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希琳
“回報祖國”,當這條鄭家家訓從有點娃娃臉的鄭志剛嘴里說出來時,讓人感覺不到一絲違和感。盡管13歲就留學美國的他現(xiàn)在仍時不時冒出幾個英文單詞,但他的普通話和剛回國時相比,已經有相當大的跨越。說中國話、做中國事,這位新一代年輕商界領袖正在積極布局中國文創(chuàng)產業(yè)市場,用他的K11王國驗證著對自己和對中國市場的信心。
在這個人人都給自己貼標簽的時代,作為香港珠寶大王鄭裕彤的長子嫡孫,鄭志剛極力想要去標簽化。
貼在鄭志剛身上的標簽有很多,作為新世界集團的第三代接班人、周大福的第四代接班人,他身兼數職:周大福珠寶集團有限公司執(zhí)行董事、新世界發(fā)展有限公司執(zhí)行副主席兼聯(lián)席總經理、新世界中國地產有限公司執(zhí)行董事、新世界百貨中國有限公司執(zhí)行董事、佐丹奴國際有限公司及現(xiàn)代傳播控股有限公司非執(zhí)行董事。在這些公司職務之外,他同時擔任中華全國青年聯(lián)合會和中央企業(yè)青年聯(lián)合會的副主席,其在文化和慈善領域的頭銜更是數不勝數。
而最令他享受的標簽是創(chuàng)業(yè)家,因此他很看重K11創(chuàng)辦人及主席、K11藝術基金會創(chuàng)辦人這兩個身份。在這個萬事謀求轉型的時代,K11,是他賦予這個百年家族的新生力量。
提出博物館零售概念
傳統(tǒng)零售業(yè)漸漸萎縮的營業(yè)額給人以日漸凋零之感。盡管線上和線下兩派依然在打口水仗,但事實證明,單純的線上或者線下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新一代消費觀念的需求。體驗必不可少,便捷亦不可或缺,但在商場同質化的今天,什么樣的商業(yè)模式更具魅力?
這是鄭志剛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破題之路也頗有一種水到渠成的意味。13歲時,鄭志剛被送往美國讀書,4年后他憑著自己的成績考入哈佛大學學習東亞文學,從此開始了文藝青年式的學習路。大學畢業(yè)之后,鄭志剛又前往日本在斯坦福大學京都研究中心學習文化藝術。這段文化之旅不僅塑造了他獨立的人生觀、世界觀,更是對日后的從商之路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為什么不把文化和商業(yè)進行有效結合呢?”2008年,在回到家族集團工作兩年后,28歲的鄭志剛開始創(chuàng)立以人文、自然、藝術為核心的K11品牌,以內地為基礎、香港為窗口,實現(xiàn)中國當代藝術的國際化展現(xiàn)和公眾普及,親手打造中國文化藝術的國際新生態(tài)。
對東方文化飽有興趣的鄭志剛一直試圖將“高高在上”的藝術推向普羅大眾。他找到的最好渠道就是將其和商業(yè)結合起來。
“當時傳統(tǒng)零售給人的感覺整體上是沉悶的,消費者所到之處都是同樣的購物中心和同樣的品牌,同質化十分嚴重?!贝藭r日益年輕化的消費者開始對商場有自己的看法。看到這種現(xiàn)狀,盡管K11理念在推出之初備受質疑,但同為80后的鄭志剛依然堅信,文化和商業(yè)相結合的遠景最具可持續(xù)性。
2009年,鄭志剛提出博物館零售概念——Museum Retail,“你不單單會覺得這是一個購物中心,也是一個文創(chuàng)之地。K11不是一個地產項目,更不只是一個Mall,其中包括購物中心、寫字樓、K11藝術品商店、K11設計店、K11設計師精選服飾店等,未來還會有服務式公寓。”鄭志剛說,80后、90后是主要的客戶群,因為這一群人越來越有品味,有消費力,他們身處互聯(lián)網時代而更加全球化,對自己的思維方式有強烈的自我感應。
“我沒有參考任何人,一開始可能不會完美,但是不完美恰恰代表著這是最新的。”2009年首個K11購物中心出現(xiàn)在香港尖沙咀,耗資30億港元。盡管當時K11的理念仍待完善,但一推出便帶動了近乎100%的營業(yè)額增長。
這吸引了一批模仿者。2009年其他香港周邊的購物中心也開始一窩蜂地做藝術展覽,但都難以復制K11的內涵。
“他看到我們成功,但是他不明白為什么。你以為擺幾件藝術品就可以帶來客流量嗎?我是用創(chuàng)辦人的這種試圖影響世界、推動社會的原解和商業(yè)模式進行結合。”鄭志剛說,不明白其中的文化精神,就很難理解這種模式的奧秘。
2013年6月,K11模式成功推向內地。上海K11在2014年舉辦了莫奈作品展,2015年舉辦了“跨界大師·鬼才達利”展,中國當代藝術展“上海風光”與中國新銳藝術家展覽“你之超現(xiàn),我之現(xiàn)實”與之同場舉行。這為K11帶來了顯著的客流量增長,僅達利這場展覽就吸引了35萬人。
據鄭志剛介紹,2015年上海K11提升了30%營業(yè)額,短時間實現(xiàn)了月度百萬客流量;香港與上海K11共同培育了約1.8萬名金卡會員和200名黑卡會員,從全部客流來看,每個人的消費額都有30%至40%的增長;香港K11出租率接近100%,營業(yè)額按年上升11%,每月平均客流量超過130萬人次。
為K11貢獻出如此亮眼數據的,都是有消費力的時尚達人,以本地高消費年輕客戶群為主。在上海K11,要成為金卡會員一次性消費5000多元即可,而只有一年消費累計30萬元以上才可成為黑卡會員。
“上海的K11非常成功,上海的K11是整棟樓,上面是藝術俱樂部,中間是K11文創(chuàng)辦公樓,下面是博物館零售部分,最底層是3000平方米的美術館,是真正的美術館,和MOMA、蓬皮杜都是沒有分別的?!彪S著K11不斷在內地多點開花,鄭志剛的K11理念也更加成熟,在藝術和商業(yè)之間找到了更好的平衡點,不斷孵化出一些新的東西,“到2020年,要有16個K11在全國遍布”。
中國當代藝術的孵化者
建立一個推動中國當代藝術文化發(fā)展的生態(tài)圈,讓中國當代藝術更為國際化、大眾化,是K11最大的使命。與其說K11在賣文化,不如說K11在為消費者提供一段獨特的文化旅程。
在鄭志剛看來,當代中國藝術正是新一代中國的軟實力所在,這種當代文化是和現(xiàn)在的生活接軌的,不僅容易引起人們的共鳴,也容易和世界接軌。
而他的身份,確實更適合擔任這一角色?!耙驗槲掖碇乱淮南敕?、希望、態(tài)度和聲音。我是中華全國青聯(lián)副主席和中央企業(yè)青聯(lián)副主席,是和新一代一起成長的,也希望能和他們攜手邁上國際舞臺?!币驗橥瑫r擔任天津市政協(xié)委員,他一直在關注文化振興和藝術繁榮,努力推動中國當代藝術國際化,向國際社會展示中國文化藝術的繁榮與成就,發(fā)出中國的聲音。
而他在國內外文化機構間的熱情耕耘,更讓其在推廣中國當代文化時具備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作為擔任英國皇家美術學院、英國泰特美術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法國蓬皮杜藝術中心委員的他,在國內外藝術領域間搭建了一個生態(tài)平臺,與巴黎東京宮、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及The Armory Show、倫敦當代藝術學院、北京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等機構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
2010年,鄭志剛創(chuàng)辦了K11藝術基金會?;饡c蓬皮杜藝術中心合作研究中國當代藝術發(fā)展現(xiàn)狀,促進國際對中國文化藝術的深度關注與認同。鄭志剛每年會策劃100場以上的文化藝術展覽,目前已經培養(yǎng)了超過50多名中國當代新銳藝術家,成為當代中國藝術新生代的代表人物。
在努力推動當代中國藝術國際化的同時,鄭志剛也在積極向中國的普羅大眾推廣國內外藝術,他要讓這些藝術更加接地氣。
“未來對中國來說,最重要的是軟件,也就是內容。內容只有和受眾建立起連接,才是好的內容,才有正能量。就好比一杯茶,如果有回味你才會覺得不錯,還想再喝。不能讓人回味的東西,就不是最成功的內容?!被谶@種想法,鄭志剛賦予K11一個新的商業(yè)模式——Social Innovation,即社會創(chuàng)新,在讓社會得益的同時,也讓自己的商業(yè)模式是可持續(xù)的,在未來十年和二十年能夠一直推動下去。
鄭志剛要讓這些藝術更加接地氣?!氨热琮埖膫魅诉@一點,就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表達,用當代的方法更容易被接受,如果只是講孔子的學說,就需要受眾對儒學有一定的興趣,所以用當代的東西傳播文化藝術,引起共鳴感,是最重要的?!?/p>
“K11不是一個畫廊,不買賣任何藝術家的畫,K11的遠景是給普羅大眾一個創(chuàng)意之旅,實現(xiàn)一種精神上的體驗、文化上的欣賞,你不一定很熟悉每個派別的藝術,但是在學習、探索、挖掘的過程中,你會覺得溫馨、充滿驚喜,所以K11就意味著你的想象?!?/p>
而他試圖打造的是藝術界的阿里巴巴?!拔覀兪蔷€上線下結合起來,線下有K11實體店,線上我們新推出了設計師平臺,好像阿里巴巴?!边@里是藝術家群體爭相進入的領地,因為實現(xiàn)了藝術和技術最好的融合。
“只有親身嘗試過,你才知道K11是什么?!彼f的這句話,本身就具有無窮吸引力,不僅對于消費者,對于全身充滿文化細胞的藝術青年來說,同樣如此。
具有感召精神的創(chuàng)客
在鄭志剛身上,你能同時看到兩種非常突出的特質,一是謙遜,二是夠膽。正是這兩種特質,塑造了一位頗具人格魅力的創(chuàng)客。
2008年,盡管當時香港經濟受到世界金融危機的波及,但鄭志剛還是勇敢地推出這個新的商業(yè)理念——K11。
“創(chuàng)業(yè)的時候是28歲,正是最好的年紀,因為累積了一定經驗,同時又夠膽,青春的激情尚未被磨退。一旦失敗,很多人會批評你、笑話你,但因為我比較獨立,不認輸,所以很堅定地朝這個方向走下去?!奔幢阍诋斈隂]有人講藝術衍生品,在大家看來不知所云,但鄭志剛的獨立精神,讓他走出了流言蜚語的困擾。
13歲那年,鄭志剛就獨立前往美國學習,十年時間里,沒有親戚相伴,沒有家族圍繞,有的只是獨立的生活起居和不斷的自我塑造。童年和青年時代的獨立,讓他坐言起行。這對他的創(chuàng)業(yè)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即便在如今中國經濟形勢不甚樂觀的情況下,他依然堅定地挺進中國內地市場。“我非??春脟业慕洕l(fā)展形勢,從2008年到現(xiàn)在,對國家都非常有信心,我父親是,我也是,因為改革的方向是好的,例如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的相關政策,這對我來說是非常好的一次發(fā)展機會?!编嵵緞偸冀K銘記爺爺告訴他的家訓——謙遜、低調、回報祖國。
原創(chuàng),是他屢次提及的關鍵詞?!拔覀?yōu)槭裁匆欢ㄒ截悋獾陌l(fā)展經驗,為什么不能原創(chuàng)?”如今漸漸成熟的K11受到國內外媒體的稱贊,在他看來這就是正能量,好的東西會引領這個市場的走向。
回顧這段創(chuàng)業(yè)之旅,鄭志剛說創(chuàng)業(yè)最重要的就是抓好一個團隊。“簡單來說,就是讓團隊每一個成員都理解你的原意,融入到企業(yè)文化中,讓他們分享你的遠景規(guī)劃?!痹谶@8年中,鄭志剛一直以身作則感召著員工,做員工的榜樣,勤懇而有規(guī)劃。
由于身兼數職,他每天都在奔波,帶著富三代的責任和創(chuàng)一代的熱情。一半時間留在香港,另一半的時間在內地和國外。從地產、零售到投資、酒店等,幾乎每個板塊的業(yè)務都要他親自敲定。
在他的帶領下,新世界百貨和地產都踏上了轉型的步伐,周大福今年也創(chuàng)造了60%以上的同比增長率。
守住傳統(tǒng)業(yè)務的同時,他還要花時間研究新的品牌,因為世界永遠在變。今年4月,他即將推出一個新的品牌,是針對小康社會的兒童品牌,這個品牌將智能教育、兒童教育、零售、體驗以及主題樂園結合起來,在全球是第一個。
由此可見他的創(chuàng)新力在商業(yè)方面的厲害之處?!拔覀冇肋h都是社會創(chuàng)新+商業(yè)模式結合起來的一個新模式?!痹谒磥磉@種發(fā)展模式最具可持續(xù)性,對顧客的粘性最大,而不是所謂的炒作口號。
在這個一提富二代、富三代就是緋聞的年代,鄭志剛力避緋聞,而是要做富三代中的精神領袖,成為社會創(chuàng)新的商界擔當。“我需要學習的地方也有很多,所以要不斷接觸新東西,時間都被占用得很滿?!边@樣的鄭志剛無疑是緋聞的絕緣體,在眾富家子弟中獨具踏實沉穩(wěn)的定力。
“只要你夠謙虛,別人就愿意成就你?!?6歲,這在商界正是蓄勢待發(fā)的年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