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瑞
內容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朗讀習慣,“讀”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增強學生的知識領悟能力及語言感知能力。通過實踐表明,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朗讀是最基本的教學方式,因此,教師應注重“讀”從而實現(xiàn)“讀”的教學過程。本文以小學語文教學中“讀”的作用芻議為研究對象,詳細分析了在“讀”的過程中增強了學生的知識領悟能力及語言感知能力,深入探討了在教學過程“讀”作用的教學方式。
關鍵詞:小學 語文教學 讀 教學方式
朗讀是一種具有較強趣味性的語言藝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在有限的語文教學時間內,讓學生能夠更加充分的進行課文閱讀。
一、在“讀”的過程中增強知識領悟能力及語言感知能力
(一)在閱讀中增強知識領悟能力
現(xiàn)如今,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教育都是以素質教育為主。所以在教學的時候都采用的啟發(fā)式教學模式,因為在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對知識的領悟能力及學習能力還是十分有限的。在過去,教師在教學生進行朗讀的時候,都只是相對較片面的,流于形式的朗讀模式。通常都是學生依照老師的方式按部就班進行閱讀,從而解決在閱讀中遇到的問題。但是學生在閱讀完整篇文章過后,往往都是一無所知的,既不懂得文章中所講述的意思,也不能夠有效掌握一些字詞句的用法。學生沒有在有限的時間內充分對文章進行朗讀,因此學生在將整篇文章閱讀完過后,還是沒有真正理解到文章中的意思,并且也講不出文章中作者想要表達的真正意思。教師以這樣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教學,沒有對學生起到任何有效的作用,學生也只能夠按照老師的方式去做、去閱讀,教師也沒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教師應該在新課標的標準中,對小學語文的教學模式進行不斷的改革、創(chuàng)新,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以重視學生對知識掌握程度為目的的情況下進行有效的閱讀,根據(jù)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手段。在學習中應給學生提供更多的閱讀時間,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己領悟作者所想表達的意思,以及去體會文章的中心思想。以這樣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才能夠將學生從表面讀真正轉換為深入讀的一個過程。
(二)在閱讀中培養(yǎng)語言感知能力
新課程的標準中要求:學生在每一個教學階段都應注重朗讀。在學生朗讀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有助于學生理解文章所想表達的內容,而且還可以體會到文章中所包含的寓意,學生在閱讀時能夠有效的培養(yǎng)自己的語言感知能力。
比如,現(xiàn)代著名的作家老舍先生創(chuàng)作的《濟南的冬天》中,將文章描寫的生動并充滿了詩情畫意。作者在寫文章的時候,作者抓住了濟南的冬天“溫柔深情”的這一特征,對濟南的冬天進行了描述。在學生對課文進行閱讀的時候,老師就應該引導學生認真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真實感受,以及文章中描繪出來的意境。那么,在此基礎上,學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己語言表達的能力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自身的語言感知能力。
二、在教學過程中,有效運用多種閱讀方式
在學生進行閱讀的時候,可以有效運用多種閱讀方式,比如大聲朗讀、默讀、領讀、分段朗讀、以及角色分類朗讀等。
比如,就以角色分類朗讀而言,在講授魯迅先生《少年閏土》的這篇文章中,在上課過程中,老師就請幾位同學來進行角色分類朗讀。首先,第一位同學扮演閏土、第二位同學扮演閏土的朋友、第三位同學扮演母親、第四位同學來朗誦旁白。就這樣開始對文章進行角色分類朗誦,在此過程中,學生即掌握文章內容的同時,也讓學生對于朗讀產生了興趣。那么,在對學生在日常生活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創(chuàng)新多種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對課文朗讀的興趣。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在朗誦時一定要將自己思想融入到文章中,體會文章所想要表達的寓意。
所以,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進行范讀引導是至關重要的。對于剛剛步入學習生涯的小學生說來,一切都尚未成型,小學生自身的可塑性是極強的。所以,語文教師應不定期地對學生進行朗讀示范,在范讀過程中,要融入自身豐富的情感進行示范,這樣更能夠幫助學生體會到作者在寫作時的真實情感。
比如,在范讀《我們成功了》的這篇文章的時候,老師應該充滿激情的大聲朗讀,并帶領學生大聲呼喊:“我愛北京!”“祖國萬歲!”此時,學生們的朗讀興趣立馬高漲起來,在朗誦的時候學生們都好像是人潮人海中的一份子,每位學生都在用心體會和感受。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朗讀對于學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朗讀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知識領悟能力、語言感知能力,還能夠有效的增強教學氛圍,從而達到教學課堂理想中的效果。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范讀引導的時候,也是一種較好的教學模式。教師在范讀教學過程中,應蘊含著豐富的情感進行范讀,并掌握朗讀時聲音的高低起伏、節(jié)奏快慢,這樣才能夠更好地讓學生掌握朗誦的要領。
(作者單位:甘肅成縣秦安路小學)