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中學”是溫州市實驗中學精心設(shè)計的始業(yè)教育校本課程。從當初碎片化的活動到提出課程設(shè)想再到如今形成系列化的課程體系,歷時十余年。
自2002年新課程改革開始,學校的始業(yè)教育以隊列訓練(簡稱軍訓)為主,輔以緊急撤離演練等項目,形式相對拘謹,手段相對簡單。2006年,學校嘗試將七年級新生入學的始業(yè)教育進行課程化開發(fā)。我們在傳統(tǒng)內(nèi)容基礎(chǔ)上,將校規(guī)教育慢慢融合進去。到了2009年,我們編排了包含校史教育、校規(guī)學習、校園熟悉、安全系列教育、學科對對碰、青春承諾、開學典禮等的前后一周的系列課程,突出課程的活動性和實用性。2015年,我們又陸續(xù)增加了學規(guī)教育、學長進班級等新內(nèi)容。我們的目的是帶給所有新生體驗與習慣,給所有新生的初中生活鋪墊一個美麗的起始。
規(guī)范為先,發(fā)揮《學規(guī)養(yǎng)成指南》作用
開學課程中,有一個專題項目歷來受到師生好評,那就是學習指導課程的開學第一課。這個專題項目已經(jīng)做了兩年,由學校教學部門負責人和優(yōu)秀學生代表共同對新生進行學習習慣自我培養(yǎng)的指導,而今天的亮點除了專題培訓,便是發(fā)放了《學規(guī)養(yǎng)成指南》,師生人手一冊。這個小冊子不僅被師生稱道,也被家長認同,被家長稱作是“第一導學用書”。
很多時候,教育是一種沉淀,一種習慣的沉淀。怎樣讓小升初的孩子在剛剛邁進中學的大門就意識到學習習慣的重要,進而努力自覺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這是“你好,中學”課程中學規(guī)教育的宗旨。2013年,為了引導學生更好地學,學校開始實施學習指導課程。由班主任、任課老師、學生多方討論,形成共識,除了共通性的學習規(guī)范,還結(jié)合學科特點確立具有學科特色的具體要求,學校特意出臺了《學生學習基本規(guī)范》?!秾W生學習基本規(guī)范》的最大亮點在于語言的表述上摒棄了以往籠統(tǒng)、空洞性的表達,具備了一種操作意識和行動建議,指向性更強,例如對于晨讀的要求,不再是簡單地提醒“自主晨讀”,而是具體指出“能在不需要他人的提醒下進行早讀”。目前,該課程已經(jīng)實施了兩年,教師層面與學生層面雙線并行,既有各任課老師常態(tài)學法指導、教研組學法指導主題活動(學會整理),也有學生層面的學習小故事交流會,甚至延續(xù)到寒暑假,定制特殊的學規(guī)作業(yè)。
《學規(guī)養(yǎng)成指南》是2015年8月份,學校教學部門對近兩年的實施情況進行了系統(tǒng)梳理,將學習規(guī)范、學習達人、學習故事等編撰成冊,從明晰要求、榜樣示范、學法指導等多維角度對學生甚至家長進行引導,讓學生有一個好的開始,讓好習慣成為一種巨大而頑強的力量,讓每一個孩子成就更好的自己!
開學第一周,每個班主任還布置了一個特殊的家庭作業(yè):親子共讀《學規(guī)養(yǎng)成指南》,得到了家長們的一致好評,個別家長還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希望在學習故事方面加入“家長說”板塊,讓他們更有借鑒。
學長引路,快樂地成長在春草池畔
往年的開學課程中,很多老生充當起志愿者的身份,帶領(lǐng)著學弟學妹們漫游校園,解讀校園文化與歷史,而2015年又增加了一個新的項目——學長進班級。2013級鄭煊諾等15位同學組成了“學長團”分別走近15個班級,與新生們分享流光溢彩的實驗生活。
“學長團”通過集體備課、團隊協(xié)作,特意制作了有關(guān)校史與校園生活的課件。難能可貴的是這些學長們并不止步于此,他們希望每個人所展示與分享的內(nèi)容能同中有異,體現(xiàn)自己的特色,給予學弟學妹們更多元的啟悟。有人帶上了自己的錯題本,有人分享了自己的成長記錄冊,還有人特意留出15分鐘時間進行互動環(huán)節(jié)——你有疑問我來答,場面熱鬧非凡。
當天,鄭煊諾在講臺前欣喜而自豪地講述著各個社團的新活動,文學社的“采風活動”、電影社制作微電影、“巧手飾家”制作口金包……凡所應有,無所不有,細說自己如何帶著期待、興奮享受每一個趣味無窮的文化節(jié)、每一次別具一格的社團活動。她告訴大家,“你們和兩年前的我多么的相似,我知道你們也將要參與到這些活動中,快樂地成長在春草池畔。相信我,等待著你們的會是更流光溢彩的三年實驗生活。”
最后,她還用屏幕打字顯示了學姐寄語:
Believe that happiness is coming。
在青春飛揚的實驗三年里,不要奢侈地浪費一點點的時間,因為未來的路很長,煥發(fā)著無限光彩、無限希望、無限絢爛。
也不要在應接不暇的活動中亂了手腳,學著堅定腳步,無所畏懼,不停向上!
當孩子有心事時,往往首選的傾訴對象是同學。在中學階段,同伴支持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學長引路,以老帶新”的做法便是最大化地發(fā)揮同伴效應的正向作用,它的“學生立場”與“平等視角”,往往散發(fā)出巨大的感染力,而這些學長們在經(jīng)驗與事件的整理與回溯中又促使自己更深入地思考校園生活和行為。
青春承諾,成長需要儀式感
“我承諾,我一定自覺遵守……我承諾……”2015級新生青春宣誓那一天,天空萬里無云,陽光灑在七百多張朝氣蓬勃的臉上,散發(fā)出青春的光芒。新生正跟隨著七年級4班王晨陽做新生宣誓,在王晨陽心里,場下洪亮的聲音猶如駿馬奔馳在草原上,猶如雄鷹掠過天空,豪情萬丈,響徹云霄,主席臺上的他無比自豪!
幾天前,得知自己被選為新生宣誓代表時,王晨陽激動不已。青春宣誓是整個青春儀式的高潮部分,王晨陽需要做的是帶領(lǐng)大家擲地有聲地說出承諾書上象征中學生責任與義務的幾十個字,任務不難,老師也沒有要求一定要誦記在心,但是他一直利用課余時間反復模擬,練習,讓宣誓詞深深刻在腦海里,正如宣誓中所說的“我一定要努力維護實驗中學學生的形象……”一周的開學課程給他和同學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宣誓那一刻,他們也似乎真的開始明白老師們所說的:從小學到中學,地理的跨度只是從這所學校走到那所學校,時間的跨度也只是從七月走到九月,可是心靈的跨度,卻是從稚氣盲從走向選擇與承擔……那就從這一刻做起,在激昂的宣誓中打開青春的大門,就此起航,讓青春飛揚!
生活中我們常常需要舉重若輕來慰藉自己,而在很多教育活動中,有時候是需要一定反向做法:舉輕若重。就如青春承諾,成長需要儀式感,需要莊嚴的時刻,需要鄭重其事的態(tài)度,這便是實驗中學設(shè)計青春儀式的初衷。新生每人手持由自己和父母共同簽字的《中學生承諾書》,高聲承諾,希望借由這樣充分的儀式,給孩子們鋪墊一個美麗的起始;隊列訓練儀式、安全演練儀式、開學典禮等等儀式,都是指向?qū)W生能夠?qū)W會勇于承擔自己學業(yè)的責任,勇于承擔為自己的家人做一名正直守信、感恩明理的人的責任,勇于承擔為學校、為國家作出貢獻的責任。當然,開學課程僅是一個開始,它會一直延續(xù)。
如今,我們將初中六個學期的始業(yè)教育做成一個課程系列“你好,中學”。每個年級有屬于自己的主題:七年級是“我的夢想”,八年級是“我的責任”,九年級是“我的青春路”??梢哉f“你好,中學”校本課程已全面落地生根,它引領(lǐng)著學生向著“懂文明、負責任、有特長、會生活”的學生個人修養(yǎng)目標前行。
【周瑩,浙江省溫州市實驗中學教師發(fā)展處副主任】
責任編輯/張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