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評點者對小說命名的影響

      2016-04-13 08:41:24
      商丘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 2016年11期
      關(guān)鍵詞:奇書忠義三國志

      宗 立 東

      (上海師范大學(xué) 人文與傳播學(xué)院,上海200234)

      ?

      評點者對小說命名的影響

      宗 立 東

      (上海師范大學(xué) 人文與傳播學(xué)院,上海200234)

      小說命名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小說的作者和讀者都是影響小說命名的重要因素。而古代小說,特別是白話小說的評點者,一方面是小說的讀者,另一方面“評改一體”的古代小說批評,又使他們具有了小說作者的身份。這樣,評點者就成為影響小說命名的特別重要的因素。分析評點者對小說命名的影響,是研究小說命名影響因素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具體分析中,將按照評點者對小說命名影響程度的深淺、范圍的廣狹為劃分依據(jù),將其分為兩類:一是開整體小說之風(fēng)氣,二是抒單部名著之獨見。在每一部分的論述中,還將分析造成此種命名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以及闡明由此而產(chǎn)生的白話小說命名的諸多現(xiàn)象。

      評點者;小說命名;整體;單部

      古代小說的評點者由兩部分人組成,一類是底層文人,他們多具有良好的文化修養(yǎng),并將其所學(xué)用于所批之書中,故其比較重視小說的藝術(shù)方面。但其又多是科場失意、仕途坎坷之人,故其行為多是“發(fā)憤批書”,他們比較關(guān)注小說的思想主題,同時也將自己的人生體悟注入書中。所以,評點者之于其所評點的小說,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小說題目是小說的精神所在,更是他們仔細(xì)玩味和品評的部分,從中也更可以看出他們的身世寄予、文化修養(yǎng)、個人嗜好等。另一類評點者是書坊主,他們是古代小說,尤其是白話長篇小說傳播的重要參與者。為了打開銷路、占有市場、獲取利潤,利用評點的方式進(jìn)行促銷,也是他們常用的手段。小說題目是小說的招牌,在題目中直接以“評點”的字樣吸引讀者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一、開整體小說之風(fēng)氣

      在小說評點的過程中,無論是文人評點家,還是書坊主,都會形成各自的特點和慣用的方式。這些,都會明顯地體現(xiàn)在小說的命名上。如,文人評點家喜歡把自己的著作冠以“才子書”“奇書”,書坊主為了獲取經(jīng)濟(jì)利益而創(chuàng)造出獨家的評點方式——“評林”。并且,由于各自的需要,兩者又會相互借鑒。如文人以奇警之語以達(dá)暢銷,書坊主假借名公、評點之名——“假名”的方式進(jìn)行促銷。這些方式是小說評點經(jīng)常使用的方法,成為小說評點整體面貌的重要特征,具有整體性和普遍性。

      (一)“才子書”

      小說的評點者多是當(dāng)時的“奇士”“怪杰”,不拘于常情常理,且自命不凡。最早將所批之書冠以“才子書”的是金圣嘆。其將所批的《水滸傳》命名為《貫華堂第五才子書》。金圣嘆不啻是文壇“怪杰鬼才”,他的所為更是其文人做派的一種體現(xiàn)①。而由于原著的技壓群類,加之評點者的錦上添花,其書身價倍增,遂使“才子”之名也蔚然成風(fēng)。如《第二才子好逑傳》《三才子玉嬌梨》《四才子平山冷燕》《第八才子書花箋記》《第九才子書平鬼傳》,這樣“才子書”的名目之下,幾乎涵蓋了白話長篇小說所有題材。甚至出現(xiàn)以“才子”之名頭,取代原書之名,如《第一才子書》(《三國演義》)。而更值得注意的是,“才子”之名對“演義”的替代?!把萘x”在明清時期是對章回小說甚至是白話小說的統(tǒng)稱,是一個“類”的概念②,這樣,“才子書”也具有了“類”的含義和吸引力③。這也成了中國古代白話小說命名的重要現(xiàn)象之一。而且,“才子書”的稱呼,既可指小說的作者、評點者,也可指小說中的具體人物,而無具體定論。同時,“才子”多是作家對其所著之書的吹噓之詞,希圖所著之書的暢銷,所以多是附和“才子”之稱呼,故“才子”之名由多含品級評定的意味而俗化、泛化,這也造成了白話小說一書多名和名不符實的現(xiàn)象。

      (二)“奇書”

      在小說領(lǐng)域,較早提出“奇書”之說的是明代屠隆,在其《鴻苞·奇書》一文將文言小說稱為“奇書”④。之后的張無咎在《批評北宋三遂新平妖傳敘》中稱通俗小說為“奇書”⑤。而將通俗小說稱為“奇書”并產(chǎn)生較大影響的是馮夢龍,“昔棄州先生有宇宙四大奇書之目,曰《史記》也,《南華》也,《水滸》與《西廂》也。馮夢龍亦有四大奇書之目,曰《三國》也,《水滸》也,《西游》與《金瓶梅》也”[1]902。除原著的影響之外⑥,馮夢龍在通俗文學(xué)領(lǐng)域的巨大號召力,加之當(dāng)時的思潮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⑦,“奇書”之稱也名揚(yáng)天下。如《第一奇書》(《金瓶梅》)、《天下第一奇書》(《野叟曝言》)、《第六奇書玉瓶梅》?!坝捎谒阜Q的對象,是一色的現(xiàn)今所謂的章回小說,且都是其中出類拔萃者,具有區(qū)別于其他作品的共同特性,因而‘奇書’獲得了‘體’的資格”[2],成為一個時期內(nèi)對白話章回小說的代稱。而且,如《三國演義》既被稱為《第一才子書》,又被叫做“四大奇書第一種”,“奇書”“才子書”指同一本書,既是對原著成就的肯定,又是促銷的心理所導(dǎo)致,這也是白話小說命名的重要特點之一。而延至后期,如《后唐奇書蓮子瓶傳》、《龍?zhí)鄂U駱奇書》、《忠烈奇書》、《第一奇書鐘情傳》、《第一快活奇書如意君傳》、《第一奇書蓮子瓶》、《群英杰后宋奇書》、《醒世第二奇書》、《鐵冠圖忠烈全書》(又名《忠烈奇書》)等,雖亦多用“奇書”之名,但已不具有鑒定小說品級的作用,而單純是作者(書坊主、評點者)促銷的手段而已。同“才子書”一樣,“奇書”也呈俗濫的趨勢。

      同時,由于評點者個人的巨大影響,也使小說在命名上,多用其名號、堂號,如《貫華堂評點第五才子書》《皋鶴堂批評第一奇書金瓶梅》。同時,此種方式也成為書坊主命名其小說的重要手段(下文詳細(xì)論述)。

      (三)“評林”與“假名”

      文人評點與書坊主的小說評點幾乎是同時興起的。萬歷二十年(1592)余象斗刊刻出《新刻按鑒全像批評三國志傳》,這是小說批評史上首次標(biāo)出“批評”字樣。兩年以后,即萬歷二十二年(1594),余氏又刊刻出了《水滸傳評林》,這是“評林”字樣的第一次出現(xiàn)。而在《新刻按鑒全像批評三國志傳》中,“全像”與“評林”并列,且書中正文頁面分為三部分:上評、中文、下圖。與其后的《水滸傳評林》體式相同,此可看作是“評林”體式的先聲。之后,僅還有《新刊京本春秋五霸七雄全像列國志傳》(萬歷三十四年三臺館刊本)?!霸u林”雖是小說評點史上罕見的現(xiàn)象,僅見于明代余象斗的小說刊本之中,但其體式的影響非常深遠(yuǎn)和廣泛,而且標(biāo)志著評點類小說的一種模式?!霸u林”本來是指將評語“集之若林”,即集很多人的評點于一書,是書坊主開創(chuàng)的評點類書的樣式,其在評點史上具有重要意義。而細(xì)致翻閱余氏的這三種刊本,均非如此。其中,“評林”中未標(biāo)出其他評點者的姓名,僅在扉頁題署和“識語”中均署上了“書林文臺余象斗評釋”或“今余子改正增評”,可見所謂評點均是出自余象斗之手。那么,他在書名中標(biāo)出“評林”極可能是其招徠讀者的一種手段,而這種刊刻中的弄虛作假正是余氏刊本的常見現(xiàn)象。那么,“評林”無論是在評點史上,還是小說傳播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隨著小說評點的興起與繁盛,評點之書倍受青睞⑧,除書坊主親自評點⑨,假借知名評點家、文學(xué)名公之名來招攬讀者,也成為書坊主的營銷手段之一。其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假托知名評點者,將評點家的名字嵌入其書名中。如袁無涯刻本的《忠義水滸傳》題“李卓吾評”,萬歷四十三年(1615)龔紹山所刊《春秋列國志傳》為朱篁所評,書名卻題為《新鐫陳眉公先生批評春秋列國志傳》,“識語”宣稱:“本坊《新鐫春秋列國志傳批評》,皆出自陳眉公手閱,刪繁補(bǔ)缺而正訛謬,精工繪像,燦爛可觀”。據(jù)統(tǒng)計,假托李卓吾之名的最多有18種⑩,還有假托陳繼儒、鐘惺、楊慎、徐渭、湯顯祖、李漁等人之名的。第二種情況是,假稱有評點,實則無評點,如《新鐫評點畫圖緣小傳》《新鐫批評繡像三世報隔簾花影》等。所以,“托名”也是在評點之風(fēng)影響下,形成的小說命名的重要現(xiàn)象。而且,“托名”既指假托名公文人之名,也指假托評點之意。這也造成了通俗小說一書多名、版本復(fù)雜的現(xiàn)象,同時也是小說題名名不符實的原因之一。

      二、抒單部名著之獨見

      評點者在批書之時,或因生活感受不同,或因文化觀念不同,或因?qū)π≌f關(guān)注點的不同等,會有自己對小說獨特的見解。之后,通過小說評點的方式,來表達(dá)自己獨有的感悟與體會。而且,“批改一體”的小說評點模式,又使他們毫無顧忌地直接修改或更換原著的題目。通過這種一目了然的方式,可以直接感觸到評點家們各異的身世遭際、文化修養(yǎng)、個人目的。而且,著名評點家的思想也影響到與其所評之書相關(guān)的小說的作者,并在其小說命名上亦有體現(xiàn)。

      (一)身世遭際

      李贄《忠義水滸傳序》云:“《水滸傳》者,發(fā)憤之作也。蓋自宋室不兢,冠履倒施,大賢處下,不肖處上。馴致夷狹處上,中原處下?!薄皠t前日嘯聚水滸之強(qiáng)人也,欲不謂之忠義不可也。是故施、羅二公傳《水滸》,而復(fù)以忠義名其傳焉”。李贄從民族矛盾、忠奸斗爭的角度,贊水滸之忠義可嘉。大滌余人《刻忠義水滸傳緣起》亦云:“亦知《水滸》以招安為心,而名始傳,其人忠義也。施、羅唯以人情為辭,而書始傳,其言忠義也。所殺奸貪淫穢,皆不忠不義者也?!备侵赋鏊疂G之忠義在于以招安為終,以殺奸邪貪官為手段。而天海藏《題水滸傳序》中言“英雄豪杰,憤國治之不平,憫民庶之失所,乃崛起山東,烏合云從”,“彼蓋強(qiáng)者鋤之,弱者扶之,富者削之,貧者周之,冤屈者起而伸之,囚困者斧而出之。原其心雖未必為仁者博施濟(jì)眾,按其行事之跡,可謂桓文仗義,并軌君子”,可謂是水滸忠義之說的全面闡說。但有巨大影響的金批本卻改名為《水滸傳》,并且金圣嘆特意在《第五才子書施耐庵水滸傳·序二》中,細(xì)陳“乃謬加以忠義之目”,猛批“忠義之說”,言水滸為“天下之惡物,天下之所共棄也”,“若使忠義而在水滸,忠義為天下之兇物惡物乎哉?”“是故由耐庵之《水滸》言之,則如史氏之有《梼杌》是也”,等等,此類言論比比皆是??梢?,金圣嘆與前輩評點者的觀點大相徑庭,尤其與對他產(chǎn)生重要影響的李贄針鋒相對。

      金圣嘆生活在明末清初、易代戰(zhàn)亂之際的蘇州,是江南文人的佼佼者,而江南文人慣有的民族氣節(jié)、反清復(fù)明的思想,在他那里似乎沒有體現(xiàn)。這恰與他獨特的身世遭際有關(guān),是其親眼所見形成的特殊體會。崇禎四年(1631),張獻(xiàn)忠、羅汝才“就撫”于洪承疇,得到喘息后復(fù)反,進(jìn)入山西;崇禎七年,李自成等被圍于陜南車廂峽,偽降于總督山西河南五省軍務(wù)陳奇瑜。得陳奇瑜準(zhǔn)許,農(nóng)民軍才得出車廂峽?!凹闯鲭U,殺監(jiān)視官五十人”;崇禎八年,李自成對洪承疇“計窮乞撫”,得糧后,走漢中;崇禎十一年,張獻(xiàn)忠在谷城降于總理軍務(wù)熊文燦,同年羅汝才也降于熊文燦;至崇禎十二年,兩人復(fù)反,大破官軍,全國震動。即明政府的招安政策,總是被農(nóng)民軍利用,并因此牽連大量能臣武將。金圣嘆對江南起義軍出爾反爾、魚肉百姓、屠戮血腥的種種行徑,有切身的感受。而這些獨特的閱歷使得金圣嘆一方面對封建統(tǒng)治之昏庸深惡痛絕,另一方面對農(nóng)民起義也痛定思痛、毛骨悚然,故其形成了獨特的政治觀點。在評點《水滸傳》時,一方面揭示“亂自上作”,指出統(tǒng)治者的暴戾無能、魚肉百姓,另一方面又痛斥起義軍為“兇物”。“圣嘆批《西廂記》是圣嘆文字,不是西廂文字”(《讀第六才子書西廂記法》),小說亦然。這種矛盾的感情,很自然注入其所批之書中。

      (二)文化修養(yǎng)

      《西游記》產(chǎn)生后,陳元之《西游序》言:“其敘以為孫,猻也;以為心之神。馬,馬也;以為意之馳。八戒,其所八戒也;以為肝氣之木。沙,流沙;以為腎氣之水?!枪蕯z心以攝魔,攝魔以還理?!崩钯椩凇杜c西游記序》里說:“東生方也,心生種種魔生。西滅地也,心滅種種魔滅,然后有佛,有佛然后有經(jīng)耳?!痹诹钤凇段饔斡涱}詞》云:“魔非他,即我也。我化為魔,未佛皆魔”。評點者對《西游記》的評點,幾乎都集中于對該書“佛魔心性”的解讀,即以闡釋書中義理見長?!段饔斡洝返淖钤缈灸耸侨f歷二十年(1592)世德堂本,而早在正德年間王陽明的“心學(xué)”就已興起,延至后期“心學(xué)”又與“狂禪”相聯(lián)系。而更早的是自元朝始,官方雖大力提倡儒學(xué),但實際的朝野之間則是道佛并行。明初道學(xué)漸弱,而至明朝中期復(fù)又顯赫,后期皇帝所信非道即佛,三教的合流已經(jīng)成為整個歷史的發(fā)展趨勢,“心學(xué)”最終成為三教的結(jié)合點。這樣,元明是心學(xué)醞釀、成熟、獨立、壯大、繁盛的時期,心學(xué)是當(dāng)時之顯學(xué)。而陳元之將“心學(xué)”與陰陽五行之說結(jié)合,闡釋《西游記》;作為“心學(xué)”與“狂禪”代表的李贄,對《西游記》的解讀完全是從心魔關(guān)系入手;袁于令接受“陽明心學(xué)”,特別是深受李贄思想的影響,其對《西游記》的解釋,幾乎就是李贄思想言語的翻版。那么,評點者在對小說進(jìn)行評價的時候,自身所受的文化熏陶、自己的文學(xué)修養(yǎng),都會對他的小說觀點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后至清初,此種傾向日重,且所闡釋之義理愈加紛繁。如汪象旭、黃周星的《西游證道書》用來說明《西游記》為“證道”之書;張書紳在《西游記總論》論其:“只是教人誠心為學(xué),不要退悔”;陳士斌的《西游記原旨序》又云其“三教一家之理,性命雙修之道”;等等。評點者都以闡釋此書的主旨為目的,而其闡釋完全根據(jù)一己之理解,甚至脫離小說文本,有牽強(qiáng)附會之嫌。

      隨著文人參與小說評點程度的加深,個人因素影響的程度也愈加顯豁,而文人自身的思想意識、文化修養(yǎng)就成為影響其小說評點的重要因素。文化修養(yǎng)的深淺不一、專攻不同,形成其不同的世界觀、人生觀,這也促使其對小說的理解迥異。而他們在命名中突出“證道”“原旨”“新說”之類,一方面是證明自己之見的正確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評點者多樣化的文化底蘊(yùn)。所以,文化修養(yǎng)成為影響小說命名的因素之一。

      (三)個人目的

      《三國演義》的嘉靖本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小說命名中突出“通俗”二字。蔣大器在《三國志通俗演義序》云:“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事紀(jì)其實,亦庶幾乎史。蓋欲讀誦者,人人得而知之,若詩所謂里巷歌謠之義也?!睆埳械略凇度龂就ㄋ籽萘x引》云:“故好事者,以俗近語,檃栝成編,欲天下之人,入耳而通其事,因事而悟其義,因義而興乎感,不得研精覃思,知正統(tǒng)必當(dāng)扶,竊位必當(dāng)誅,忠義孝節(jié)必當(dāng)師,奸貪諛佞必當(dāng)去;是是非非,了然于心目之下,裨益風(fēng)教,廣且大焉,何病其耶贅?”二者都對其易于流傳、便于教化的“通俗性”優(yōu)點,大加贊賞。但毛氏父子的評點本改名為《三國志演義》,力去其“通俗”二字,意在表明毛氏之本與“俗本”之不同。毛宗崗在《三國志演義·凡例》中,稱“俗本”的詞語“齟齬不通”“冗長”“復(fù)沓”,“紀(jì)事多訛”、事“闕而不載”,提綱“參差不對”“雜論無章”,從言語措辭、敘事解構(gòu)、宗旨命意等諸多方面累計十余條,將其批得體無完膚。而毛氏如此惡批“俗本”,并著意更改書名,其目的無非是推崇自己的“評本”,令其書在傳播中暢銷。但值得注意的是,毛氏父子的做法不同于書坊主單純的謀求經(jīng)濟(jì)利益的目的。

      毛氏父子是學(xué)養(yǎng)豐厚的文人士大夫,他們的評點動機(jī)更多的是“批書自娛”“自我寄托”,更改書名更多的是標(biāo)新立異、引人矚目,達(dá)到著書立說的目的。這從《三國志演義》的評點者題名中,亦可得到印證。雖然評點本的題名歷來不一,但毛氏父子始終承認(rèn)其書與自己有密切的關(guān)系,大都直言此即自己所評。如醉耕堂本封面刻“聲山別集”,正文題“蘢苑毛宗崗序始氏評,吳門杭永年資能氏評定”;乾隆三十四年世德堂本題“毛聲山評三國志”;清大魁堂本扉頁上欄題“金圣嘆外書”,右題“毛聲山評點三國志”;同治二年聚盛堂本題“毛聲山評點三國志”等。雖然毛氏父子也有假托金圣嘆之嫌,但這與書坊主倚仗名公名號的做法完全不同,這更可以從后來背師逆徒的事件中得到印證。當(dāng)著作權(quán)受到侵犯時,毛氏父子急于利用各種方法和途徑來澄清他們才是此書的真正作者,這足以說明在名利之間,毛氏父子更在乎“著書立說”“評書留名”。所以,個人目的也是影響小說命名的重要因素。

      (四)名家影響

      李卓吾強(qiáng)調(diào)“發(fā)憤批書”,而后,“四大奇書”的評點將之發(fā)揚(yáng)光大,并成為最完美的體現(xiàn)者。著名評點家對所批之書的獨特講解,也對后世文人的創(chuàng)作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并直接體現(xiàn)在他們對自己所著小說的命名上。小說《三續(xù)金瓶梅》又名《小補(bǔ)奇酸志》,作為《金瓶梅》的續(xù)書,作者深受張竹坡《竹坡閑話》中“奇酸”說的影響。張竹坡在《批評第一奇書<金瓶梅>·凡例》中,作《苦孝說》云:“一曰含酸,再曰抱阮,結(jié)曰幻化,且必曰幻化孝哥兒,作者之心,其有余痛乎;則《金瓶梅》當(dāng)名之曰‘奇酸志’、‘苦孝說’?!碧岢觥捌嫠帷薄翱嘈ⅰ币徽f,成其一家之言。而清代訥音居士在《三續(xù)金瓶梅自序》言:“續(xù)一部艷異之篇,名《三續(xù)金瓶梅》,又曰《小補(bǔ)奇酸志》,共四十回。補(bǔ)其不足,論其有余”,意欲“補(bǔ)其不足”之處恰是補(bǔ)“奇酸志”一說。那么,續(xù)書作者繼承張竹坡之思想,在其命名上一目了然。而俞萬春給自己的《水滸傳》續(xù)書起名為《蕩寇志》,除了受自身經(jīng)歷的影響,不能不說受金圣嘆“惡其忠義”的影響。俞萬春在《蕩寇志緣起》里說:“耐庵之有《水滸傳》也,盛行海隅……原夫耐庵之本旨,極欲挽斯世之純盜虛聲,籠絡(luò)駕馭之術(shù)。特不明言其所以然,僅從詭譎當(dāng)中,盡力描寫,以待斯人之自悟,充是意也……嗣因圣嘆出,不憚煩言,逐層剔刷,第詐偽之情行雖顯,而奸徒之結(jié)未詳……出其先人《蕩寇志》遺稿……覺其發(fā)微摘伏,符合耐庵?!边@段序言說出了正統(tǒng)觀念對《水滸傳》的認(rèn)識,以及對其評點之書和續(xù)書的評價,它一方面說明了金圣嘆“惡其忠義”之說有著廣泛的社會認(rèn)同,另一方面也印證了俞萬春對金氏思想的承襲。是書也正是接續(xù)“腰斬”本的七十回《水滸傳》而寫,小說的結(jié)局是張叔夜設(shè)計俘獲宋江全伙,并將其斬盡殺絕。小說又名《結(jié)水滸傳》,“結(jié)”圣嘆之所“未結(jié)”。承上所言,《西游記》的評點強(qiáng)調(diào)意旨的探求,《東游記》又名《西游記釋喻》,作者在書中第二十四章自言“則《西游》《東游》其心一也”,足見評點之影響?!稈喵榷貍悥|度記》又名《續(xù)證道書東游記》,則是更有力的證明。再從四部書的類型來看,評點者的影響不僅在所批之書的續(xù)書,更有承此觀念而另著新書者。從此類書名中,更可見古代小說評點自身的獨特價值。

      三、結(jié)語

      無論是開整體風(fēng)氣的廣泛號召力,還是抒單部名著的深遠(yuǎn)影響力,評點者對小說命名的影響都是巨大的。在創(chuàng)作和接受中,具有特殊身份的評點者,是促使通俗小說形成一書題名眾多、題名修飾五彩繽紛等小說命名特色的重要因素。

      注 釋:

      ①羅書華《章回小說的命名和前稱》:“當(dāng)初金圣嘆將自己所品評的《離騷》、《莊子》、《史記》、杜工部詩、施耐庵《水滸傳》、王實甫《西廂記》號稱為世間‘六才子書’時,只不過是以他慣用的故作驚人之語,表達(dá)了對這些作品的獨特評價和傾倒之情?!?/p>

      ②參考譚帆:《中國古代小說文體文法術(shù)語考釋》中的《“小說”考》和《“演義”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

      ③羅書華《章回小說的命名和前稱》:“‘才子書’從一個跨文類的隨意稱呼,一變而成眾多小說家、出版者都愿聚于其名之下的相對穩(wěn)固的優(yōu)秀小說通名,其間也許包含了豐富的文化信息,要深入地理解章回小說,當(dāng)然不能不注意到這個獨特的稱呼?!?/p>

      ④《鴻苞·奇書》言:“《山海經(jīng)》、《穆天子傳》、東方朔《神異經(jīng)》、王子年《拾遺記》、葛稚川《抱樸子》、梁四公譚九州之外,陶弘景《真浩》,此至人得道通明徹玄神明而照了者也。鄒衍譚天,劉向傳列仙,郭子橫《洞冥》、張華《博物》、任肪《述異》、段成式《酉陽雜組》,此文士博學(xué)冥搜、廣采見聞而記載者也。奇書一耳,其不同如此,具眼者不可不知也。”

      ⑤《批評北宋三遂新平妖傳敘》云:“小說家以真為正,以幻為奇。然語有之:‘畫鬼易,畫人難。’《西游》幻極矣,所以不逮《水滸》者,人鬼之分也。鬼而不人,第可資齒牙,不可動肝肺?!度龂尽?,人矣,描寫亦工,所不足者幻耳。然勢不得幻非才不能幻,其季孟之間乎?嘗辟諸傳奇:《西游》,則近日《牡丹亭》之類矣。他如《玉嬌梨》、《水滸》,《西廂》也;《三國志》、《琵琶記》、《金瓶梅》另辟幽蹊,曲終奏雅,然一方之,一家之政,可謂奇書,無當(dāng)巨覽,其《水滸》之亞乎”。

      ⑥(清)盧聯(lián)珠《第一快活奇書序》:“《三國》之譎、《西游》之幻、西廂之蕩、《水滸》之俠?!?/p>

      ⑦王陽明的“心學(xué)”大行于世,李贄等人對通俗文學(xué)的大力推崇,通俗小說得到前所未有的追捧。

      ⑧盛于斯《休庵影語·西游記誤》指出:“讀者又矮人觀場,見某老先生名諱,不問好歹,即捧諷之?!?/p>

      ⑨據(jù)譚帆《古代小說評點簡論》一書統(tǒng)計,書坊主直接參與評點,并標(biāo)明姓名的僅見五例:余象斗的《三國演義》《水滸傳》《春秋列國志》;夏履先的《禪真逸史》《禪真后史》《掃魅敦倫東度記》;筆耕山房主人的《宜香宜質(zhì)》《弁而釵》《醋葫蘆》;袁無涯托名李贄評點的《新鐫李氏藏本忠義水滸傳》;陸云龍自評自編的《魏忠賢小說斥奸書》《型世言》。

      ⑩參考宋莉華《明清時期的小說傳播》一書,作品有《三國志演義》《忠義水滸傳》《西游記》《殘?zhí)莆宕费萘x傳》《武穆精忠傳》《七十二朝人物演義》《繡榻野史》等。

      [1](清)李漁.三國志演義序[M]//歷代小說序跋集.丁錫根,編.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96.

      [2]羅書華.章回小說的命名和前稱[J].明清小說研究,1999(2).

      【責(zé)任編輯:郭德民】

      2016-06-26

      宗立東(1986—),男,黑龍江綏化人,博士生,主要從事明清文學(xué)研究。

      I206.4

      A

      1672-3600(2016)11-0054-05

      猜你喜歡
      奇書忠義三國志
      奇書駿馬佳山水
      少年文藝(2022年4期)2022-05-12 00:21:17
      第二十七回 多行善事誤會消 獲贈奇書樂逍遙
      第二十七回 多行善事誤會消 獲贈奇書樂逍遙
      趣味(語文)(2021年11期)2021-03-09 03:11:28
      傳話游戲
      稱象
      大話三國志
      這條忠義街
      抱樸立新 德行忠義——江陰市立新中心小學(xué)“新忠義的力量”少先隊活動掠影
      少先隊活動(2018年8期)2018-12-29 12:15:38
      《三國志演義》的“知遇”之感
      名作欣賞(2017年25期)2017-11-06 01:40:12
      給您推薦兩部值得珍藏的寶貴醫(yī)書·博學(xué)奇書
      湘潭县| 辽阳市| 关岭| 石首市| 蒙城县| 盐津县| 绵竹市| 且末县| 宁河县| 金门县| 凉山| 都昌县| 禹州市| 新河县| 麻栗坡县| 怀柔区| 吉首市| 顺义区| 聂拉木县| 资讯 | 冕宁县| 永靖县| 句容市| 陆河县| 泗水县| 嘉义市| 班玛县| 铁岭县| 周至县| 黄石市| 繁峙县| 新蔡县| 盐源县| 金华市| 神木县| 克什克腾旗| 娱乐| 尼玛县| 洛隆县| 大荔县| 金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