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秀娟
摘 要:隨著當今社會經(jīng)濟“爆炸式”發(fā)展,幼兒教育事業(yè)受到整個社會關注,家長對幼兒教育要求越來越重視,同時也促進教師內在與外在素質的能力逐步提升,知道如何與幼兒有效溝通交流是科學教育重要的課題。
關鍵詞:有效溝通;語氣;幼兒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B
一、有效溝通的開端
幼兒剛踏入幼兒園時,面對許多陌生小朋友時,憑著直覺和第一印象做出反應,發(fā)出喜愛或戒備其他小朋友的信號,幾乎無需經(jīng)過大腦的思考。如果我們想了解如何幫助幼兒擁有安全和自信的感覺,就需我們有意識地關注非語言的有效溝通所需的基礎要素。
1.溫和的語氣
語氣語調比單純地用詞更有影響力,幼兒可能不會專心地聽我們在說什么,但是會不由自主地記下老師的表達方式。如有的幼兒會爬到椅子上、桌子上,但老師說爬高很危險,小朋友就會記住了:爬高很危險,甚至回到家也跟爸爸媽媽說爬高很危險。溫和語氣自然是安全的信號,讓幼兒的警報系統(tǒng)得到放松,同時也能跟幼兒快速親近起來,更能促成幼兒有效溝通。
2.共同關注
共同關注是教師與幼兒之間的雙向進程,需要教師提前建立個人關系。教師的親和力讓幼兒愿意分享自己的體驗。老師會把幼兒的注意力引向有趣的事物,而后幼兒也想分享引起他興趣的東西,這種分享是學習的開始,培養(yǎng)了幼兒好奇心。
3.鼓勵與贊美
鼓勵與贊美可讓白癡變成天才,批評與責備可讓天才變成白癡。有歷練的教師才能明白幼兒能夠做什么,知道如何鼓勵孩子,才能有最佳的溝通交流的效果。小朋友做對了需要鼓勵,當小朋友做錯了事,不要急于批評與責備。如有的幼兒搶奪同一個玩具的,搶不到玩具,就對其他小朋友推、踢、抓等。教師應當告訴小朋友這是不對的,應當先讓別的小朋友玩,這樣才是好孩子、懂禮貌的小朋友。當孩子知道你理解他時,會一步步地給予他支持的時候,鼓勵會發(fā)揮更有效的溝通作用。
二、探討引導和推動幼兒有效溝通
提高自己的意識,確定什么樣的溝通交流方式對幼兒起到有效作用,在幼兒園里觀察身邊所敬佩的教師,向她們請教學習,然后結合自己班上的幼兒的實際情況,學以致用。
1.欣賞式關注和溝通技巧
鼓勵幼兒成為自信的溝通者,幼兒主動交流的次數(shù)與教師的教育緊密相連。在幼兒得到快速回應的時候,他們就會不斷地渴望交流。相對來說,早期培養(yǎng)幼兒的溝通交流技巧非常重要,對提高孩子們的語言能力起著重要的作用。
2.發(fā)展交流
語言是人類獨有的技能,能讓我們做很多了不起的事情;語言讓孩子們能夠分享自己的思想和想法;讓孩子們所見、所聞、所觸、所嘗的一切事物都用詞語來進行分享,提升幼兒對自我的認識,幫助孩子們了解自己是誰。在幼兒園期間,語言技能需要教師幫助、關注、培養(yǎng)。詞匯量不斷快速增長,語法運用的能力不斷提高,幼兒有效運用語言的經(jīng)驗越多,所掌握的語言技能也就越多,使幼兒走上健康快樂的學習軌道。
3.良好的溝通交流
如果教師自己天生是一個安靜的人,并不意味著自己本身無法照顧到教室里的每一個孩子。這些人還是會以自己的方式實現(xiàn)與每個幼兒的交流,而孩子們也會用和你自己一樣溫和的方式加以回應。如果是個愛熱鬧的人,那自己可能需要在語言語調方面收斂一些,但自身熱情度都會感染每個孩子,并受到孩子們的喜愛。
4.注意傾聽
德國著名教育學家卡爾·威特說:在教育過程中,應積累一些與孩子進行溝通的經(jīng)驗,其中之一就是“傾聽藝術”。幼兒需要聆聽和理解。與幼兒能夠進行有效溝通,并能注意去傾聽,這足以讓幼兒參與到正式的教學活動中去。注意力和傾聽技巧這兩者會持續(xù)不斷地發(fā)展成熟。幼兒的注意力也就更有容易在教師正在做的事情和教師正在說的內容之間相互切換。
積極與幼兒進行良好的溝通交流,能使孩子的語言能力得到快速發(fā)展,也能促進孩子們的身體變得越來越協(xié)調,越來越靈活,手眼協(xié)調能力也得到發(fā)展,提升幼兒探索并掌握周圍事物的能力,同時也幫助幼兒與其他小朋友進行溝通。雖然每個孩子性格不同,但是對于從事幼兒教育事業(yè)的工作者來說,我們都知道與孩子、孩子的家長及同事之間開展積極有效的溝通交流是工作的必要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觀察孩子、聆聽孩子、理解孩子、接納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思想與情緒,以平靜的心態(tài),跟幼兒進行溝通,順應心理去引導孩子,這樣才能與幼兒進行的有效溝通,讓溝通交流成為一件愉快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