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靜,孫 志,沈素娥,孫郁婷,侯玉昆,李 朕,劉海燕
(1.解放軍第四五四醫(yī)院康復理療科,南京 210002;2.南京中醫(y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yī)學院,南京 210023)
溫針灸對坐骨神經離斷大鼠術后神經功能康復的影響*
蘇 靜1,孫 志2,沈素娥1,孫郁婷1,侯玉昆1,李 朕1,劉海燕1
(1.解放軍第四五四醫(yī)院康復理療科,南京 210002;2.南京中醫(y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yī)學院,南京 210023)
目的:評價溫針灸對經顯微手術修復的完全離斷周圍神經的功能康復作用。方法:將大鼠坐骨神經橫斷,經顯微手術縫合后在電針基礎上加入溫針灸療法,觀察大鼠坐骨神經功能指數(SFI)、運動神經傳導速度(MNCV)、腓腸肌濕重的變化,并與單純電針組、模型組和正常組比較。結果:與模型組比較,單純電針組和溫針組各項指標均明顯改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雖然溫針組各項指標均優(yōu)于單純電針組,但經統(tǒng)計學檢驗2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溫針灸對周圍神經完全離斷經顯微手術修復后的功能康復作用并不明顯,但有必要繼續(xù)深入研究。
溫針灸;坐骨神經離斷;神經功能恢復
周圍神經完全離斷經顯微手術修復后仍會存在肌肉萎縮、感覺喪失等癥狀,術后的神經功能康復一直是康復醫(yī)學的難點,屬于中醫(yī)“筋傷”“痿證”范疇。盡管大量研究證明,電針治療對周圍神經再生修復有明顯的作用[1-3],但臨床神經功能康復率仍較低。溫針灸常用于臨床治療多種原因引起的周圍神經損傷[4-6],有報道認為溫針灸配合電針對外傷性周圍神經損傷療效更佳[7]。筆者在臨床中也發(fā)現(xiàn),溫針灸配合電針能有效提高切割、撕脫等嚴重外傷所致神經損傷的術后功能恢復。為評價溫針灸對完全離斷周圍神經術后功能康復的作用,本研究將大鼠坐骨神經離斷后經顯微手術縫合,在電針基礎上加入溫針灸療法,觀察大鼠坐骨神經功能恢復情況,以期為臨床應用提供依據。
1.1 動物與分組
32只雄性SD大鼠,由南京中醫(yī)藥大學SPF動物中心提供,體質量180 g~200 g,經適應性喂養(yǎng)1周后,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正常組、模型組、單純電針組、溫針灸組各8只。其中正常組不做特殊處理,模型組只做手術造模不給予其他治療,電針組給予電針治療,溫針組在電針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溫針灸治療。
1.2 動物模型制備
大鼠經3%戊巴比妥鈉(1 ml/kg體質量)腹腔麻醉后俯臥位固定于鼠板上。推剪去右側臀腿部鼠毛,常規(guī)碘伏消毒、鋪洞巾,自坐骨結節(jié)至膝關節(jié)外上方切開皮膚、分離肌肉,充分暴露坐骨神經及其分支。從脛神經和腓總神經分支處上方3 mm處,用鋒利刀片橫向切斷坐骨神經本干后,立即用9-0顯微手術縫合線,依照神經外膜血管走行吻合神經,行神經外膜端端縫合術。吻合口均勻縫合4針,逐層閉合創(chuàng)口。術后給予手術局部注射慶大霉素(80 mg/ml)0.5 ml,連續(xù)注射3 d。
1.3 治療方法
單純電針組和溫針灸組于術后1周開始治療。將清醒狀態(tài)下的大鼠固定在自制的治療板上,患肢外露。采用類比取穴法于大鼠后肢髖關節(jié)后上緣取“環(huán)跳”穴,膝關節(jié)腓骨小前下凹陷處取“陽陵泉”穴。單純電針組將0.25×25 mm毫針(蘇州環(huán)球)刺入患側“環(huán)跳”“陽陵泉”穴,接入SDZ-Ⅱ型電針儀(蘇州華佗),正極接于“環(huán)跳”穴,負極接于“陽陵泉”穴,連續(xù)波以患肢輕微抽動為度。每次治療20 min,每周5次,連續(xù)治療12周。溫針組取穴及電針治療方法同單純電針組,并將溫針專用艾炷(蘇州產)固定于毫針針柄處點燃施灸,治療時間及療程同單純電針組。模型組和正常組亦同時固定于治療板上。
1.4 觀察指標
1.4.1 坐骨神經功能指數(SFI) 自制大鼠足印行走箱,于術后12周取得足印。測量各組健側及術側足印長度、足趾寬度、中間足趾距離,根據Bain公式[8]計算出SFI。SFI以0為正常值,-100為神經完全斷離,計算出SFI恢復率。
1.4.2 運動神經傳導速度(MNCV) 各組分別于術后12周以造模同樣方法暴露坐骨神經,依文獻方法[9],刺激雙針電極置于坐骨切跡處的坐骨神經傳出部位及踝關節(jié)坐骨神經經過部位,記錄雙針電極置于大鼠足趾第一骨間肌肉處,參考電極在刺激電極與記錄電極之間與記錄電極1cm處。用單脈沖方波刺激,波寬0.1 ms,刺激強度1.5倍閾值,每2個刺激之間間隔5 s以上。嚴格控制室溫(20 ±5)℃,保持大鼠體溫37℃。計算機分別記錄興奮傳導潛伏期,重復測定7~10次計算平均值。分別準確測定大鼠體表2刺激電極到記錄電極之間的距離。將數值代入公式:MNCV(m·s-1)=2刺激電極與記錄電極之間距離差/2刺激電極與記錄電極之間潛伏期,計算MNCV。
1.4.3 腓腸肌濕重 神經電生理檢測完畢后,在手術顯微鏡下按陳德松法[10]完整取下腓腸肌,用電子天平稱量腓腸肌濕重,以自體健側作為對照,計算出各自的恢復率。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4.1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數據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差異q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因麻醉意外,模型組和單純電針組各損失1只大鼠;因溫針灸燙傷致下肢感染,溫針組損失2只大鼠。最后正常組有8只大鼠、模型組和單純電針組各有7只、溫針組有6只大鼠進入檢測。
與正常組比較,模型組運動神經傳導速度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單純電針組和溫針組雖低于正常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與模型組比較,單純電針組運動神經傳導速度有明顯提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溫針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溫針組MNCV雖優(yōu)于電針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與模型組比較,單純電針組、溫針組SFI差異統(tǒng)計學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與單純電針組比較,溫針組SFI優(yōu)于電針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與模型組比較,單純電針組腓腸肌恢復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溫針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但溫針組與單純電針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各組MNCV、SFI、腓腸肌恢復率比較
根據Sunderland五度分類法,切割傷所致的神經干完全斷裂屬于第五度,也是最嚴重的一種周圍神經損傷,其結果是損傷神經所支配的肌肉、感覺及交感功能完全喪失,完全不可能自行修復,必須進行手術治療。但手術修復后其神經功能的恢復也不容樂觀。目前對此類損傷的術后康復方法包括藥物、理療、作業(yè)療法、電針等,雖然方法多樣但神經功能的恢復率仍然不理想。
溫針灸是古老的針灸療法,在針刺的同時針柄末端纏繞艾絨燃燒,使熱力通過針身傳入體內達到治療目的,兼具針與灸的雙重作用。有動物實驗研究表明[11],溫針灸治療可以有效維持大鼠受壓腰神經根背根節(jié)細胞形態(tài)、超微結構,有效抑制炎癥介質一氧化氮合酶(NOS)、降鈣素相關基因肽(CGRP)的釋放。謝素春[12]臨床研究認為,溫針灸治療外傷性周圍神經損傷的基本功能優(yōu)于普通針灸治療,能加快神經生長速度,促進神經和肌肉功能恢復,縮短治療時間。
本研究采用鋒利刀片完全橫斷大鼠坐骨神經本干后神經外膜端端縫合的方法制備動物模型,符合Sunderland分類法中第五度損傷的標準。實驗結果顯示,不論是坐骨神經指數、運動神經傳導速度還是腓腸肌恢復率,溫針組均明顯高于模型組。但與單純電針組比較,雖然溫針組的各項指標均優(yōu)于電針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與文獻及筆者的臨床觀察差異較大。
筆者認為產生這一差異的原因在于,一是本研究所觀察的大鼠數量較少,易產生統(tǒng)計學偏差;二是雖然環(huán)跳、陽陵泉是治療坐骨神經損傷的常用穴位,但筆者臨床在溫針灸環(huán)跳、陽陵泉等穴位的同時還采用了神經干損傷局部阿是穴的溫針治療。周圍神經對缺血極其敏感,研究表明若將神經切斷但仍保證其充足的血液供應,切斷處遠側端神經仍能維持數天的興奮性;若神經切斷后血運受阻,斷端遠側神經在數小時內就會發(fā)生功能性退變,所以改善局部微循環(huán)、增加組織床的血運,就可以促進周圍神經的修復[13]。而溫針灸中熱的傳導主要沿著針體快速傳遞,其他方向上的傳遞速度明顯變慢[14]。因此,在損傷局部溫針灸治療可有效改善局部微循環(huán),促進神經的再生修復,而未采用損傷局部阿是穴的溫針治療,可能是本研究與臨床觀察產生差異的重要原因。
總之,Sunderland第五度損傷由于神經的完全離斷,神經干延續(xù)性完全喪失且再生困難,其術后功能康復一向是周圍神經損傷康復的難點。如何盡可能地提高神經功能恢復率,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是康復臨床工作者不斷追求的目標。本研究雖未能驗證溫針灸對周圍神經完全離斷經顯微手術修復后的功能康復具有非常顯著作用,但有必要改進實驗方法并深入探討。
[1]王瑞輝,屈紅艷,劉飛虎,等.電針對家兔坐骨神經損傷后神經傳導速度的影響[J].陜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07,30(3): 56-57.
[2]李慶雯,郭義.電針對大鼠坐骨神經截斷后髓鞘再生修復的影響[J].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2009,31(2):83-86.
[3]胡琳娜,邵水金,劉延祥,等.電針治療周圍神經損傷的修復機制[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0,14(46): 8662-8664.
[4]張保球.溫針灸合并穴位注射治療外傷性面癱50例[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08,46(7):96-97.
[5]易建昌,許麗娜,張賽,等.溫針灸治療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變臨床觀察[J].河北中醫(yī),2012,34(2):242-244.
[6]田艷萍,張瑩,賈英杰.溫針灸對奧沙利鉑化療后外周神經毒性的療效觀察[J].天津中醫(yī)藥,2011,28(3):212-213.
[7]李樹成,盧佩斯,老錦雄,等.不同方法治療外傷性神經損傷療效觀察[J].中國針灸,2013,33(11):993-995.
[8]劉志雄,張伯勛.周圍神經外科學[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632-633.
[9]姚鴻萍,封衛(wèi)毅,魏友霞.大鼠坐骨神經傳導速度測定的方法學觀察[J].中國藥房,2011,22(1):18-20.
[10]陳德松.電刺激與被動活動對小鼠失神經支配肌肉萎縮的影響[J].中華實驗外科學雜志,1991(8):290.
[11]宓軼群,吳耀持,陳一.溫針灸對大鼠腰神經根受壓模型炎性介質NOS和CGRP調節(jié)作用的研究[J].中國針灸,2009,29 (1):48-52.
[12]謝素春,李俊青,王艷君,等.溫針灸為主綜合療法治療外傷性周圍神經損傷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 (1):72-74.
[13]薛金偉,凌麗,張敏.鈣通道阻滯劑對大鼠周圍神經損傷后組織形態(tài)學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5):1607-1609.
[14]程珂,軼文,沈雪勇,等.溫針灸的傳熱學研究[J].上海針灸雜志,2007,26(8):32-36.
Rehabilitation Effect of Warm Needling on Rat with Completely Ampulated Sciatic Repaired by Microsurgery
SU Jing1,SUN Zhi2,SHEN Su-e1,SUN Yu-ting1,HOU Yu-kun1,LI Zhen1,LIU Hai-yan1
(1.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454 Hospital of PLA.Nanjing,210002,China; 2.Second School of Clinical Medic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Nanjing,210023,China)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 of warm needling on completely ampulated peripheral nerve repaired by microsurgery.Methods:SD rats with traversed sciatic nerve that repaired by microsurgery were treated by both warm needling and electroacupuncture.Sciatic function index(SFI),motor nerve conductive velocity(MNCV),gastricnemius wetweightwereobserved,and compared with thesedataofnormalgroup,modelgroup and electroacupuncture group.Results:Compared with model group,SFI,MNCV and gastricnemius wet weight of warm needling group and electroacupuncture group were all improved,statistical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r very significant difference.Although every indicator of warm needling group were better than electroacupuncture group,significant differences statistically were not found between two groups.Conclusion: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 of warm needling on completely ampulated peripheral nerve repaired by microsurgery was not very obvious,but it is necessary to do a further study.
Warm needling;Sciatic nerve transaction;Recovery of neural function
R245.31+5
B
1006-3250(2016)11-1525-03
2016-05-22
南京軍區(qū)面上課題(12MA043)-體外循環(huán)技術輔助下大肢體再植手術的相關研究
蘇 靜(1969-),女,江蘇沛縣人,副主任醫(yī)師,醫(yī)學碩士,從事針灸治療創(chuàng)傷性周圍神經損傷的臨床與基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