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飛鶴(靖遠煤業(yè)集團康復醫(yī)院,甘肅 靖遠 730913)
?
靖煤集團煤礦職工乙型肝炎病毒攜帶的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
高飛鶴
(靖遠煤業(yè)集團康復醫(yī)院,甘肅靖遠730913)
摘要:乙肝病毒(HBV)在我國的感染率較高,達到7.18%[1],乙型肝炎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靖煤集團職工眾多人口密集,為了職工健康和做好乙型肝炎的防治工作、監(jiān)測和明確靖煤集團職工乙肝病毒(HBV)攜帶的情況,靖遠煤業(yè)集團康復醫(yī)院在2015年對靖煤集團2600名煤礦職工進行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檢測。采用酶聯(lián)免疫法(ELISA)[2],在2015年對靖煤集團2600名煤礦職工進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檢測。2015年靖煤集團煤礦職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陽性率為4.15%,低于7.18%的全國水平;30歲以下年齡組陽性率明顯低于30歲以上年齡組;男性陽性率高于女性。靖煤集團煤礦職工乙型肝炎病毒攜帶狀況與當前全國的現(xiàn)狀相比,HBsAg陽性率低于全國的平均水平,且隨著職工年齡減小,陽性率在逐漸降低。為了企業(yè)的發(fā)展和職工的健康,繼續(xù)加強乙型肝炎的防治工作。
關鍵詞: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陽性率;煤礦職工;防治
1.1資料來源
2015年靖遠煤業(yè)集團康復醫(yī)院對靖煤集團公司2600名煤礦職工進行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檢測,其中男性2195人,女性405人。
1.2試劑與方法
采用上??迫A生物工程實業(yè)有限公司生產的HBsAg診斷試劑盒(酶聯(lián)免疫法),空腹采集靜脈血3~5mL,嚴格按照說明書操作。
1.3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統(tǒng)計軟件對結果進行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2015年靖煤集團職工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陽性率分布(見表1)
表1 2015年靖煤集團職工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率分布
監(jiān)測總人數2600人,陽性人數108人,陽性率4.15%。20歲以下年齡組陽性率0.68%為最低,51~60歲年齡組陽性率5.51%為最高,21~30歲年齡組的陽性率明顯低于31~40歲年齡組。從統(tǒng)計來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率隨著職工年齡減小而降低,各組之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11.421 P=0.044)。
2.22015年靖煤集團職工不同年齡、性別職工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率分布(見表2)
表2 2015年靖煤集團職工不同年齡、性別職工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率分布
被監(jiān)測職工男性2195人,陽性率4.56%,女性405人,陽性率1.78%,男性陽性率明顯高于女性。各年齡組男性陽性率均高于女性,男女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5.719.P=0.017)男性組以51-60歲年齡組陽性率最高,女性組則以41-50歲年齡組陽性率為最高,男性和女性的陽性率均隨著年齡的減小而呈明顯降低趨勢。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傳染病之一,傳播途徑有血液、母嬰、性接觸、密切接觸等[3~6]。據衛(wèi)生部2008年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我國有約9300萬的乙肝病毒攜帶者,乙肝預防控制工作仍然面臨嚴峻形勢2015年靖煤集團煤礦職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陽性率為4.15%,低于2008年衛(wèi)生部公布的7.18%的全國平均水平,也低于全國15~59歲人群8.57%的水平,男性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陽性率高于女性,且人群隨著年齡減小HBsAg的陽性率有明顯降低的趨勢。
靖煤集團公司非常重視職工健康情況,每年都給職工定期做體檢,督促職工注射乙肝疫苗,加之礦區(qū)的衛(wèi)生狀況逐年改善、職工的工作條件和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這是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率相對較低的重要原因。
本次調查中,30歲以下職工陽性率明顯低于30歲以上年齡組,這和國家1992年將乙肝疫苗納入免疫規(guī)劃管理密切相關[7],這個年齡段的大多數職工在小時候就注射了乙肝疫苗。本次調查的另一個現(xiàn)象是男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率高于女性,這可能與男性工作環(huán)境和生活習慣有關,男職工的煤礦工作特點使其比女職工容易造成皮膚破損,這會增加乙肝病毒感染機會,男職工在外聚餐機會也較女職工多。
靖煤集團的乙肝防控現(xiàn)狀也不容樂觀。加強預防保健宣傳教育、督促Anti-HBs陰性的職工盡快注射乙肝疫苗、加強勞動保護、進一步做好衛(wèi)生管理和宣傳工作,增強職工的個人防護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和生活習慣等是行之有效的降低乙肝病毒攜帶率的措施,維護好職工健康,以謀求企業(yè)更大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衛(wèi)生部.全國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J].中華醫(yī)學信息導報,2008,10.
[2]吳愛武,劉文恩,孫自鏞,等.臨床微生物與檢驗實驗指導[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135-136.
[3]周正任,李凡.醫(yī)學微生物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
[4]李占軍.23936例健康人群HBsAg檢測報告[J].鐵道疾病控制雜志,2001,3(3):187.
[5]駱抗先.乙型肝炎基礎與臨床[M].北京;中國人民軍醫(yī)出版社,1997,49-53.
[6]翁心華,張繼明.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學和防治現(xiàn)狀[J].胃腸學,2002,259.
[7]胡遠順,龔國富,夏紅梅,等.從高考體檢中分析乙肝免疫接種實效性[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07,45(14):87,131.
[8]Dienstag JL.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J].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08,359(14):1486-1500.
[9]DandriM,VolzTK,Luetge hetmann M,etal.Animal models for the study of HBV replication and its variants[J].Journal of Clinical virology,2005,34(1):S54-S62.
中圖分類號:R44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