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勇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5-0013-01
現在的英語課程改革強調了英語應該貼近生活教學,指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關注和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生活體驗,讓英語教育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時代,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思想,提倡學生參與,體驗、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實現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語言枯燥的課堂是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將語言融人生活,它才會綻放魅力,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英語教師如能巧妙地將授課內容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就可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言利運用語言。那么,如何讓英語學習和現實生活結合在一起,讓學生輕松學習英語,提高英語成績呢?我在這些年的教學中,做了一些大膽的嘗試,有了一些做法和體會。
—、聯系生活,努力讓課堂教學多樣化。
現在英語教學普遍強調的是:“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的教學原則,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動起來,從而使他們樂學,和諧、主動地發(fā)展。在《新課標》引導下,教師要盡量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語言環(huán)境,提供生活化的語言教材,讓學生在自覺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中逐漸形成學英語的興趣和愛好,讓生活走進課堂。教師應善于創(chuàng)設各種真實的情境,營造良好的語言學習氛圍,為學生提供說的機會,學會表達思想、選擇學過的合適的語言。例如:在Unit5 Topic3 Michael is feeling better.在這篇課文里說到了生病就醫(yī)吃藥的事,學生很容易進入角色,Michael生病,同學Kangkang打來電話詢問病情,在對話表演過程中,要運用到的詞組有sound terrible(聽起來很可怕)、have a had cold(得了重感冒)、taste bitter(嘗起來很苦)、follow ones advice(遵循募人的建議)、get well(恢復健康)等等,不但學會了關于生病的日常用語,復習了打電話的日常用語,還教學生學會了關心他人。
在課堂上,我們還可以整合學生的生活經驗,組織游戲、活動,適當運用于教學過程中。如:七年級下Unit6 Topic3學到Flying Kites的時候,我采取了開放式的教學,窒內課與室外課相結合。在教室里,先學習跟放風箏有關的單詞,詞組和句型并進行操練。然后帶學生到室外操場放風箏,讓學生用英語進行交流,鞏固了所學知識。這節(jié)課設計新穎,符合初一學生的心理特點,大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適當應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造動感情境。
多媒體有著傳統(tǒng)英語教學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它利用聲音,圖像,動畫,文字,從多方面刺激學生各種感覺器官,它能把抽象的語言用直觀具體的形象體現出來,并能創(chuàng)造動感情境,使學生如臨其境。多媒體技術的運用為英語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改變了傳統(tǒng)“講解—教讀—作業(yè)”的簡單的教學模式,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Unit 2 Do you have a soccer?如果用常規(guī)的實物、圖片、簡筆畫等很難創(chuàng)設生動的情境,達到預期效果。于是我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提供了帶有聲音的動感情境,并制造懸念,激發(fā)起學生對編寫對話的欲望。
動感情景一:一個男孩手里拿著足球,走向另一個男孩……
A: Whats that?
B: Its a soccer
A: Do you have a soccer?
B: Yes, I do
A: Lets play soccer
B: That sounds interesting!
A: lets go!
動感情景二:兩個學生正要打乒乓球,可是沒有球拍……
動感情景三:女孩正在看電視,可是已經睡著了……
每一個動感情景都能激發(fā)學生編寫新的對話,使其掌握了新的語言知識。
三、以作業(yè)為橋梁,實現生活化教學。
學生的課外作業(yè)是課堂活動的延伸,是學校常規(guī)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獨立運用知識的良好機會,是檢驗學習效果的一種重要手段。英語作業(yè)除了要鞏固課內知識,技能外,還要引導學生走人生活,要讓英語走進學生的視野。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注意發(fā)現和收集學生感興趣的問題為設計作業(yè)的前提,而且要做到趣味性,實用性,創(chuàng)造性,這樣不但使語言學以致用,還能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能使學生走出學校,走向社會,走進生活,有利于學生素質的發(fā)展。
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作業(yè)。在運用的過程中,提高了運用語言能力和寫作能力。學生對這樣的作業(yè)十分感興趣。多布置這樣的作業(yè),我想英語離生活不會遙遠了。
此外,作業(yè)可以布置一些制作性的,如賀卡、英文手抄報、失物招領、招租、教室或實驗室規(guī)則等等,并提醒學生注意格式,更要注意真實性。過后還要作出評比,獎勵優(yōu)秀學生。通過豐富多彩的富有生活氣息的英語作業(yè),不僅鞏固了課堂所學,還提高了學習興趣。
四、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應用英語。
學生需要在生活實踐中習得英語,通過具體情境下的語言交流,把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機結合起來,不斷發(fā)展語言運用能力,并能學以致用。首先,學生很多時悶是在校園里度過的。在這個大家庭里,學生可以學習,生活,運動,可以結識很多朋友。因此,創(chuàng)設一個富有英語情趣的環(huán)境是很有必要的。比如設立英語角,英語學習園地,英語作文展,書法展,官賀卡制作展等,以班級為單位,定期出黑板報。開展英文小廣播節(jié)目,并播放學生喜愛的英文經典歌曲。在這樣的生活環(huán)境里,學生不斷受到英語的熏陶,學生能在娛樂和實踐中學英語,感受英語的魅力,充實學生的生活,增添人文氣息。其次,構建和諧愉快的家庭英語學習氛圍同樣很重要。如,在房間里擺放跟課本有關的物品,多看英語電視節(jié)目,如英語新聞,英語動畫片,英語競賽節(jié)目等,多積累英語單詞,增加詞匯量,等等??傊?,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機會,幫助學生拓寬學習空間,讓學生真正走向生活,用英語交流,營造家庭英語氣氛,增加學生學英語的興趣。
綜合上述,要想在初中英語課堂上滲透生活知識,作為英語教師,必須將課堂融入學生的真實生活,想辦法讓英語走進生活。尤其在我們邊遠地區(qū)的學校,在平時的教學中,更要鼓勵學生多學,多用,并能大膽用英語說,才能有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