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釗
生于1987年,澳洲珀斯府(Perth)人士, TNF贊助運動員,在家鄉(xiāng)和中國香港都是比較著名的精英跑者和跑步教練。作為澳大利亞天空跑和越野跑隊的成員,他在從10公里路跑賽到100公里越野賽的比賽中獲得過一系列冠軍。目前,他跑過的最長距離比賽是250公里的阿塔卡瑪荒漠穿越。除了跑步,瓦萊德還精通網球和瑜伽。瓦萊德是一位百分之百的嚴格素食者,首位獲得“年度素食運動員大獎(2014)”(Vegan Athlete of the Year 2014)的跑者。他在推廣跑步方面同樣不遺余力,他是澳大利亞“接力大賽”(The Great Relay)系列賽的賽事總監(jiān)。2015年,該比賽在中國河北境內舉辦過分站賽,瓦萊德親臨現場張羅,本刊特約作者對他進行了專訪。
近年主要賽事成績
2013年極地長征—阿塔卡瑪荒漠穿越(Atacama Crossing 250km,智利)第二;開普75公里超級馬拉松(Kep Ultra Marathon,澳大利亞)奪冠。
2014年泰國TNF100公里冠軍;大嶼山50公里(TransLantau 50)冠軍;Yam 2 Yam 54公里, 以色列冠軍;臺灣50公里(Taiwan 50km)冠軍(賽道紀錄);香港MSIG 50公里與Vertical K系列賽,綜合排名第二名;香港TNF50公里冠軍(賽道紀錄)。
2015年大嶼山100公里(TransLantau 100)冠軍,以色列60公里超級馬拉松錦標賽(Israel Ultramarathon Championships)第二名,日本UTMF之STY84公里第四名,香港TNF100公里冠軍。
吃和跑
其實,瓦萊德在三年半前,又抽煙又喝酒,每天熏魚烤肉不斷檔,流連夜店通宵買醉。在開始素食前,他從未想到,自己這個活得如此不健康的人,在生活方式上能有什么大的改變。不過,在決定開始跑步后,一切都改變了?!拔疑暇W查了一些關于運動和訓練后快速恢復方面的研究,發(fā)現吃全素能夠加快身體調整。因為我要進行大量的訓練和高強度比賽,保持連軸轉的能力對我很重要,于是我就開始嘗試全素食?!蓖呷R德說,他幾乎是立即感受到了明顯的成效,渾身比以前更有勁兒,感覺好極了。其實,通常許多人是逐步從肉食為主或雜食逐漸過渡到素食為主而不是嚴格純素食的。但是瓦萊德的轉變卻快得多:只用了一天就放棄了吃肉吃蛋,改吃水果和蔬菜。從一個酒肉穿腸過的人,迅速轉變?yōu)橐幻】碉嬍车募兯厥痴摺?img alt=""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7/02/01/hwtx201604hwtx20160420-1-l.jpg" style="">
瓦萊德覺得,跑步和素食,這是自己做過的、對身體最好的事情!到現在,他已經純素食三年了,能夠堅持訓練和比賽,并且訓練量和成績也在那里擺著—他笑著說:“我肯定比絕大多數人跑得多,跑得快?!?/p>
瓦萊德同時精通跑步、瑜伽和網球。他是如何做到多項全能的呢?其實,在他十五六歲的時候,就是同齡人中的網球尖子,還有幸參加過澳大利亞和世界上的一些青少年比賽。15歲時,瓦萊德每天得花10個小時在網球場上刻苦練習,連續(xù)三年不用天天去學校上課。他說,為了夢想揮灑汗水的經歷,對那些酷愛運動又有點天賦的孩子們來說,是最珍貴的記憶和最向往的事情。但是,17歲時,他就不參加網球比賽了。因為職業(yè)運動員的競爭太過激烈,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水平只是高于常人,但還沒有達到躋身世界級運動員的能力。他曾當了數年網球教練,然后就放棄打球去上大學了。打網球的經歷,讓他懂得勤勉踏實。瓦萊德曾經一連數小時,獨自對著發(fā)球機練網球,這種單調的練習,讓他適應一個人長時間專注于運動,后來,把這種心理調整能力應用到跑步中。要想成為優(yōu)秀的耐力跑運動員,你必須能夠一連數小時乃至十幾小時,專心致志的奔跑。瓦萊德完全可以勝任,而且他覺得比賽比訓練有趣多了。
在過去三年里,瓦萊德幾乎每天都做瑜伽,只要每天做20~30分鐘,就能保持身體健康和柔韌。雖然他說自己恨死了最初的幾次瑜伽課,但是逐漸的看到堅持訓練對身體和跑步能力的益處。因此就堅持練習,并逐漸喜歡上了瑜伽,現在已經離不開它了。瓦萊德認為,長期練習瑜伽,能強健筋骨,避免損傷,并且提高了保持動態(tài)平衡的能力,讓人更加了解自己的身體。
說到訓練計劃,瓦萊德說自己的訓練計劃是個系統(tǒng)化的“大雜燴”。他認為,如果長期讓身體反復接受同樣的刺激,就很難有大的突破。因此必須時常改變訓練內容。在多數時候,瓦萊德每周要跑130~150公里,另外還要花好幾個小時去練習瑜伽,此外,力量訓練也得占用不少時間。現在他住在香港,幾乎每周都去跑山跑臺階。不過,瓦萊德不進行太多速度練習(29分鐘跑完八公里,2小時30分左右跑完公路馬拉松還是沒有壓力的)。在多數時候,他跑的距離長但是并不快。此外,有時也會騎車作為動態(tài)恢復。
瓦萊德認為自己的抗疲勞能力和對痛苦的耐受力還是很強的。他的比賽密度很大,在比賽前也不怎么減量。他覺得,過度訓練是疲勞累積會導致身體虛弱,讓人的運動狀態(tài)無法達到應有的水平,會發(fā)生在包括跑步在內的許多運動中。在科學練習和過度訓練之間,只有一條細細的紅線,需要自己憑借感覺和經驗去用心把握。
瓦萊德經常會參加一些長距離高強度的競技比賽,他覺得,賽后的吃和睡,是最好的恢復方法,此外,做瑜伽、慢跑或散步等主動恢復方法也有幫助。他在大賽后的主要目標,就是使勁多吃,讓身體迅速恢復。在大賽后的第二天,通常會慢跑一會兒,可以幫助恢復。
幾乎每一場50公里或更遠的比賽,都會造成痛苦。瓦萊德說:“我也會問自己:受這樣的罪到底是要干什么?我可以在家里喝著啤酒看電視。不過,如果能按照計劃完成比賽,所有的辛苦又都是值得的,因此我絕不后悔?!辈徽撊绾瓮纯?,或者在比賽中的某一段如何煎熬,只要有目標,他就會全力以赴,哪怕再難、再慢也不放棄。瓦萊德說,每一場比賽都會遇到低谷,都想停下,這時就會鼓勵自己先跑到下一個補給站,他把比賽分解為補給站間的距離,然后順次推進。
以跑為生
瓦萊德現在可以說是以越野跑和當教練為生的,其實以競技越野跑作為夢想和職業(yè)并不容易。他沒有直接從參賽中掙到任何錢,只能通過當教練和在線教學去掙錢。越野跑不是NBA之類能讓尖子運動員暴富,身價動輒百萬的體育項目,需要每天辛勤工作去維持生計,才能繼續(xù)追求夢想。很幸運,瓦萊德有贊助商鼎力相助,才能頻繁地四處參賽。他對物質生活條件的要求還真不高,簡簡單單過得快樂體面就可以了。他說,如果不能堅持每天跑步,或者幾乎每周比賽,那就一定要讓有限的收入細水長流。瓦萊德28歲了,同齡人都在互相炫耀新房新車,而他還只能賺足房租和基本生活費;想到這些,瓦萊德偶爾也會心里別扭。但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像他喜愛跑步這樣喜愛自己的工作。他說,如果經濟上能保證,就會一直跑步、訓練、教課和參賽。他對現在的生活狀態(tài)還是滿意的,不會去輕率的選一份辦公室的活計。
瓦萊德認為自己很幸運,能在亞洲各地邊旅行參賽邊組織跑步訓練營,結識如此眾多的跑友。他覺得自己的訓練營的一大特色,就是教會學員們實現無傷奔跑。學員去參賽,不受傷且平安完成,這是最讓他高興的事。只要把身體練好,出成績只是早晚的事兒。
瓦萊德從大學退學,遠離家鄉(xiāng)“靠腿吃飯”,當他剛退學然后把跑步作為職業(yè)追求時,他的父母其實不能理解。但是他堅持下來了,健康快樂,還有更多機會出國旅行,父母的態(tài)度也就逐漸改變了,現在對于他的生活狀態(tài)也比較滿意。
瓦萊德喜歡一個人跑步的時光。跑步是隨時隨地可以發(fā)生的個人行為,幾乎不需要什么器材和場地。他也喜歡通過跑步結識志同道合的朋友,希望更多的人能夠通過跑步去為生活增添一抹亮色。
瓦萊德說,不論是阿塔卡馬、香港大嶼山、新加坡、澳洲、馬來西亞還是以色列……每場比賽都是獨一無二的挑戰(zhàn),都要經過艱辛努力才能完成。為期一周的阿塔卡瑪250公里是他參加的第一場超級馬拉松賽,雖然環(huán)境很艱苦,但是他很享受比賽,也更加了解自己;而在大嶼山100公里中,可以領略大嶼山全貌,沿著特別美麗的山路不斷爬上爬下,還有不少臺階;TNF100公里新加坡站平路特多,而且特熱,他在任何百公里比賽的后50公里都沒有如此崩潰過,新加坡的炎熱,都要把體能榨干了—所有這一切,都是人生中不可復制的經歷。
洋港漂的中國緣
一個澳大利亞人,為什么會選擇生活在香港?2014年年底,瓦萊德從澳大利亞不遠萬里來到香港,希望有個好的跑步環(huán)境。香港的比賽很多,從這兒去歐洲和亞洲的其他地區(qū),也比從他的家鄉(xiāng),澳大利亞的珀斯(Perth)出發(fā)方便得多。此外,珀斯也沒多少比賽。
瓦萊德說他喜歡香港,很重要的一點是,幾乎無論你身在何處,跑個三四公里就能上山。對越野跑來說,在世界上其他大城市,恐怕極少有這么誘人的好環(huán)境了。
說實話,到了香港,瓦萊德才對香港的多山環(huán)境和綠樹如陰感到驚訝。不過,許多人并不知道,在香港這個熙熙攘攘、擁擠忙碌的大都會,土地面積的65%都是郊野公園——實在是個驚人的數字。這讓他每次進山,都能享受獨處的平靜快樂時光。瓦萊德說:“在香港生活并不容易,人很多,不時也會遭遇環(huán)境污染。不過,在哪兒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我不喜歡香港的濕熱氣候,在夏天,每次出門訓練都又濕又熱;出一身汗,消耗大得讓身子發(fā)虛。不過,我不能改變天氣,只能想辦法去適應?!?/p>
瓦萊德在2015年前往北京、上海、哈爾濱開設訓練營,推廣跑步。他說,能在短短幾個月里來四趟中國大陸,他很開心,全是美好的記憶,遇到的跑步愛好者都是友善的好人。2016年,瓦萊德希望能夠參加一場在中國大陸舉辦的比賽,但是還不能確定具體安排,因為值得去的賽事很多。瓦萊德在中國大陸開過幾次短訓班,未來還計劃多舉辦培訓營。隨著中國大陸跑步運動的發(fā)展,他也看到很多機會,也對“中國跑步會更熱”持樂觀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