,整合多方力量。微信平臺功能的發(fā)揮離不開其他平臺的支持。微信作為中建三局職工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與職工服務站(點)實體、“中建三局工會”官方微博、“中建三局職工服務中心”網站、“有我?guī)湍?00-027-1580職工服務熱線、微電影緊密結合,分工合作,相互支撐,形成了六位一體的“實體”+“網絡”、“線上”+“線下”的聯動平臺。
胡金國:為廣大職工提供更優(yōu)質更貼心的服務,是一趟沒有終點的征程,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接下來,三局工會在繼續(xù)推廣“中建三局職工服務中心”網站和“中建三局職工服務中心”微信的基礎上,推出“指尖江城”App,它將為職工提供一種更簡潔的參與工會活動的方式,職工成為會員后,只需要下載手機客戶端,就可以輕松安裝使用。點開軟件,即可閱覽整個武漢的工會要聞、工會通知、會員活動,也可參與相親聯誼、健康問答、會員加入、幫扶訴求、生活服務等欄目的活動。通過“指尖江城”App讓職工輕松掌握工會消息,時刻感受工會提供的面對面、心貼心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