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華市賓虹小學 葉 安
上一道色香味俱佳的營養(yǎng)“早餐”——古詩詞誦讀的情趣性策略探討
浙江省金華市賓虹小學 葉 安
在今天這樣一個娛樂至上的網(wǎng)絡(luò)時代,如何在晨誦中激發(fā)孩子對古詩詞的熱愛?又如何在晨誦中喚醒沉睡的經(jīng)典,使之對孩子當下的生命有直接的作用力?經(jīng)過探索與實踐,我為學生準備了一道營養(yǎng)早餐—— “與黎明共舞”
晨誦課程。
古詩詞 情趣 策略 時空對接 以己證詩 日誦日新
一日之計在于晨。營養(yǎng)師告誡家長:孩子的早餐要吃得像國王,合理的營養(yǎng)早餐會使孩子變得更聰明。當孩子們沐浴晨風來到學校,老師也該在晨讀時間為孩子們上一道色香味俱佳的營養(yǎng)“早餐”。
幾年來,我在班級實踐了“與黎明共舞”晨誦課程大餐。晨誦課程以當下的兒歌、優(yōu)美的兒童詩及古典詩詞為主要內(nèi)容。晨誦主要不在于記憶,而在于豐富兒童當下的生命,通過晨誦,既養(yǎng)成一種與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又能習誦、領(lǐng)略優(yōu)美的母語,感受詩歌所傳達的感恩及音樂感。
一頓營養(yǎng)充足的早餐不僅包括谷類、動物性食物、奶及奶制品、蔬菜和水果,也要有一定量的蛋白質(zhì)供給。同樣,晨讀首先得讓耳朵享受美好的聲音。
美好的聲音首先取決于聲音的“內(nèi)核”:你給學生讀什么?一些字是用眼睛來看的,一些字是用心來看的,而另外一些字,是需要出聲誦的。晨讀時,需要的是那些有節(jié)奏、有韻律,可吟,可朗誦的文章,聲音能從耳朵鉆入心中,如同一股泉水涓涓流淌。中華古詩詞,正是這樣的精神母乳。
當季蔬果當季吃:時空對接
任何時候,當季蔬果都是最營養(yǎng)、最健康的食品,經(jīng)典晨誦更是如此。古詩詞營養(yǎng)豐富,可它們誕生在遙遠的年代,沉睡在發(fā)黃的紙頁上。我們用什么樣的方式,才能感觸千百年前詩人的情懷?如何讓詩歌與孩子產(chǎn)生關(guān)聯(lián)?我們發(fā)現(xiàn),當孩子們與所學的古詩詞產(chǎn)生時空對接,就會對孩子有直接的作用力,孩子的生命(靈魂與精神)會因此充實而豐富。
怎樣實現(xiàn)時空對接?我們有過這樣的體驗:中秋的晚上,賞著又大又圓的明月,順口就會吟出“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若是漂泊他鄉(xiāng),會發(fā)出“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的感慨;品著母親路途遙遙送來的美食,在眼底淚花涌動的瞬間,一定會誦出“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詩句。是的,觸景生情,情從景生,情由境起。晨誦之前,老師要做的便是千方百計創(chuàng)這樣一個境,努力實現(xiàn)孩子們與古詩的時空對接。
另外,我們還開展了專題誦讀活動。如“可愛的家鄉(xiāng)金華—鄉(xiāng)情誦讀”:欣賞著家鄉(xiāng)的美麗風光,孩子們吟誦《題八詠樓》的聲音更亮了,晨誦課下,孩子們津津樂道的還是那一首首鄉(xiāng)情古詩……
自己動動手,飯菜最可口:以己證詩
《在農(nóng)歷的天空下》這本書中,常麗華老師真實地記錄了許多古詩教學的成功案例。其中,“以己證詩”的教學方法對我的啟發(fā)最大。所謂“以己證詩”,就是在體驗、印證詩詞所蘊含的思想情感時融入自己的體驗,跟自己的生命軌跡產(chǎn)生共振。
張志和《漁歌子》教學片段:
“同學們,你們能在感受這首詩詞中融入自己的體驗嗎?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瞧,春天來了,看到了嗎?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老師似乎就是這不愿回去的漁夫啊。在賓虹的教育生活,就是我的所有夢想,在這樣的夢想里,真正是斜風細雨不須歸。”
“這樣的生活,這樣的感受,同學們也曾有過嗎?”稍作停頓,幻燈片里,打出了我們的共同記憶。
“我們每天記錄《快樂晴雨表》,我們用筆寫下自己的心聲,每天我們互相聆聽著對方的聲音;也用文字,讓童年斑斕的色彩留在了自己的心靈深處。這時候的我們,就是——斜風細雨不須歸?!?/p>
“以己證詩”,把那些承載著詩人情感與智慧,契入兒童的生命,避免了孩子小和尚念經(jīng)式的讀背。我想,“以己證詩”就是小學生學習古詩詞最佳辦法之一?。?/p>
吃飯也好,學習也罷,重復總是容易使人生厭?!抖Y記》上有句話,叫“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對學生晨誦經(jīng)典的追求就是這樣:日日誦,日日新,日誦日新。
佳肴講究配色:形式多樣
菜肴的色與形,變化多樣的餐具,必能激起美好情感,增進食欲。晨誦強調(diào)吟誦玩味,直接用聲音來感受詩歌,品味詩歌。若想達到“日有所誦、水滴石穿”,必得注意形式變化,“日誦日新”。
讀:不管是個別讀,齊讀,接力讀,頂針讀,還是敲擊伴奏讀、搖頭晃腦讀,都要讀出古詩詞特有的節(jié)奏和音韻美。一般五言詩的停頓是二二一,七言詩的停頓是二二二一。
吟:誦古詩,平仄是繞不開的難題,對小學生我們只能深入淺出:平時讀的第一、二聲為“平”,第三、四聲為“仄”。但古詩中有一種叫“入聲”的,一律算“仄”。
對:為消除學生的疲憊感和倦怠心,有時會設(shè)計以詩對詩或以詩解詩的方式,以話劇的對白來讀,十分有趣。
唱:中國的詩與歌從他們產(chǎn)生的那一天起就密不可分?,F(xiàn)在為古詩譜曲的也很多。王菲的《水調(diào)歌頭》孩子們都耳熟能詳,谷建芬老師的古詩新唱更是紅了網(wǎng)絡(luò)……
美味需要佐料:興趣先導
有了熱愛,一切才有可能。
課前開心一刻:常給孩子講詩外故事或笑話。我們在誦讀過程中整理出96個詩外故事。在這些有趣的故事中,孩子們認識了屈原,李白,杜甫,熟悉了王維,白居易,蘇東坡,了解了李清照的生平,岳飛的悲壯,陸游的愛國……
引入對對子游戲:
我跟孩子們約定,想要開心玩對子得先專心誦晨詩。
有時,中飯吃紅燒肉,好,就對“紅燒肉”吧,沒想到孩子們張口即來:清蒸魚;白斬雞。在操場上,也出一個對子:踢足球?!按蜓摹保按魇骤C”,以“手”對“足”,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快哉,妙哉!
兒童健康專業(yè)委員會主任丁宗一曾提醒家長:“在寶寶進餐時,家長要注意創(chuàng)造積極的營養(yǎng)行為和營養(yǎng)氣氛,否則,再豐盛的菜肴也會讓孩子營養(yǎng)不良?!?/p>
走進餐廳不由自主被吸引:資源利用
廣播站——晨誦之聲:我校每周二、四中午為播“晨誦之聲”時段。廣播共分為三大板塊:分別是徜徉詩海、走近詩人、詩海拾貝。
校訊通——新父母晨誦:隨時向家長發(fā)送有關(guān)晨誦的信息,將家長的支持轉(zhuǎn)化為孩子前進的動力,為孩子的童年抹上另一筆生動的幸福!
暖色為主在浪漫氛圍中進餐:溫情“馴養(yǎng)”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首詩,也是一朵最絢爛的花。孩子過生日,精心選擇一首詩改寫后送給他,詩里嵌入孩子的名字。詩歌的意象,一定是符合孩子天性的。晨誦課上,全班為他吟誦這首屬于他的詩。可以想象,他多么激動??!老師的愛意和期望就由這首詩一點一點地滲進他的靈魂深處,并在他的心床上生根、發(fā)芽、開花……
朱光潛說:凡藝術(shù)家,都須有一半是詩人,一半是匠人。為了經(jīng)典詩詞成為學生精神生命成長的重要組成部分,讓我們把晨誦當成一門藝術(shù),努力追尋“匠人”的樂趣,更去體驗“詩人”的詩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