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朝明
摘 要:差異化教學是提升教學針對性,完善教學效果的重要教學方式,信息技術的誕生與發(fā)展為差異化教學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包括課件的制作、上課的方式、師生交流的方法等。可以說,信息技術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教學策略。文章立足于此,就信息環(huán)境下的小學數(shù)學差異化教學提出了幾點建議,包括制作差異化的教學課件、采用差異化的教學手段、展拓差異化的教學內容。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信息技術;差異化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6)03C-0060-02
因材施教是中國傳統(tǒng)教育思想中的精華部分,而差異化教學就是因材施教理念下的一種教學方式,它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從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出發(fā),采用針對性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以及教學評價等。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教學手段,不僅能夠更好地實現(xiàn)差異化教學所預期的教學目標,同時也是跨學科教學理念在課堂差異化教學中的體現(xiàn)。本文立足于此,就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小學數(shù)學課堂差異化教學的策略做了相應的研究。
一、利用信息技術將學生進行合理分層
分層教學是差異化教學的主要方式,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差異化教學的效用,教師需要做好很多工作。學生分層是差異化教學的基礎和前提,在學生分層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需要做好以下幾點工作,以確保分層的合理性。
首先,教師要完善分層依據(jù),以學習基礎、學習能力以及學習態(tài)度等要素作為分層依據(jù),做到科學分層,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是不一樣的,有些很容易接受的知識,在某些學生的眼中就會成為非常難的知識,而且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別,有的學生學習積極性非常差,需要教師進行重點引導。
其次,教師要將學生按層次分組,比如尖子生劃入A組,中等生劃入B組,學困生劃入C組,將不同成績的學生分入相應的小組,能夠讓學生之間產生共同的語言,能夠幫助他們共同進步,而如果將不同成績的學生分入相同層級的小組中,就會使他們之間產生一定的隔閡,不利于學生之間的交流,而最終的差異化教學也是基于小組形式而實現(xiàn)的。
最后,教師要在合理分層中融入動態(tài)機制,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不斷調整學生的學習層級,提升差異化教學的實效性,許多學生在差異化教學的過程中,能夠得到顯著的提高,而如果教師不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進步,就會將已經取得進步的學生埋沒在較差的小組中,學生的心理也會產生一些不公平的想法,認為自己的努力和進步沒有受到重視。在做好分層工作后,教師要通過信息技術分析學生的檔案,了解他們的個體差異性,使得學校、教師工作效率更加高。
二、利用信息技術,實施作業(yè)、評價分層
要想學生鞏固好所學知識,教師就需要及時地布置作業(yè)并給予評價。布置作業(yè)技術性較高,教師應該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學習水平給予不同作業(yè)練習。因此,需要教師在網絡上尋找不同層次的題目,例如A層學生題目要綜合性強,B層學生發(fā)展性強,C層學生基礎性強,教師在選擇題目時,可以選擇學生擅長的題目,讓學生能夠發(fā)揮出自己的特長,能夠在擅長的領域實現(xiàn)自身的價值,這也是教師非常愿意看到的結果。
教師評價也是提高學生積極性的重要舉措,它廣泛存在于課堂提問、討論、練習、作業(yè)、考試等多個環(huán)節(jié)之中,對教學信息的反饋以及學生激勵都有著非常獨特的作用,好的評價方法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心,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盡快提高學習成績。教師應該從差異化教學的視角入手,做好分層評價的工作,比如,針對A組學生,教師評價需要以競爭性評價為主,引導他們在學習上互相趕超、競爭,不斷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而針對B組,教師則要注重評價的激勵性,在肯定其學習情況的基礎上,為他們尋找提升的空間;而對C組學生,則以鼓勵性評價為主,尋找其學習中的亮點,予以必要的表揚。
三、制作差異化的教學課件
差異化教學要求教師根據(jù)學生學習的差異性采取不同的教學內容,也就是說教學內容必須具備層次性。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粉筆加黑板是最為主要的教學工具,這極大地降低了教學效率,學生對這種教學方式已經喪失興趣,如果教師不進行有益的改進,就會逐漸失去課堂的掌控力,對學生的幫助也會降低,不利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而信息技術的出現(xiàn)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它能通過新穎的方式將知識傳授給學生,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教師可以在備課階段,將不同層次的教學內容制作成課件,然后在教學時依次進行展示,從而留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去自主學習。
以《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教學為例,筆者在課件制作過程中,選擇了3道難度不一的習題,分別是:A.已知長方體的長6厘米,寬5厘米,高4厘米,它的表面積是多少?B.已知長方體的長6厘米,寬和高4厘米,它的表面積是多少?C.已知長方體的長6厘米,寬和高4厘米,請用3種方法計算出它的表面積是多少?這種教學課件的制作,注意到了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性完善了數(shù)學教學的效果。
四、采用差異化的教學手段
多媒體教學更具直觀性、形象性,它能夠通過圖片、音頻乃至視頻的展示與播放來充分調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首先,就學困生而言,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有效地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這是非常寶貴的一點,因為只有學習的興趣得到提高,才能夠將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夠提高。
比如,在講解《角的初步認知》時,首先,筆者從日常生活中選取了很多跟角有關的圖片,如雨傘、樓頂、切成片的西瓜等,這些都是學生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事物,通過這些常見事物的展示,能夠很好地調動學困生的學習熱情。
其次,就中等生而言,多媒體技術能夠將復雜的知識點簡單化,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不至于讓學生囫圇吞棗,加大與優(yōu)等生的差距,從而提升中等生對數(shù)學知識的理解與把握,比如在《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梯形面積的計算方式,筆者借助多媒體技術,將梯形進行復制然后旋轉平移,構成一個平行四邊形,然后推導出梯形面積的計算方式,強化了學生的認知。
最后,就優(yōu)等生而言,他們數(shù)學基礎扎實,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來提升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提高他們的解題技能。
五、展拓差異化的教學內容
眾所周知,小學生求知欲旺盛,但注意力難以集中,數(shù)學教材知識對于學生而言略顯枯燥乏味,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網絡資源以海量性、便捷性、共享性為特征,對于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完善有著重要作用。就小學數(shù)學的差異化教學而言,教師可以從不同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出發(fā),引入針對性的網絡資源,從而起到因材施教的效果。比如,在一年級下冊《認識人民幣》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從網上下載一段視頻資源,這里面涉及到人民幣的幣值與換算,這種富有生活氣息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迅速把握住教學的要點,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提高,而且對他們的生活也會有一定的幫助作用,有利于促進學習成績的提高。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shù)學差異化教學中引入信息技術的因素,不僅是完善差異化教學效果的必然選擇,也是新時期跨學科教學的主動追擊,對于學生的學習、成長意義深遠。教師應該從課件制作、多媒體技術應用以及網絡資源開發(fā)等三個角度在小學數(shù)學差異化教學中運用好信息技術。
參考文獻:
[1] 王曉秋.信息化環(huán)境下小學數(shù)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學習,2013,(7).
[2] 陳春裕.小學數(shù)學課堂的差異化教學[J].學園,2014,(36).
[3] 楊盛春.知識表征研究述評[J]. 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12,(19).
[4] 郭衎,曹一鳴.數(shù)學課程中信息技術運用的國際比較研究——基于中國等十四國小學初中數(shù)學課程標準的研究[J]. 中國電化教育,2012,(7).
[5] 孫雪梅,朱維宗. 數(shù)學化思想及其在數(shù)學問題解決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 數(shù)學教育學報. 2010,(1).
[6] 包蕾.數(shù)學問題解決研究的主要問題及發(fā)展趨勢[J]. 數(shù)學教學研究, 2008,(9).
[7] 張傳燧. 孔子與蘇格拉底對話教學法:比較文化視角[J]. 教師教育研究. 2006,(6) .
[8] 何克抗.迎接教育信息化發(fā)展新階段的挑戰(zhàn)[J]. 中國電化教育,2006,(8).
[9] 宋其華.信息技術教學環(huán)境下教師教學行為變化的特征與策略淺析[J]. 電化教育研究, 20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